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小儿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危重评分的价值体会

2020-02-26 03:3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危重脓毒症

李 玉 霞

(开封市儿童医院危重症监护室 开封 475003)

重症脓毒症属于儿科常见的危重症,是指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存在细菌或有调试可疑的感染灶。从本质上来看,虽然重症脓毒症主要由感染而致,但发病后其进展遵循自身的病理规律与过程,所以脓毒症亦是机体对于感染性因素的一种反应[1]。目前,抗生素是治疗小儿重症脓毒症的主要药物,然而单纯抗生素无法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对40例重症脓毒症患儿实施了持续血液净化与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危重评分,现将具体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脓毒症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国际脓毒症会议(2005年)制定的小儿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3];本次治疗方案与研究内容已告知患儿的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的脏器与脑部疾病;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先天性心脏病;明显肺组织水肿;尿毒症心包炎或脑病;对丙种球蛋白存在过敏反应;高热。

80例重症脓毒症患儿以随机数表法进行组别划分。其中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8.5±1.2)岁;原发病因为肺部感染14例,败血症8例,颅内感染7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中毒3例,颅内出血2例,肠道感染1例。研究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8.8±1.0)岁;原发病因为肺部感染15例,败血症8例,颅内感染6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中毒4例,颅内出血2例,肠道感染1例。在性别、年龄与原发病因比较中,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与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持续血液净化:选择儿童型双腔管在患儿锁骨下或股静脉进行插管,设备为血液净化机(由北京润坤佳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EF-03或AEF-06滤器,在体外循环管路中预充血浆,当预充量超过8ml/kg时需要选择全血或白蛋白,实施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时选择前置换方式,置换液流量为45ml(kg·h),初次治疗时每24h更换1次超滤器,连续治疗48h,第2d再治疗24h,共治疗1~3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由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19994004)静脉滴注,400mg/kg,1次/d,持续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4]:其中治疗24h以内患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与白细胞计数明显改善,受损脏器功能好转为显效;治疗24~48h时时患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与白细胞计数明显改善,受损脏器功能好转为有效;治疗48h以上患儿上述指标无变化或进展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与危重评分的变化:P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危重情况采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说明危重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χ2=4.507,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与危重评分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清PCT与PCI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低于对照组(P<0.05),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脓毒症是儿科十分常见急重症,患儿发病期间伴有不规则发热症状,当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后可出现少尿、心功能不全、呼吸性碱中毒,甚至神志不清等反应,给其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5],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案保证重症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十分必要。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与危重评分的变化

持续性血液净化是血液净化中的重要技术,其通过清除体内毒素与炎症因子,维持患儿水电解质的稳定性,纠正免疫功能紊乱状况[6]。同时,持续性血液净化通过不断清除吸附在血清中的毒素,达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利于体内血液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保护脏器功能[7~8]。丙种球蛋白内包括人体所需的多重抗体,患儿注射后,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明显提升,继而调动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杀死细菌与病毒,中和毒素,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可见两种技术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此外,血清PCT是反映全身炎症活跃程度的可靠指标,其与感染类型、免疫反应等相关。PCIS是我国以血压、心率等指标为标准的生理学评分法,其评分越低说明病情越重。本文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低于对照组(P<0.05),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说明,通过两种技术的联合治疗,患儿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总之,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PCT与PCIS评分,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危重脓毒症
清热解毒法干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长链非编码RNA GASL1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