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理据学的网络语言词外理据性研究

2020-02-28 03:32于瑶王卓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理据用语词语

◎于瑶 王卓

一、引言

随着社交软件、自媒体等广泛的使用,基于互联网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为的便捷。以社交平台、自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为媒介的网络语言,也逐渐慢慢的开始从网络空间内走入现实的语言世界,逐渐的被大众所熟知、接受与使用。

二、关于语言理据学的概述

所谓的语言理据学其实是在认知的语言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门学科,语言理据学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理据学是音译的学说,主要是对词语之间存在论证关系进行考察的学科。广义的语言的理据学,是从语言的实体的产生出发,对语言发展、语言的构词单位和进行系统考察的理论研究,其应用较为广泛,在文章中对语言使用的理论考察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语言理据的重点是对词语的解释,这种对词语的解释和说明的结果可被我们称之为理据意义。理据意义是在整个理据学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理据意义可以进行语言的符号判断。更多的时候,理据意义被认定为语言理据学的核心,没有理据意义的语言往往就是一种空谈。在语言理据学的研究中,求证语言的理据意义是理据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理性的对语言进行分析,除了发生于学术与理论研究领域,其也是促进语言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源动力。

在网络语言的理据学研究中,研究的内容不但包括了语言阐释的客观事实,还涵盖了理据性及理据意义之间的诸多联系。语言理据学影响着网络语言的研究,网络的语言的多样化,需要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网络的语言的传播的速度也是十分快,网络的语言的理据学使用的也是较为频繁,理据学能将网络的语言的相近的形式进行良好地统一。

根据网络词语其构成方式、产生因素等,网络用语的理据性被分为词内理据性和词外理据性两大类,下面我们详细地讨论词外理据性。

索绪尔认为语言属于符号系统,符号包括了“能指”和“所指”两个领域,在不同语言中其二者的关系是随机的。基于这种随机性也就赋予了语言理据分析中对词外理据性意义的分析可行性和必要性。所谓的词外理据性一般就是指其文化理据,也就是某个词语(尤其是网络语言)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语境特点。在很多时候包括网络语言在内,很多词语其构成和名称的取得其实都会与客观现实语境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人们根据词语本身其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及其各种特征以及人们对词语的认识、评价来命名来构词,通过这样的构词来在词语里面里寄寓一些与事物相关的信息与实际意义。作为语言的“基因”之一,外在理据性记录着词语产生、发展与传播的脉络,其具备丰富的文化意义,当然在很多时候还会表达出一些浓厚的民族色彩及文化个性。

三、词外理据性的原则

1.理据与求新。

新概念、新事物的产生使得语言运用出现了新的发展,在最几年来,西方媒介逐渐开始注意用一些网络用语来反映出新的概念,而这些概念体现的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与思想的新变化、新趋势。如sunkist本身一种在美国畅销橙汁的商标名称,基于Sunk-issed的变体,十分容易的就会使人们联想到活力的意义,这种新颖的、独特的商品名称网络用语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其体现的就是现代人其趋求异的心理状态。

2.理据与求简。

在网络化的今天,因为我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高效成为网络生活状态下主要追求目标,这一现实情况,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中就是一些简洁网络用语的普及。据统计,网络用语中各种缩略词占到了日常交际的11%以上,这其实体现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求简的追求与认同。

例如,在时代的变化的基础上,人们对于生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 DEWK(dual employed,with kids)也就是虽所谓的“多客”家庭逐渐的演变成为了现在的DINK也就是常常提到的“丁客”家庭(一般就是指双职工、无子女的家庭)。

3.理据与求雅。

在网络用语中,当人们想要表达不雅的或禁忌事情或者事务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在尽量的考量用语委婉语的形式来表达,这其实体现了人们避讳、求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认知。如在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一些网络用语往往把令人反感的话题进行了美化,如人们把bombing raids(轰炸)说成了 air action(空中行动)。同时在人的称谓方面,为了表现对人的尊重,“残疾人”往往用otherly abled等形式进行表达。在这其中,不难发现人们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与创造中还是具有追求高雅的心态的。

四、结论

总的来说,无论求新、求简还是求雅,这一系列的语言的理据分析与研究都为网络英语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动力,梳理了词外理据性的文化因素,无论网络用语的内在构成过程如何,构成结果到底都是词外理据性圈定语境的不可忽略的结果,缺少对词外理据性分析的“因”,也就不能形成网络语言最终完整的“果”。

猜你喜欢
理据用语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找词语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
礼貌用语大家学!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