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辅《经籍考》之原稿考辨

2020-02-26 07:58廖莫寒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图诗稿著者

廖莫寒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现藏有《经籍考》不分卷(后统称“国图藏《经籍考》”)三十四册,题陆元辅撰,卢文弨校,周星诒题,系清抄本。陆元辅(1617—1691),字翼王,号菊隐,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清初遗民,曾师从同乡硕儒黄淳耀、侯岐曾。后与陈瑚、陆世仪、徐乾学等学者交往颇深。善治经,世人谓“其学博极群书,而要归于六经”[1]。著有《学易折衷》《仪礼集说》《十三经辨疑》《争光录》和《经籍考》等。但“传世的 仅 存《 菊 隐 诗 文 集》《 菊 隐 诗 选》和《 经 籍考》。”[2]其《经籍考》(又称《续经籍考》)是一部提要式书目著作,所收书目起于唐迄于清,每书先录其书名考其卷帙、撰者,再录其序跋、他人评论,必要处附加按语来表明自己的见解。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十四《著录》有云:“亡友嘉定陆元辅翼王毅然欲别撰《续经籍考》一书以洗王氏之陋。穷年抄撮,积至数十册,未经删定而殁。然元明遺籍,索隐抉微不少。”[3]其中所云“洗王氏之陋”指得是王圻撰《续文献通考》一事。竹垞先生的《经义考》算得是经学专科目录中集大成之作,书中所引陆元辅言论高达二百五十三次(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所收《经义考》为依据),大部分来自《经籍考》中陆元辅之按语,而《经义考》中部分内容也直接摭录于《经籍考》,足见竹垞对其之推崇。由于陆元辅中晚年无力将《经籍考》付梓,存世仅为清抄本,因流传不广之弊,使明珠蒙尘,至今鲜有人对其作专门的研究。

一、国图藏《经籍考》的前世今生

细观国图藏《经籍考》的行款,三十四册均为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但其中抄写笔迹不尽相同,应属不同人抄写。卷首有周星诒朱笔题记:

《续经籍考》十册,为抱经堂写本,卷中识语及添注圈点皆召弓先生手迹也。予于乙丑冬得之福州陈氏。书无卷数,莫知其全否,当俟暇日考著之也。……[4]1

周星诒(1833-1904),字季贶,河南祥符(今开封市祥符区)人,好藏金石书画,是清代著名藏书家。从此题记可知,此书是他从“福州陈氏”处购得的,周星诒所提及的“福州陈氏”应是清末藏书家陈树杓。考陈树杓乃福州藏书家陈征芝之孙,后将其祖父的藏书编为《带经堂书目》五卷,其中卷二史部下就有“《续经籍考》三十四册,钞本,国朝陆元辅撰。元辅号菊隐,江南嘉定人,布衣荐试鸿博,有《菊隐集》。”[5]可见此书在被周星诒所购之前确为陈氏所藏。国图藏《经籍考》将著录书目按经、史、子、集分四部,经部书一册,史部十五册,子部三册,集部书十五册,共三十四册。经部下又分明人说经、小学类;史部下分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政书、职官、总志、地志、史评和史钞;子部下分儒家、杂编、类书;集部是按撰者朝代分唐宋人集、宋人集、宋元人集、金元人集、明人集、明末国朝人集、国朝人集。每篇抄录的序或跋后间有“愚按”、“辅按”等属于原作者陆元辅的按语,并另有少量“文弨按”,此处的“文弨”便是有清一代著名学者抱经先生卢文弨,“文弨按”便是卢文弨后来增补时的按语。卢文弨(1717—1795),字召弓,号矶渔,人称抱经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生精于校勘,好藏书。周星诒在卷首题记也提到,他从福州陈氏购得十册《经籍考》,云此书“每书后亦间有“辅案” 云云……馀三部亦然,且又往往间入召弓先生案语,书似非陆氏原书也。”[4]2且还提到:“此部经类仅寥寥数书,中又有国朝雍乾撰述,为陆氏所不及见者……或疑为召弓先生录陆氏原书而欲补其遗漏者。”[4]2故周星诒断定此书定非陆氏原书,而由卢文弨在原书基础上删改增补过,周氏题记中称之为“抱经堂写本”。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为陆元辅的《经籍考》梳理一条流传路线。陆氏在编著《经籍考》时“未经删定而殁”①,他未经删定整理的原稿几经辗转流入藏书家卢文弨手中,而此时流入卢文弨手中之书或非全貌,卢氏在原稿基础上加以整理,除了在部分书目后稍加按语表达自己的见解之外,并增补了部分为陆氏所不及见的国朝雍乾撰述,请人抄写后再校时又在卷中添注圈点。后来这些由卢文弨删改增补过的本子落入福州陈氏藏书楼时,根据《带经堂书目》记载共有三十四册。而由星诒亲笔题记可知,他从陈氏处购入的《经籍考》只十册,且舛谬杂乱。现存国图藏《经籍考》却有三十四册,与当初福州陈氏《带经堂书目》中记录的册数一致。笔者疑是周星诒将购入的十册《经籍考》重新分编成三十四册,证据有二:其一,国图藏《经籍考》中书目经、史、子、集书目明显不成比例,经部书仅一册,共十三种书十四条(有两条重复著录),子部书仅四册。史部与集部书平分秋色,前者占十四册后者十五册,故国图藏《经籍考》定非完帙。其二,通过与周星诒的亲笔题记对比,国图藏《经籍考》分册封面所题之字确乃周氏笔迹,而分册标准颇有不严格之处。如第十册的内容包括史部下“政书”和“职官”两类,而后又将“职官”单独分出一册(第十一册)。第二十册收录的是集部“唐、宋人”之著述,第二十一册又将宋人集重分出一册。另外,这三十四册中有的三四十条书目一册,有的一册又多达七八十条。诸如此类,疑似从杂乱的数册中勉强分出三十四册。故笔者推测周星诒在得此书后先将其编排分册,在阅览时又根据自己所识增添了少量按语批注,并于附题记于卷首。又几经展转,最后流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库。

