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四重维度

2020-02-26 07:58王学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育人

王学强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东 聊城 25200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育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劳动育人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其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劳动育人提供重要的理论遵循。2017 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2018 年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这为高校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为我们如何践行劳动育人指明了战略导向和实践导向。2020 年7 月15 日,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强调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

一、理论维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理论立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思想,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关于“劳动”的论述,发扬和传承劳动理念,可以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营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劳动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述,是高校全面开展劳动育人的理论来源。

(一)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思想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劳动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而且创造了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2],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内含对“劳动”精神的尊重与追求,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的历史事实;从古代百家思想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劳动主张,到近代中华各族儿女为国家独立与富强、民族发展与振兴的付出与努力;从改革开放大胆创新的伟大实践,到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劳动实践。

中国古代对劳动的认知和热爱,透过一些经典著作就可见一斑。如《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强调财富与劳动密切关系时指出,“慎之劳,则富。”《尚书·周官》中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等与劳动相关的经典语句。先秦儒家荀子主张劳作与节俭,强调“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3],而劳动实干派墨家,更是积极倡导以劳动为本位,认为劳动要与知识有机结合。可以说,尊重劳动、勤于劳动的优秀品质,从一开始就深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心田,而中国的长城、都江堰、紫禁城等更是中华文明劳动实践最好的证明。

(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经典著作中。体现在这些主要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可以分为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解放论。首先是劳动本质论,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人类语言、思维都是在劳动推动下逐步形成的;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劳动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中充当了重要且独特的角色,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基础,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粘合剂,而且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行为。其次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通过解剖商品,得出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科学论断,进而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以买卖的方式让劳动力变成商品,并通过低价购买劳动力,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价值,实现购买支付与劳动力收益的差价最大化,进而追求“剩余价值”。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劳动大众的剥削,得出了“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进行批判,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劳动异化成为外在的东西,脱离了人的本质,成为束缚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枷锁。再次是劳动解放论,认为只有到共产主义阶段,人类才能“从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过渡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的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发挥人的才干和力量的活动,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和动力。因此实现共产主义是劳动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二、价值维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的发展需要劳动教育的润色。在高等学校教学中,通过引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伟大、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等正确的劳动观,树立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勤劳奋斗、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培育勇担使命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奠定通过劳动成长成才、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雄心壮志。

(一)树立劳动伟大理念:“劳动托起中国梦”

劳动成就未来,劳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新时代的青年是有为的青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实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劳动者。在新时代、新舞台,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要积极培育青年学子勤奋劳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精神,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在追梦、筑梦、圆梦的路上,用诚实劳动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勇气,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二)营造劳动光荣风尚:“劳动引领学生成才”

劳动不仅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更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在劳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他们不仅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更是培育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在青年学子的劳动教育中,融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强化大学生劳动品质与劳动精神塑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有助于大学生通过劳动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三)坚持劳动幸福观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离不开自身的劳动。通过劳动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是个人实现价值、获得幸福的源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要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通过积极劳动、无私奉献来彰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全个人和家庭的小幸福,成就祖国和人民的大幸福。

三、现实维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当今社会出现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等不良风气,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相脱节,以及伴随信息革命、大数据和“互联网+”迅速发展而来的人工智能“困扰”、不同意识形态交流交锋日益激烈等现实问题,使得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审视和整改,切实提高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一)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劳动价值判断

改革开放40 多年里,我们与世界各国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奢靡、腐败、没落的生活方式不断蔓延,影响和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劳动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幸福”的思想逐渐被淡化,劳动情怀相对缺失。就现实的情况而言,娱乐明星、网红达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往往高于劳动模范及其榜样模范事迹的知名度,并常常在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中热据榜首。近年来,吸毒、离异、天价片酬、一夜暴富等“吸睛”话题也层出不穷,博取学生的关注,这些不良炒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劳动风气,导致学生曲解劳动的内涵,滋生“劳动就是脏与累”“劳动者社会地位卑微”等错误思想,从而贪图享乐、坐享其成,这些都给大学生的劳动价值的判断带来强烈冲击。

(二)劳动教育存在边缘化,阻碍劳动精神的培育

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设置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有的将劳动教育融入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有的以劳动实践周形式落实以劳育人目标,基本都收效甚微,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即使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的高校,也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和表面化的劳动教育上,没有形成可操作、系统化的劳动育人体系,与党中央的希望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此外,社会、学校、家庭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劳动育人合力。劳动育人是一项需全社会、全员参与的工程,需要打破社会、家庭、学校的界限,以社会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育人体系,共同营造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良好环境,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困扰”

在大数据、工业4.0(智能制造)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产品大大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在智能机器中,软件和芯片是核心,它们在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后,会通过芯片处理成数字数据等信息,数据经由算法进行分类、处理、判断和决策[5],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反复学习、深度学习,技术不断升级和迭代,其适应人类生产生活的性能不断优化,越来越满足和接近人类的实际需要。截止到目前,人工智能已经部分甚至全部代替了人类每日繁重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好逸恶劳之人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科技水平日益进步,许多大学生误以为只要在电脑面前“动动手指”,在电话里“动动嘴巴”,工作不用怎么动脑动手就可以赚得可观收入,不仅没有认识到科技成果背后科研人员的辛苦攻关及无数一线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实验、劳动,也不符合智能化环境下劳动技术的现实要求。

