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拔牙位点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0-02-26 02:43陈亚莉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牙槽骨种植体宽度

陈亚莉

(郑州颐和医院 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口腔种植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口腔修复手术,其中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是影响后期牙种植体效果的主要因素,故减少拔牙造成的骨量吸收的意义重大[1]。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主要将特定的生物材料填充进拔牙窝,从而减少牙槽嵴的吸收[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保存拔牙位点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郑州颐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8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1~45岁,平均(32.56±5.65)岁;患牙52颗,病因为牙周炎29颗,慢性根尖周炎15颗,根折8颗。观察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19~48岁,平均(33.28±6.12)岁;患牙54颗,病因为牙周炎31颗,慢性根尖周炎14颗,根折9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例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口腔检查证实为牙列缺损;(2)年龄>18岁;(3)依从性好。排除标准:(1)存在拔牙禁忌证;(2)拔牙位点存在急性炎症;(3)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4)先天性免疫疾病;(5)精神障碍,神志不清;(6)妊娠、哺乳或经期妇女;(7)中途退出者。

1.3 操作过程常规消毒后,应用碧兰麻(法国碧兰公司,国药准字H20110264)对拔牙点进行局麻,分离牙龈后,拔出患牙,拔牙过程避免唇腭向的摇动,并尽量保留舌侧、唇旁牙槽骨的完整性。在对照组患者拔牙后,用刮匙去除牙窝内肉芽组织、感染组织及根尖囊肿等,彻底清除后于创口处反复冲洗生理盐水,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给予常规消炎药服用3~7 d,拔牙后2周左右,佩戴临时义齿。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Bio-Oss骨粉(瑞士盖氏公司)完全填充拔牙窝,填充高度略高于牙槽嵴顶0.5 mm,再采用Bio-Gide胶原膜(瑞士盖氏公司)覆盖,缝合固定处理,给予常规消炎药服用3~7 d,2周左右拆线,并佩戴临时义齿。经常规锥形束CT检查复诊显示拔牙窝完全愈合后,于拔牙窝内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术治疗。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1)种植成功率。种植成功是指种植体稳定,无牙痛,且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无放射性投射区。(2)采用锥形束CT检测,于拔牙前和拔牙后6个月检查患者牙槽骨吸收情况,牙槽骨密度、宽度和高度。(3)美学效果。查阅文献制定美学效果调查问卷,评价牙龈、软组织情况(颜色、形态、质地)、牙槽骨情况(牙槽骨高度、宽度及缺失情况)及种植体情况,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越美观[3]。(4)患者对种植体的满意度,以种植后口腔的舒适感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越满意[4]。

2 结果

2.1 种植成功率、牙槽骨吸收量、美学效果、满意度观察组种植成功率[100.00%(44/44)]高于对照组[88.64%(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1,P=0.021<0.05)。观察组牙槽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美学效果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牙槽骨吸收量、美学效果及满意度比较

2.2 牙槽骨宽度、高度和密度治疗前,观察组牙槽骨宽度、高度和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牙槽骨宽度、高度和密度均小于治疗前,观察组牙槽骨宽度、高度和密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宽度、高度和密度的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拔牙后,自然愈合过程中牙槽窝会持续性、不可逆性吸收牙槽骨,导致牙槽窝骨量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愈合的牙槽骨种植区宽度和高度降低,软组织稳定性下降,不利于后期口腔种植[5]。郭晨晨等[6]研究显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利用骨或骨替代生物材料完全填充拔牙窝,将有利于延缓拔牙窝内的骨吸收,进而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良好的口腔条件。本研究发现,保存拔牙位点技术可有效提高种植成功率,减少牙槽骨宽度、高度和密度的缺失,与李洪波等[7]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应用的填充材料Bio-Oss骨粉是一种提纯的牛骨基质,具有良好的诱导骨再生作用;(2)完全填充拔牙窝后可对牙槽骨做引导支架,加速新骨组织长入;(3)将Bio-Gide胶原膜覆盖填充处可提供屏障作用,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发现保存拔牙位点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种植后的美学效果和满意度。这可能是该技术在减少牙龈及黏膜损伤的基础上,还改善了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保护残余牙槽骨骨量,避免出现龈缘与天然牙列协调性差等问题,使植入体更加稳固、舒适和美观,与梁向新等[8]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将保存拔牙位点应用于口腔种植可有效减少拔牙造成的牙槽骨吸收,为后期修复提供良好的种植条件,提高种植成功率、美学效果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牙槽骨种植体宽度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