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0-02-28 03:32初玉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核算主体财务

◎ 初玉萍

社会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步转变,使得企业的经营、竞争与发展环境随之改变。为确保企业长效发展目标的有效落实,基于价值管理原则,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发展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成为企业财务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实现价值管理最优化的目标,应围绕价值创造构建现代管理会计体系,并在财务工作中创新应用,提升企业复杂产业竞争环境中的综合实力。

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构建现代管理会计体系的有效举措

1.正确认识现代管理会计财务理念。在企业内部加快管理会计财务控制机制建设进程,需要对现代会计理念、管理技术、会计规范等进行深入理解,重视管理会计对企业效益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影响,深度整合会计数据,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管理会计强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动态、深入分析。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新时期管理会计现代财务模式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管理会计对价值链的核算与分析,对企业发展定位、整体实力、成本控制、战略目标与运营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增效增值的管理形式,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2.围绕价值创造最优化目标确立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机制的确立过程中,一方面,应确立起全面预算机制,在预算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将预算评价指标与企业效益管理目标统一起来,从编制环节出发,对预算审批、执行、考核与分析过程进行规范,对效益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将绩效指标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应严格依照预算编制规划执行实践工作,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盈亏项目木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按照预算的分析、执行、评价与奖惩考核,统一管理与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将预算目标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指标衔接起来,调动职工参与价值创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财务管控的实践水平。

3.结合企业长效战略规划,构建精细化、动态化成本核算机制。当前阶段,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成本管控成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质效的关键所在,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管理会计运行机制时,应该充分结合企业长效战略规划,对成本进行精细化、动态化的核算,以全面预算为基础依据,对成本结构、趋势、方向与量本等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对影响成本管理的动态因素进行统计,提升成本分摊的科学性与公允性。同时,在构建全成本核算机制的过程中,应依照企业额业务发展方向,设置涉及不同类型的会计核算与物流系统;在设计成本核算系统时,设置涉及成而不能与项目部门经营核算系统等;构建经营决策科学管理系统,搭建涵盖各流程决策支持平台。

4.对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科学调整。在构建管理会计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应注重绩效考核制度的调整。一是应结合评价考核的导向、管理、监督职能,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工作进行调整,在公平性、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对职工、部门的绩效进行综合考评;二是应调整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以全面预算为参考,对与预算目标挂钩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依照问效追责的原则,根据企业绩效评价考核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按照企业经营效益与经济效率,开展公证客观的绩效评价。当前阶段,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比较法、分析法、最低成本法与效益管理法等。

二、现代管理会计机制的具体应用途径

1.设置高效的管理会计核算机制。管理会计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时,通常需要以企业或虚拟的主体为主要对象,对该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业务活动、经营项目等进行记录,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支出、利润情况进行分析与核算。值得注意的是,核算主体可以使完整业务项目的责任主体,也可以是项目某一阶段的责任主体,不同部门可以支队业务链的一部分负责。因此,如果以核算主体为基础,进行数据归集,可能对业务链各部分的财务状况无法准确的进行统计分析,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将业务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则可以调动业务链上的各个部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整体的最优。从价值创造的视角出发,可以通过完整价值链的管理,克服原有核算体系的缺陷,对不增值的部分进行消除、调整。作为价值链管理的集成系统,现代管理会计的数据汇总、核算与分析是以责任主体为目标,将完整的价值链视作一个单元,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业务决策、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2.科学应用管理会计财务工具。企业应依照价值创造的实际需求,对管理会计的财务工具进行选择与应用。管理会计管理体系依照会计工具的组织形式、应用逻辑不同,应用的实际方向也存在差异。能够解决企业问题的工具就是最适合该企业的,最为关键的是要识别出影响企业价值实现的真问题。如,在对企业流动现金进行管理时,管理会计可以利用收入指标、成本指标与现金流指标等工具进行管理,如果坏账、呆账、应收账款的比例过高,可以选择现金流指标作为管理工具;如果企业成本利用效率不高,收入与成本的比例失衡,可以使用成本指标作为衡量价值创造能力的工具;如果企业的战略落地不理想,经营计划指导性差,就可以导入全面预算管理;如果企业整体生产能力不足、经营方式滞后,可以利用价值链管理的理念,对财务工作进行创新;如果企业内控结构不合理,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可以通过责任中心管理工具,优化管理结构;如果企业长期增收不增利,可以引进目标成本控制工具进行管理;如果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价值管理目标不明确,可以采用EVA评价工具,增强企业绩效管理能力。针对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与管理目标选择合理的会计工具,能够有效的解决价值管理问题,从根本上为企业的增值增效提供保障。

3、科学设置价值创造的不同单位。在企业内部推进现代管理会计体系的全面应用,应将组织创新作为改革重点,将价值创造的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划分为不同的价值管理单位,各单元相互独立、共同协作。现阶段,价值管理单元的划分标准不同,可以从岗位职责、部门、项目等方面出发,确定单位的管理目标。从本质上来说,无论价值创造单位的性质、形式与主体是否相同,都是以企业发展效益为创造目标的,在实际工作中依照降本增值的原则进行业务活动。不同的价值床在单元属于虚拟主体,成为自主经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通过单元间的配合、协调、促进与竞争,激发主体创造价值的主动性,通过最小化价值创造单元并对每个价值创造单元单独进行业绩评价的方式,调动了企业所有员工参与价值创造的积极性,为企业增值增效奠定基础。

结语:商业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变动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风险更复杂,为保证企业的发展优势,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益,企业应在准确把握市场改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新时期管理创新的需求,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构建起科学的管理会计财务体系,并将其合理的与现行的内控机制融合起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核算主体财务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水利财务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