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震后结构加固补强施工

2020-02-28 03:32郑芳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综合楼粘贴剪力墙

◎ 郑芳芳

一、综合楼震后结构加固施工的项目及基本流程

1.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项目。

从施工的主要项目来分析,震后的综合楼主要在墙体、梁、支撑柱以及楼梯板等结构中进行加固,这些结构是保证综合楼稳定性的基础。墙体在建筑中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根据具体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承重墙、剪力墙等,当遇到地震时综合楼内的墙体的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对这些裂缝进行修补十分关键。尤其对于剪力墙来说,当其基本结构受到破坏时,要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使其能够更好的起到防风抗震的作用。在梁、支撑柱以及楼梯等结构表面粘贴碳纤维也可以有效的增强楼体抗震能力,从而也是震后建筑加固施工中不容小觑的关键项目。

2.结构加固施工的基本流程。

根据地震的大小程度,对综合楼造成的受损情况也有较大差异,所以要针对建筑的实际状况制定有序合理的施工流程。在震后综合楼加固施工中不应该为了追求重建速度而盲目开展各项施工项目,这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来说会产生严重威胁,震后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一般都十分复杂,对于施工过程来说也提高了难度,所以理性思考施工的实际需要以及基本条件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常规条件下,综合楼镇后加固施工一般都是首先进行支撑平台以及手脚架的搭设,这一过程为施工人员的操作提供基本条件。其次就是对建筑所需施工的局部区域进行危险性排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然后对施工材料进行准备,修补混凝土结构损坏的位置。同时检查剪力墙的具体情况,对于受损严重的剪力墙选择大小合适的钢板进行加固。最后就是对梁、支撑柱等结构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位置进行碳纤维的粘贴修补,这一过程可以避免裂缝处承重能力较差而再次开裂。

二、综合楼墙体施工

1.表面预处理。

在进行墙体施工的过程中,首要的环节的就是对墙体表面进行预处理。其主要内容就是确定墙体开裂的具体位置,将距裂缝周围200mm左右的表面抹灰进行去除。目前所使用的去除方法主要是人工法,由于裂缝的形状不规则只有利用人工进行控制才能更好的得到墙体表面处理效果。在将裂缝周围的抹灰除去后,需用大量清水对处理位置进行冲洗,从而得到清洁的施工位点。

2.灌浆嘴的位置确定及安装。

混凝土材料需要利用灌浆嘴来注入到墙体的裂缝中,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裂缝位置情况来确定灌浆嘴最佳的安装位置。按照施工原则来选择安全灌浆嘴的数量及间距,一般情况下都是当裂缝较宽时其间距可适当加大,当裂缝较窄时其间距需要适当调小。为了保证灌浆的效果,在施工中主要将灌浆嘴设置在斜向钻孔至裂缝的交叉位置,在这一位置上进行灌浆,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更好的填满该部位裂缝。同时对于一条裂缝来说,至少需要排气孔,这主要是为了将灌浆时带入的空气进行排出,防止空气破坏胡凝土结构,使裂缝修复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安装灌浆嘴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环氧树脂胶泥材料。这一材料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灌浆嘴与墙体表面设置的灌浆孔进行紧密结合,防止缓凝土材料的外溢。

3.墙体封缝及密闭性检查。

在灌浆之前要保证墙体施工位置形成封闭的空间,所以需要对其墙体表面进行处理。用水将墙体表面进行喷淋润湿,这一过程是为了便于后期其他材料的涂刷。然后将配制好的灌浆液在表面涂刷一层,在其风干后再刷一层水泥砂浆,这样能够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在建筑施工中最简单的检查密闭性的方法就是在墙体表面涂抹一层肥皂水,当向墙体内部注入空气时,如果密封性良好墙体表面就不会产生气泡。

4.灌浆。

灌浆过程对于墙体裂缝的修复来说是重中之重,这一过程需要分为两次进行。首先需要根据裂缝的位置从下往上依次灌浆,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灌浆压力缓慢升高,以防止压力变化过大造成裂缝增大。第一次灌浆后需要隔半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灌浆,这回顺序完全相反,需要从上至下依次灌浆,至每个灌浆嘴冒浆则结束灌浆。

5.检验及清洁处理。

在灌浆结束后需要对灌浆液进行查看,当其凝固后要将墙体的灌浆嘴拆下,对灌浆口进行彻底的封闭,使墙体内部的灌浆液逐渐完全凝固。灌浆过程中灌浆液会外溢到地面以及其他设备上,所以施工后需要对楼内地面以及其他粘有灌浆液的位置及时清理,防止其凝固后难于除去。

三、综合楼柱粘贴角钢施工

这一施工过程首先需要对支撑柱表面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其大小选择合适的钢材材料,对两者进行简单的清洁,准备施工。根据合理的配比配制粘钢结构胶,将配好的胶在施工位置涂抹均匀,固定角钢的位置,最后进行焊接固定化。

四、综合楼剪力墙粘钢施工

剪力墙的固定施工的初始步骤也是对墙体混凝土表面以及钢材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然后配制角钢初固定所需要的结构胶。根据剪力墙受损的位置,将合适的角钢材料固定在其表面,然后将其与钢板进行焊接,从而使钢板与剪力墙紧密结合。

五、综合楼粘贴碳纤维加固施工

1.结构表面处理。

在粘贴碳纤维材料时,首先就需要对结构表面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脱落物,防止其影响碳纤维的固定效果。对存在棱角的结构表面进行打磨也十分关键,打磨后利用酒精对其进一步清洁,得到光滑平整的接触面。

2.配制与涂刷底层树脂。

底层树胶的基本配方都是由生产厂家提供,在进行调配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消泡处理,同时防止混入其他杂质,保证树脂的稳定性。涂刷过程应进行两次,需要在第一次涂刷完全干燥后在进行下一次涂刷,这样能够保证底层更加均匀平整。

3.碳纤维片材的粘贴。

在对碳纤维材料进行粘贴时,首先需要根据结构的大小将碳纤维布进行裁剪。将大小得当的碳纤维布贴在表面底层树脂上,然后用滚筒反复滚压,以达到排除气泡并促进碳纤维布与树脂更好的贴合。根据实际要求确定所需粘贴的碳纤维层数,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一层碳纤维表面也要涂刷树脂,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六、结语

震后结构加固施工质量控制对于综合楼的使用安全性十分重要,在经过地震后综合楼的结构稳定性受到极大挑战,只有在楼内结构的关键部位增强加固才能保证楼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这项施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综合楼粘贴剪力墙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帖脸谱
商业综合楼园林绿化土方造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猫头鹰》小粘贴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A ski trip to Japan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山西省某供电分公司生产调度综合楼空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