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发泡试验联合心脏MRI诊断右向左分流的价值

2020-02-26 02:44兰春伟刘涛王清勇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胸房间隔偏头痛

兰春伟,刘涛,王清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深圳 518107)

心脏血流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情况主要包括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RLS可使静脉系统的反常栓子或血管因子通过分流通道直接进入脑循环,导致偏头痛及脑栓塞[1]。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ontrast-transcranial Doppler,c-TCD)是目前最常用的RLS初步诊断方法[2]。但c-TCD只是间接推断RLS的存在,需结合经胸超声、右心声学造影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确认[3]。然而,经胸超声阳性率太低,经右心声学造影大多无法直接观察到RLS,需要通过5个心动周期内进入左心的空气微泡来推断RLS[4]。TEE检查是一种半侵入性检查,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无法有效完成Valsalva动作或咳嗽,对检查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5]。心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可被用来诊断RLS[6]。本研究进一步探讨c-TCD联合心脏MRI技术诊断RLS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病例1 周某,男,36岁,因“反复右侧头痛3 a,再发3 d”入院。病史:3 a前右侧枕颞部反复疼痛,呈刺痛,程度剧烈,伴流泪、恶心、右眼畏光,每次持续1~3 d,应用止痛药物后方可缓解,3 d前再发入院。既往史阴性,无吸烟饮酒史。查体:收缩压128 mm Hg,舒张压7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5项、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风湿4项、ENA 12项、ANCA 2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传染病4项(乙肝、丙肝、梅毒、艾滋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肾功能:尿素氮、肌酐正常,尿酸457.3 μmol·L-1(升高)。颅脑MRI+MRA:颅脑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大脑后交通动脉缺如,大脑Willis环发育异常。心电图、胸部X线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偏头痛。

1.1.2病例2 赵某,女,34岁,因“反复月经期头痛10 a,再发2 d”入院。病史:10 a前开始出现反复头痛,多位于两颞部及头顶部,呈持续性胀痛,月经前及经期多发,月经后可渐缓解,2 d前经期头痛再发入院。既往史:有剖宫产史。入院查体:收缩压124 mm Hg,舒张压82 mm Hg,一般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84×109L-1,中性粒细胞比率56.2%,血红蛋白86 g·L-1(降低),血小板325×109L-1;C反应蛋白0.7 mg·L-1;铁蛋白2.20 μg·L-1(下降),不饱和铁结合力57.9 μmol·L-1(升高),转铁蛋白2.49 g·L-1,血清铁3 μmol·L-1(下降);维生素B12、叶酸、凝血5项、肝肾功、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谱、风湿4项均正常。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部CT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月经期偏头痛。

1.1.3病例3 付某,男,23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2 d”入院。现病史:2 d前突发言语不清及右侧肢体无力、活动笨拙,伴有轻度头痛,无明显头晕、复视、肢体麻木不适。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及家族史。吸烟2 a,每天10支。入院查体:收缩压110 mm Hg,舒张压70 mm Hg。一般内科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志清,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阳性,余神经查体正常。NIHSS评分为2分。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1.79 g·L-1(下降),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谱、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功3项、血沉、风湿4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抗核抗体、ENA 12项均正常,传染病4项(乙肝、丙肝、梅毒、艾滋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片正常。颈动脉彩超:双侧椎动脉走形迂曲。颅脑MRI+MRA:左侧尾状核、左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多发急性脑梗死,MRA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多发脑梗死。

1.2 检查方法

1.2.1心脏MRI 采用GE 1.5 T超导型MRI系统,按文献[7]的方法采用心脏专用相控阵线圈,指脉心电门控和呼吸门控技术。首先进行矢状位定位像扫描,以二尖瓣中点至心尖连线获取标准四腔心层面;于呼气末屏气进行扫描,采用二维快速稳态采集序列获得四腔心长轴位电影图像。动态观察房间隔、室间隔及卵圆孔区解剖结构及血液分流情况,测量缺损孔径大小。

