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2-25 02:14陆侠赵晓萌徐小俊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病患偏瘫中风

陆侠 赵晓萌 徐小俊

(苏州科技城医院康复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临床上,中风十分常见,通常是由气血失调和逆乱引起的血溢脑脉之外或者是脑脉痹阻所致,具有病情变化快、易致残与发病急等特点,可引起意识、言语、视觉和行动等方面的障碍[1]。而偏瘫则是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与半身不遂等为主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现阶段,临床还尚未研究出一种能够对中风偏瘫进行根治的方法,但康复训练则是本病比较重要的一种西医治疗手段,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但疗效欠佳。此研究选取了40 名中风偏瘫病患(2018 年5 月—2020 年4 月),旨在分析早期康复训练与针灸联合用于中风偏瘫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5 月—2020 年4 月本院接诊的中风偏瘫病患40 例,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两组。实验组女性8 例,男性12 例;年龄在43 ~72 岁之间,平均(60.54±3.26)岁;病程在1 ~10d之间,平均(3.92±0.64)d;出血性中风者5 例、缺血性中风者15 例。对照组女性7 例,男性13 例;年龄在44 ~73 岁之间,平均(60.92±3.85)岁;病程在1 ~11d 之间,平均(4.03±0.62)d;出血性中风者4 例、缺血性中风者16 例。患者病历信息完整,对研究知情。两组中风类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严重感染者;(2)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精神障碍者;(4)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5)糖尿病足者;(6)体征不稳定者;(7)风湿性关节炎者;(8)恶性肿瘤者;(9)过敏体质者;(10)中途退出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都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让患者在床上或者是坐在床边做患肢的被动运动,视患者偏瘫程度,康复治疗师利用器械或者是推拿的方式对其施以康复训练,内容有:坐立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与关节功能训练等,以起到缓解软组织粘连症状、减轻疼痛感与松弛肌肉等作用,每次20 ~30min,每日1 次,以免出现肌肉萎缩与血流不畅等并发症,需连续训练4w。实验组配合针灸疗法:主穴选择足三里穴、百会穴、太溪穴、内关穴与三阴交穴。对于上肢偏瘫者,配合手三里穴、合谷穴、肩髃穴、外关穴与曲池穴等穴位。对于下肢偏瘫者,配合丰隆穴、环跳穴、阳陵泉穴、太冲穴与委中穴等穴位,若患者神志障碍,需增加十二井穴、水沟穴与神门穴。充分消毒所选穴位后,利用头针垂直刺入皮下,直到抵达边帽状腱膜下方位置,保持15°~30°角经皮缓慢进针,采取快速捻转法,保持留针时间为30min。利用体针进行针刺时,需采取平补平泻法。对于痉挛瘫病患,需采取补法对其手足阳经穴位进行针刺,并采取泻法对手足阴经穴位进行针刺。对于迟缓瘫病患,需采取平补平泻法,控制留针时间在30min 左右的范围之内。期间,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行针手法,待得气之后,将针留在穴位中保持25~30min,并以5min 为周期行针1 次,1 次/d,疗程为4w。

1.4 评价指标

利用FMA量表对两组入院与出院时肢体运动功能作出评价,得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就越好。根据ADL 量表的评分标准对两组入院和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作出评价,总分100,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就越强。

1.5 疗效判定[4]

按照下述标准对2 组的疗效作出评价:(1)显效,肢体活动功能不受限,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肢体活动功能轻微受限,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无效,肢体活动功能未改善,临床症状未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 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s),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结果

2.1 疗效分析

实验组总有效率95.0%,比对照组65.0%高,P<0.05。如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对比分析表[n(%)]

2.2 康复效果分析

两组入院时ADL 与FMA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时ADL 与FMA 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

表2 两组康复效果的对比分析表(±s,分)

表2 两组康复效果的对比分析表(±s,分)

组别 例数 ADL FMA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实验组 20 35.16±4.92 60.24±3.96 40.48±6.07 61.57±4.01对照组 20 35.68±4.73 51.33±3.71 40.95±6.14 52.45±5.23 t 0.1537 7.5943 0.1428 7.1322 P 0.1682 0.0000 0.1549 0.0000

3.讨论

目前,中风作为脑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国临床上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且容易致人残疾和死亡,危害性非常大[5]。即便是患者存活下来,其也有可能会出现偏瘫等后遗症,进而对其肢体功能造成了损害。于缺血性病灶的作用下,会引起运动神经受损的情况,使得患者的肌张力明显降低,并能导致运动功能的异常[6]。相关资料中提及,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备一定的功能重组性与可塑性,尽管中风病患的神经细胞受损,但若能尽早对其施以正确的处理,可促使其神经细胞的再生或者是恢复[7]。通过指导中风偏瘫病患做适量的早期康复训练,比如:平衡功能训练、步行训练与关节活动训练等,能够促进其新陈代谢与外周循环,并能起到增强运动功能、避免肌肉萎缩、促进脑功能重组与改善关节功能障碍等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气血逆乱、外邪内侵、风火痰瘀和阴阳失调等都是中风的几个常见病因,可引起经脉不畅、脏腑功能紊乱与气血闭阻的情况,并能由此引发吞咽困难、语言謇涩、肢体麻木与半身不遂等症状[8]。通过对患者施以针灸治疗,能够起到调和阴阳、疏通气血经络与醒脑开窍的作用,并且,针刺治疗还有助于扩张脑血管,减轻局部组织缺血程度,改善血流量[9]。

莫亚青等人的[10]研究,对87 名中风偏瘫病患都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同时对其中的45 例加用了针灸疗法,结果显示,针灸组治疗后ADL评分(58.76±5.89)分、FMA评分(59.41±8.75)分,比对照组(49.25±4.88)分、(51.39±8.16)分高。表明,早期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对改善中风偏瘫病患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具有显著作用。此研究中,实验组出院时ADL 与FM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这和莫亚青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选择早期康复训练和针灸联合治疗方案,对中风偏瘫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提升其疗效,促进康复进程[11]。为此,临床可将早期康复训练与针灸联合疗法作为中风偏瘫病患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期间,采取针灸法对中风偏瘫病患进行佐治,疗效好,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提升迅速,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病患偏瘫中风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