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方法分析

2020-02-28 03:32张立志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企事业会计工作

◎ 张立志

会计监督体系作为经济活动监督中的重要环节,是监督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在新会计准则的推动下,会计监督体系仍然需要从目标、理念、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做到以人为本,保障会计人员的监督行为,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监督意识,只要监督体系下的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创新发展,会计监督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一、会计监督体系改革所面临的新环境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大对会计监督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会计改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驱动力下,各行业纷纷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财务信息作为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反映,对财务管理的改革调整也就显得尤为必要。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以往企事业单位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顽疾进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则是其中关键的要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保证经济运行的健康性与稳定性,对于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新的环境形势,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2.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工作模式发生改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模式。一方面,会计工作的方法有原本的人工化、纸质化向电子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会计管理系统,能够完成以往十分复杂的会计核算、账务信息比对、信息报表的传递与核对等工作任务,在工作效率上大大提高,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压力,节约了工作成本。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泄露、丢失、遭窃,给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造成损失。并且信息化会计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的一些违规篡改会计信息的行为,也具有一定隐蔽性,这又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了会计监督的难度。整体来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模式,也给会计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新会计准则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新要求。会计准则是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开展工作过程中,所必须要遵守规范和原则,其对于会计工作具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会计工作要求的重点也有所差异,因此,会计准则也随着需求的变化逐步进行着更新。最新一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在2017年至2018年,国家财政部结合新的形势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些新准则在会计核算项目、标准、报表列报规则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对当前会计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会计机构及会计工作人员只有把握好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才能避免工作行为失真,并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

二、现有会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强化。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监督的重要实施主体,其业务素质水平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当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在综合业务素质上还存在很大不足,其中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上岗时间较早,虽然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本身并为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也仅仅是账务核算,并不能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有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虽然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但对于新的会计工作方法还不能够掌握,难以有效应对新的工作环境与要求,难以充分保证会计工作开展的质量。同时,由于在工作中仍保持着传统的旧观念、旧思维,信息化素质水平较低、风险防控意识不足、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受到利益驱使,导致行为失真。这些都会导致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效。

2.会计信息失真,监督难度加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基础。但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出于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等原因,还会出现在会计信息上做手脚的情况。部分领导通过权力干预或利益诱导,与会计工作人员勾结,违规对会计信息进行篡改或造假,从中牟利,或掩盖不合理开支,这些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经济运行情况失实。以往纸质办公模式下,会计信息的篡改往往容易留下痕迹,要进行篡改或造假,只能重新做账,违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而信息化办公模式下,计算机信息的更改较为容易,并且如果单位会计系统未与云端对接,信息篡改后一般不会留下痕迹,信息造假难度下降,成本降低,这就大大增加了会计监督的难度,导致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3.会计监督的整体力量仍存在不足。会计监督本身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才能保证监督的实效。但从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内部监督方面,一些企事业单位内部并为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于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缺少明确的制度规定指导,对会计信息不进行严格的审核,导致会计信息不按时上报、信息失真、追责不彻底等情况时有发生,内部监督缺乏应有的力度。外部监督方面,政府监督不深入、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也导致外部监督难以切实发挥作用,不能够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做出补充,会计监督的整体效果难以保证。

三、实现会计监督体系重新构建的方法

1.完善会计工作人员能力培训与考核体系。会计监督离不开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发挥,新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也需要考虑对会计工作队伍能力替身的需求。因此,针对当前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培训与从业资质考核的制度及措施体系。一方面,要严格确定会计岗位的准入条件,并建立常态化的会计培训教育制度。对于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做出要求,并规定会计工作人员参加专业业务培训的频率和时长,可采取集中培训,与在线自选培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定期组织针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规定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时限,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参加考核校验,保证会计工作人员的资质与能力都能够满足会计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新的会计监督体系的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2.打造内外结合的全面会计监督环境。有效的会计监督需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新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也要从这点上加以把握。内部监督作为会计监督的基础,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严格内部会计监督规定,明确会计工作开展的规范,对会计信息审核提出严格要求,并明确会计监督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各部门在配合责任部门开展会计监督工作过程中的义务,以此保证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外部监督作为对会计监督力量的重要补充,政府及社会都要发挥自身外部监督的作用。政府财政、工商、税务、审计、银监等部门,应搭建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并发挥自身监督职能,通过协同审核,及时发现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社会方面,可通过加强非涉密的会计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还可由企事业单位或上级直属管理机构,聘请第三方会计执业机构、审计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核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全面保证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会计信息监管水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的重要性极大凸显,会计信息作为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重要的记录,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违规篡改、造假难度低,隐蔽性强的问题,要进行会计监督体系的重新构建,还应当从加强会计监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角度着手。政府部门应当要求企事业单位将会计信息化系统与外部云端数据库对接,通过自动备份功能,将每一笔账目、每一项经济活动信息,连同相应电子票据,收付款凭证,以及财务报表自动上传至云端,形成原始数据表。会计核算工作中,制作的报表一经形成,就会在云端生成备份,数据造假以及后续发生的信息篡改,都可以通过与远端数据信息的比对,发现异常,进而根据操作权限追查责任人,以此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发挥出会计监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企事业会计工作
刍议高职院校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与管理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探讨
企业会计内部监督问题及对策探究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案管中心与检察院内设相关部门衔接机制论要:以强化内部监督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