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疗效

2020-02-26 02:43刘红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刘红远

(舞阳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漯河 462400)

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发生与饮食不当、胃酸分泌较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1]。该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阵痛、有烧灼感。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常规手术以开腹穿孔修补术为主,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2]。由于近年来微创技术的成熟,腹腔镜手术临床使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常规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1~75岁,平均(69.38±3.45)岁。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8.76±3.7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胃穿孔;(2)符合穿孔修补术指征。排除标准:(1)有明显精神障碍者;(2)有上腹部手术史者;(3)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手术方法

1.3.1常规组 行开腹穿孔修补术,操作如下。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取上腹部正中切口,吸出胃内液体、气体,探查穿孔部位及大小,剪取少量穿孔组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定非癌性后以4号线8字缝合穿孔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3.2观察组 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具体操作如下。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于脐部下缘行切口,长度约1 mm,插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压强1.07~1.60 kPa。于剑突下7.5 cm处穿刺后置入腹腔镜,探查穿孔大小及位置,并根据其位置另行建立2~3个操作孔,其中主操作孔正对穿孔部位。于腹腔镜下清除腹腔脓液,经穿孔于胃腔内置入吸引器吸出胃液,剪取少量穿孔组织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定非癌性后于腹腔镜下以1号或0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在穿孔边缘5~8 mm处间断性全层缝合1~2针,覆盖大网膜。术后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清除残留物,逐层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胃肠动力恢复指标:术后1、24、48 h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3)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开裂、肠梗阻、腹腔感染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胃肠动力恢复指标观察组术后24、48 h GAS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 h 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指标比较

注:GAS—胃泌素。

2.3 并发症常规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开裂1例,肠梗阻2例,腹腔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9/42);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5,P=0.007<0.05)。

3 讨论

胃穿孔是胃溃疡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大量胆汁、胃酸、食物残渣、十二指肠液等经穿孔处进入腹腔,从而滋生大量细菌,诱发中毒性休克、败血症、腹膜炎等[3]。及时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4]。

传统开腹手术对肠间、盆腔等隐匿部位积液的清除效果不理想,从而增加感染风险,甚至诱发二次溃疡。该手术切口大,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高,不利于术后康复。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中,通过建立气腹,以较小的穿刺孔置入腹腔镜,便于查看穿孔位置、形状、大小等[5]。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的修补方法一致,手术时间并未明显增加。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中采用微创技术,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疼痛感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这表明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与开腹穿孔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无需使用电凝、电刀等操作,不会对器官、腹腔组织造成干扰,避免脓液与切口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手术刺激性[6]。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术后24、48 h GAS水平高于常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这表明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