二、陆元辅《经籍考》原稿本的发现

业师段晓春曾在其文《季振宜〈全唐诗〉流传经过新证》中提到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有稿本《宋元明人集序录》,认为该藏书应是陆元辅《经籍考》之原稿。《宋元明人集序录》共十二册(下统称《集序录》),包括《群书序录》四册,《明人集序录》四册与《宋人集序录》、《元人集序录》各两册。此书未注录著者之名,考其内容均为唐至清康熙年间古籍书目,与国图藏《经籍考》一样,每书均考其卷帙、撰者,录其序跋。其中《群书序录》内容较杂乱,兼有经史子集四部之书。《集序录》中所列集部居多,经、史、子三部寥寥可数且大多为元、明人之书,偶有唐、宋、清康熙年间古书。段文提到:“其所录著各书及所采之序大半有‘抄’、‘缓抄’、‘此详,抄’、‘已有,再对’及当入某部某类等提示。”[6]据此可知撰者有意将所录著之书归入经、史、子、集四部。但是笔者在细绎后发现此书经、史、子三部书目寥寥,主要集中于四册《群书序录》之中,这三部总数量还不足集部五分之一,数量上明显不成比例,故疑此藏书为残帙,非《经籍考》之全貌。另,《集序录》中按语有“愚按”、“辅按”两种,一般在文末,有的夹在文中,这点与上文所述国图藏《经籍考》相同。故笔者将二者对勘后发现,两者著录书目在内容和编排上有大量重合。下文特以国图藏《经籍考》第二十、二十一册与《集序录》中《宋人集序录》为例,具体说明问题。

三、《集序录》乃国图藏《经籍考》之原稿

国图藏《经籍考》第二十册抄录的内容为唐宋人集,第二十一册为宋人集,将国图所藏这两册与对应的中山图书馆藏《宋人集序录》上下两册对比后发现,前者共一百二十二条书目中有高达六十五条与后者重合,不仅著录书目内容大致相同而略有小异,在书目编排的前后顺序上二者也有大量相同之处。例如国图藏《经籍考》第二十一册中从《石堂先生遗集》起往下至《吴文肃公竹洲文集》之间连着的十六条书目,其次序与《宋人集序录》相关书目的抄录次序完全一致,已经不能以巧合解释了。同时有几例个案值得注意:

(一)《钱与谋三分诗稿》误著者之名

国图藏《经籍考》第二十册十五页有一条《钱与谋三分诗稿》,原文如下:

钱与谋三分诗稿:

