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及处理要点分析

2020-02-26 03:3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脂蛋白生化胆固醇

郑 元 杰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合肥 230000)

当前,在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血清胆固醇异常人群明显增加,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1]。血清总胆固醇是指人体血液中所有脂蛋白胆固醇的综合,是血脂检验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血清胆固醇血清浓度的高低可用于评估机体脂代谢是否异常,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2~3]。但是在具体的临床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情况极为常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及早、准确地分析血液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极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血液生化检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血液生化检验患者100例;女56例,男44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53.26±6.05)岁;体重42~90kg,平均体重(66.52±4.99)kg。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前12h禁食,保持空腹,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mL,置于0℃环境中,静置30min之后,进行离心处理,10min的离心时间,3000r/min的离心速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U5800;生产企业:贝克曼库尔特生物医学株式会社)检测,血清胆固醇试剂由贝克曼库尔特试验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血清胆固醇升高、降低的原因,血清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2.1mmol/L~5.2mmol/L[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100例研究对象中,94例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占94.00%(94/100);6例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占6.00%(6/100)。原发性血清胆固醇升高所占比显著高于继发性血清胆固醇升高所占比,P<0.05;血清胆固醇升高原因所占比显著比血清胆固醇降低所占比高,P<0.05,见表1~2。

表1 血清胆固醇升高原因[n(%)]

表2 血清胆固醇降低原因[n(%)]

3 讨论

血清胆固醇包括胆固醇酯以及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合成以及贮存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胆固醇是合成胆汁、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性激素的重要物质,血清浓度的高低可用于评估血脂功能[5~6]。血清胆固醇升高的原因包括遗传性型高脂蛋白血病、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LOL-R缺陷、肝脏病变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降低原因包括a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肝硬化、贫血、甲亢等[7~8]。

血清总胆固醇升高危害性极大,具体体现为:(1)长期性血清胆固醇异常会导致血管栓塞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增加脑血栓、脑梗塞、心梗等疾病发病率,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昏迷等症状,病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2)血清胆固醇水平较高,会导致肝脏代谢毒素的能力,导致毒素长期性积聚在肝脏之中,对肝脏造成不可逆损伤;(3)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率,降低骨密度,引发牙周炎等疾病。血清总胆固醇降低危害,具体体现为:(1)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弹性,增加血管脆性;(2)降低皮质激素合成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3)减少性激素的合成量,对机体正常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结合实践检验认为,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尽量不要摄取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例如番木瓜、草莓、豆浆、面筋以及花生、猪脑、鸭蛋黄、羊头肉、虾皮以及猪肝等。对于血清胆固醇降低的患者,增加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不可盲目的食用高蛋白食物,平日注重体育锻炼,多吃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

综上所述,在血液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升高极为常见,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合理控制饮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最大限度提升患者身体素质,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

猜你喜欢
脂蛋白生化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