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20-02-25 07:02于同飞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物理学初中生生活化

于同飞

(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桥中学 222114)

很多学生会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的情绪,觉得物理是一门非常高深难以理解的学科,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有“万物之理”之称,小到一个分子、原子的运动轨迹,大到宇宙太空的研究,都是物理学要研究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能够将物理语言与生活知识相结合,就能让理解变得更容易,学习变得更轻松.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用物理学知识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也为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撑,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也是非常重视物理学科的教学,物理学科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物理学科注重理论讲解、知识传达,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容易让理性思维尚不成熟的初中生产生畏难情绪.一些教师不重视将物理学的原理和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也会让学生产生物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学起来没什么用的消极思想,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只重视概念与知识的记忆忽略向生活拓展

物理学科的特点确实有很多的概念、公式、定律需要进行记忆,通过记忆可以增加学生考试运用的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用在对概念、公式、定律的讲解上,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物理既然被称为“万物之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还是非常紧密的,比如物态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冰、水、水蒸气,如果教师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自家冰箱冷冻层放一杯水,第二天会变成什么?会结成冰块,这就是水的固态;将水倒入锅中,慢慢加热冰会融化,水温也会逐渐增高,加热时间久了,水会沸腾,沸腾之后温度不再升高,沸腾一会关火,会发现水少了许多,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生活中的这个场景,经过教师的引导提示,可以为第二章“物态变化”的学习提供很多答案,让学生学习起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更加容易理解,知识掌握的也会更牢固.

2.只强调习题练习的重要性忽略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新课改一再强调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唯分数论高低的教学评价思维还存留在一些教师的思想中,在教学中会以考试分数来作为物理教学的评价标准,讲课时侧重于考试采分点,课后强调习题练习而忽略掉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种教学思维阻碍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斗志和信心.比如在《透镜及其应用》中,教材的编订者特意设置了“视力的矫正”这一节,这就是编者希望能够用物理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要让物理学习变成了机械的记忆,物理学科的学习不能只追求记忆更多的原理答对更多的题,更要知道原理背后的故事,理解这些原理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让物理学科的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3.只重视实验讲解,忽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学习的一大特色,也是初中生在小学阶段较少接触的,由于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在家父母较少要求做家务,不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有些老师因为怕麻烦,怕学生不按要求操作有危险,对于物理实验以老师自己操作,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学生观看为主,或者组织一次学生实践操作,老师先讲十几分钟实验须知,然后事无巨细的对步骤进行分解,这种看似是为了提高效率保护学生的做法,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堂实验课下来,学生像提线木偶一样,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己发挥的空间.实验对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原理,实验带给学生的体验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物理原理的难度.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1.立足新课标梳理生活化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不应该仅仅成为教学指导,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理解这一理念,从内心认同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的旧观念,不适用的观念,往往是教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即使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实验室,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去使用,那这些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苏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也非常重视物理学原理和生活的结合,在《电路初探》这一章学习的时候,第一节就是“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就是希望通过生活化引导,来让学生过渡到物理学知识的学习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觉得这些家用电器知识比较浅显,没什么好说的,到了后面“电路链接”“电流”“电压”学习时,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变得困难,所以教师只有首先更新教育观念,重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才能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徜徉物理学习的海洋.

2.依托教学实际开展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寻找物理学知识和生活场景的结合,并对其进行整合,将初中生常见的、熟悉的、喜欢的教学场景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多样化的接地气的教学方式转变,让初中生感到物理学并不高难,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

教师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将兴趣培养、知识习得、技能培养三点考虑周全,让学生放下畏难情绪,结合生活场景理解物理学原理和知识,又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比如在学习《简单机械和功》中,在做“杠杆”的教学设计时,很多教学会举例生活中的场景,告诉学生通过杠杆平衡,可以称东西,一些不法商贩通过在秤砣上做手脚来缺斤少两,赚黑心钱,这个例子本身是很好的,只是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很少见到杆秤,更不知道什么是秤砣,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认秤,所以这个教学案例虽然是非常生活化,但是这是物理老师那一代人的生活,不是现在中学生的生活.笔者通过大屏幕为学生播放了电影《哪吒》中,哪吒戏弄那几个想害他的孩子的场景,其中就有大量的杠杆知识的运用,比如触碰机关,孩子们从地上被弹到树枝上.在学生们非常欢乐的看完这一段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概念,及杠杆构成的五要素,让学生举手回答生活中还有哪些杠杆原理的运用,不仅贴合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由像及理”的归纳总结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中引入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物理学初中生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