宋崑山钱必成与谋著。《郡志》云:“其先福安人,来居崑山之湓浦。必成少游国学,嘉熙初,七士同叩阁,极言时事,必成实为之倡。是年七士俱预计偕,而必成为武举解元,明年遂魁天下。淳祐九年,复中锁厅,盖以文武全才自负也。尝两入阁轮对,慷慨言边事,上深褒美。次日,宣谕宰执曰:‘必成所言极好。’后皆行之。历知浔州,卒官湖南安抚副使,有《三分诗稿》。”

辅按:“郭功甫自矜其诗,朗诵之于东坡,称其诗十分。功甫大喜。坡曰:‘ 读七分,诗三分耳。’与谋以三分名诗稿,疑取于此,以见自谦之意。”

如上所说,国图藏《经籍考》记载的这《三分诗稿》著者为钱必成,然笔者检阅《姑苏志》(即原文中的“郡志”)后发现,其中所记载的《三分诗稿》著者并非为“钱必成”而是“刘必成”[6],而除此一字之差外,国图藏《经籍考》中所记载“《郡志》云”后的内容与《姑苏志》卷五十一《人物九》下记载的刘必成相关生平事迹完全一致。这位必成是宋时崑山人,嘉熙初为武举解元,后知浔州,著有《三分诗稿》,是位文武全才。南宋李昴英《文溪集》卷五中《题刘浔州必成三分集》也有载:“嘉熙丁酉秋,余被命衡文贡闱右科。中得一奇士,掲之解首则刘君必成也。…… 其标致论议,竞爽可人,与其所为文不异,而吟尤工,豪逸雅澹兼众体。题所编曰三分取东坡戏郭功甫语也。”对照《姑苏志》中人物时代、生平事迹等,知此“刘浔州”便是刘必成,因曾知浔州,故又唤刘浔州。另《梦粱录》卷十七《历代人物》“武状元” 条下也曾记载过此人,云:“杭人,刘必成。”[7]而非国图藏《经籍考》所摭录的《三分诗稿》的著者“钱必成”。那到底是国图所藏《经籍考》的抄书人在抄录时误“刘”成“钱”,还是所依据的底本本就有误?后来,笔者仔细查检了《集序录》中的对应条,即《宋人集序录》上册第七十页也有《钱与谋三分诗稿》。文中内容与国图《经籍考》中的一字不差,并也将著者名字“刘与谋”录成“钱与谋”,“刘必成”误抄为“钱必成”。可见在国图藏《经籍考》在抄录时确是参考了《集序录》,误“刘” 为“钱”并不是巧合,而是未核对郡志,而重蹈《集序录》之前辙。

(二)《陈潜室木钟集》缺著者之字

国图藏《经籍考》第二十一册五十七页下有《陈潜室木钟集》一条,文首著者名后空了二字,为“宋温州陈埴□□著”。疑此处所空的二字是陈埴之字——器之,应是抄写之人当时不确定其字为何,便空出二字拟后补之,而抄录者之所以恰好空出二字也是因为对照了《集序录》的原因。考《宋人集序录》下册第三十五页《陈潜室木钟集》,作者名后刚好也留二字之空,并用朱笔标点注明。

同样的情况还有国图藏《经籍考》第二十一册第六十四页《彭忠肃公止堂文集》中“彭忠肃公”的名字和第六十六页的《㳺诚之默齐集》中“㳺诚之”的名(字“诚之”),均是《集序录》中著者的名或字缺失而空出字数,后国图藏《经籍考》又照搬原样,此处不另外赘述。

四、结语

综合以上,笔者得到如下结论:中山图书馆所藏《宋元明人集序录》是国家图书馆所藏清抄本《经籍考》之原稿,是陆元辅未经删定的手稿,但二者都有缺帙,目前尚不能窥其全貌。陆元辅《经籍考》是一部重要的提要式书目著述,但迄今学界对它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关于书中内容的文献价值以及体例、材料来源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更为缺乏,笔者不揣浅陋,抛砖引玉,望为陆元辅《经籍考》研究略尽绵力。

注释:

①语出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十四:“亡友嘉定陆元辅翼王毅然欲别撰《续经籍攷》一书以洗王氏之陋。穷年抄撮,积至数十册,未经删定而殁。”

猜你喜欢
国图诗稿著者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110岁国图正青春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校园诗稿
《那风·那雪·那年除夕》(国画)
校园诗稿
校园诗稿
谁是国图
星汉《东天山诗稿》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