四、实践维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作为“三全育人”工作中重要实施主体,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育人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意见》《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劳动育人的指示,逐步改善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等现象,抓住新时代发展的现实机遇,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

(一)塑造劳动育人环境,构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课程体系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收获幸福、劳动促进社会发展。高校要明确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学目标,努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确立高校劳动育人的制度与理念。在制度和政策上,制定和完善高校劳动育人的系列制度和文件,为劳动实践育人奠定良好的措施保障,确保劳动育人精神的贯彻与实施;在理念上,树立劳动育人意识,构建“大思政”格局,实施思政育人与劳动育人齐头并进、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协同推动,培育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第二,完善高校劳动育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各高校要结合劳动教育的实际现状,开发特色劳动育人课程,完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在内容安排上,各门课程都要注重提炼其中蕴含的劳动因素,以“课程思政”的方式融入劳动教育的案例、故事,启迪学生的劳动精神,思政课程更要梳理中华劳动精神养成过程中各个时代的案例,尤其要结合2020 年战“疫”中最美逆行者甘愿奉献、无私付出的英雄事迹及其展现出的劳动之美,以及在雷神山、火神山战“疫”医院建设中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用这些学生熟悉的鲜活案例和故事,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树立劳动不分贵贱、劳动最美的价值理念。第三,营造劳动育人的氛围和环境。高校可通过邀请理论专家、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创业先锋、杰出代表等到校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讲座等活动,宣讲劳动精神、解读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理念、熏陶劳动学子;高校自身也应注重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度结合,通过学校网站、新媒体客户端等标语宣传、案例示范、视频讲解等营造尊知识、尊重劳动的氛围,突出劳动的新时代内涵,表达对劳动者的崇高敬意。

(二)引导践行劳动精神,注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体系

新时代对劳动精神培育的方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劳动理论的传授,而应注重结合课外劳动实践,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其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路径,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感悟劳动,让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达到知行统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大学生充分利用社区、乡村劳动实践服务中心和基地,开展关心文明城市创建、关爱空巢老人、关注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共服务意识。第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作用。首先是学生的校内实训,力争传统课堂的理论教学搬到实训室、实验室中,传统的理论讲解与现场实践深度结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新平台;其次要充分利用车间、工厂实验室,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校中厂”实训基地,使大学生在企业劳动中内化文化知识,淬炼劳动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再次,以市级统筹共创高校实训联盟建设为试点,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学校的实训室共享,充分了解学生实训情况,扬长补短,共同进步。第三,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引航”作用,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吃苦耐劳精神,涵养劳动情怀。第四,打造学校劳动实践主题社团,结合专业课程,细化劳动目标,创新劳动形式,丰富劳动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特色实践活动,在活动实施中磨练劳动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强化劳动育人。第五,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结”作用,实现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一体化,多渠道解决学生的劳动就业问题,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阶段,要打造更多的“云服务”就业平台,为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云”搭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岗位选择机会,提升学生就业后的劳动幸福感和收获感。

(三)实施家校社联合育人,建设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协同体系

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推动劳动教育形成良好局面,构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格局,离不开家校社的齐心协同。第一,发挥学校主力培育作用,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化”设置,“模块化”实施,提升劳动教育品质,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传承劳动精神,尊重劳动奉献。第二,发挥家庭联合育人作用,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深入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大力宣传和普及“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念,让家长认识到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引导孩子适当做家务,体会父母不易,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基础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公益性劳动等,培养孩子劳动奉献的精神,养成会劳动、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第三,发挥社会通力协作作用。劳动教育的全面开展,离不开政府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方努力。政府相关部门要营造劳动育人的实践协作氛围,如打造以“体验教育”为主的劳动基地、以“自主经营”为主的校园农场、以“学思行结合”为主的研学基地等,建设多样化的劳动育人实践基地,满足不同层次学校劳动育人的需要。

(四)深化劳动育人评价,健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评价体系

《指导纲要》指出,“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6]传统劳动评价主要以主观描述和模糊评价为主,评价的标准不甚确定,评价成绩不够客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参与劳动育人的积极性。深化高校劳动育人评价体系,应该采用可量化的整体评价,按照“理论为基础、项目为载体、成果为学分”的评价思路,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长认证制度,寒暑期社会实践、日常社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成果等成果学分转化制度,实现劳动育人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分层评价机制,实施“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模式,最大程度地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收获劳动价值。此外,高校应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到学生考核当中,在学生评优评模、推选入党等占一定的比例,激发学生参与劳动育人的积极性。当然,为做好上述工作,高校要调动起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劳动育人的积极性,为此,高校要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明确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大赛指导、课程社会实践指导的工作量标准,将教师参与实践育人的成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考核指标之一,促进教师实现课堂理论育人与劳动实践育人的无缝衔接,推动良好育人局面的形成。

“一勤天下无难事”[7],5000 年辉煌的华夏文明是先辈们用劳动书写的,用血汗成就的,新时代的荣耀更需要青年学子用实际劳动“接棒”,传承劳动精神,用努力创造财富,用行动描绘人生,在实现强国梦的征程中无愧于时代的嘱托、人民的厚望。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