1.2.2c-TCD 所用仪器为深圳里邦经颅多普勒仪,按文献[8]要求采用2 MHz探头监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准备两支10 mL注射器,一支注射器装9 mL生理盐水,另一支装1 mL空气。两支注射器通过三通与18G套管针相连;将两支注射器来回推注10次制作空气微泡,采用“弹丸式”团注。需完成两次检查,第1次于静息状态下推注,第2次于推注后5 s行Valsalva并持续10 s,两次检查间隔10 min。根据监测到栓子数量进行分级:阴性无分流(0 MB),小量分流(1~10 MB),中量分流(11~25 MB),大量分流(>25 MB)。

2 结果

经cTCD、心脏MRI、经胸心脏超声方法检查后,病例1、2、3的RLS分流类型分别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PFO。见表1。1例青年隐源性脑梗死合并PFO患者的典型影像见图1。

表1 3例患者经cTCD、心脏MRI、经胸心脏超声诊断RLS结果

注:c-TCD—TCD发泡试验;RLS—右向左分流;PFO—卵圆孔未闭。

A

B

A—颅脑MRI-DWI示皮层区的多发脑梗死灶;B—心脏MRI证实PFO(黑色箭头处)。

图11例青年隐源性脑梗死合并PFO患者典型影像

3 讨论

RLS是指左右心房与心室,或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根据解剖部位将RLS分为心内型分流和心外型分流,前者包括PFO、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后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肺动静脉畸形等[7]。RLS与隐源性卒中[8]、先兆偏头痛[1]、无症状性脑白质病变关系密切,尤其是分流量大、合并房间隔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者更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伴有典型先兆及发作频繁的偏头痛患者,小于55岁的隐源性卒中患者均为PFO高发群体[9]。病例1、2分别为典型先兆偏头痛及月经期偏头痛患者,其疼痛程度较重,发作频繁,且颅脑MRI已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病例3颅脑MRI可见多发皮层栓塞,提示心源性栓塞来源,但经临床筛查未找到确切病因,符合青年隐源性卒中的诊断。这3例患者经c-TCD筛查证实了RLS的存在。

约有95%的RLS为心脏RLS,而c-TCD探查的是全部RLS,明确RLS的类型尤为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各种RLS检查的优势互补作用,逐渐形成了c-TCD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c-TCD联合右心声学造影、c-TCD联合TEE的常用RLS诊断组合模式[10]。然而,c-TCD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小孔径及隐匿性分流的确诊率不高。c-TCD联合右心声学造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脏RLS诊断的准确性,但其难以直视RLS的存在。c-TCD联合TEE易使患者感到不适[11]。

心脏MRI技术可以在一次检查中精确评估心脏的形态和结构,判断心肌活性及心肌灌注情况。有研究表明,借助心脏MRI技术诊断中青年隐源性卒中患者PFO阳性率高达51.61%,心脏MRI技术可以作为隐源性卒中合并PFO患者病因筛查的有效手段之一[6]。心脏MRI有助于隐源性卒中的病因鉴别[12]。心脏MRI诊断PFO及房间隔膨出瘤与TEE有很好的一致性,心脏MRI对RLS的检测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不足[13]。在本研究中,借助c-TCD联合心脏MRI技术诊断RLS,结果显示,3例患者c-TCD阳性者心脏MRI结果均为阳性,并且在心脏MRI上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未闭孔径的大小及血液的分流方向,而经胸心脏超声仅在缺损孔径较大的病例2中为阳性。这表明心脏MRI在确诊心脏RLS方面客观性较强,c-TCD联合心脏MRI技术可以被用来诊断心脏RLS。

c-TCD联合心脏MRI技术诊断RLS具有诸多优点:(1)充分发挥c-TCD高敏感性的优点,初步筛选可疑患者;(2)利用心脏MRI客观性较强的优点,确定RLS分流类型;(3)心脏MRI检查无辐射、无创伤,重复性强,患者接受度高;(4)心脏MRI检查过程中可以配合Valsalva动作,甚至可以观察到缝隙状的隐匿性分流,提升了诊断RLS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c-TCD联合心脏MRI技术可以作为心脏RLS诊断组合模式之一。

猜你喜欢
经胸房间隔偏头痛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形态变化
Valsalva动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中剑下双房切面显示的研究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