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0-02-28 04:35■孔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资监管局监管部门

■孔 姣

(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引 言

新的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整合了多家单位,包括原工商、技术监管,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涉及多部门职责。在此背景下,要求新的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的要求,组织推进本系统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新的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职责涵盖了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及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工作、开展反垄断执法、产品、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安全监督管理等等方面。职责的繁多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地位与绝对权威,对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推动地方获取稳定的社会发展状态至关重要。

1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1 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对所具有的职能不清晰

市场监管部门的人资管理现状中,存在自身职能认识不清的问题,尚未建立运行成熟的人资管理体系。人资管理体系运行不成熟时,极易造成各项工作在运行期间,缺失工作方向,难以形成具有规模的工作体系,引起相关人员工作状态不佳、工作内容迷茫等不良现象。例如,在开展食品监管期间,对于所检查的食品,监管人员尚未熟知食品卫生安全标准,造成在执行法制监管的工作中,难以发现食品生产质量与卫生的规范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监管执法职能。

1.2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市场监管部门中尚未全面落实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造成市场监管内部人才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各部门工作在运行期间,不具有实质性进展。例如对于某些招标活动的监督管理中,如若在招标期间,相关人员针对招标流程,不具有专业知识,在建立招标合作关系时,难以出具翔实的招标合同,在一定程度上为监管局发展带来了桎梏,不利于监管局各项工作的有序落实[1]。

1.3 监管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未明确

监管部门应以人资管理为出发点,以市场监管局的实际运行项目为基础,制定相适应的管理要求,以此完善人资管理制度。如若监管部门尚未将执法期间存在的问题整理成人资管理规定条文,引起市场监管部门人资管理运行期间缺乏有力依据,造成市场监管部门的各项工作重复遇见相同问题,为其有序开展工作增加了难度。例如,药品质量检测期间,所需药品、文件等内容,监管部门在执法期间,告知参检单位,尚未形成文件落实人资管理,造成后续工作此问题重复发生,难以从根源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引起参检企业对监管部门产生错误认知。

1.4 聘用制度不成熟

市场监管局对人才存在较大需求,然而监管局成立时间尚短,地方编制名额有限,加之聘用制度具有单一性,难以发挥人资管理的岗位价值,造成人才需求量较大,诸多工作尚未全面落实,影响着市场监管局工作的全面落实。为此,新时期背景下,市场监管局的人资管理具有较为关键的作用,应全面运行发挥其职能,为市场监管局发展提供助力[1]。

2 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2.1 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岗位职能

市场监管局的职能包括建议、服务、监督、管理等。为此,市场监管的人资管理人员应结合各部门的工作项目、检测流程、执法规范等内容,制定有效的人资管理制度,在制度中为相关部门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加强其岗位工作流程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岗位胜任能力。与此同时,应从工作流程、专业知识等方面为各类工作人员提供系统化知识培训,以此提升其岗位执行能力,促进其在应对各类事件时,拥有清晰的处理思路。其中,对重点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专业的人员,人资管理人员应为其制定的管理制度为:加强管理人员对本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工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具体措施办法,反不正当竞争、直销监督管理和禁止传销的措施办法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积极服务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办事群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人资管理人员应采取亲身感受、部门管理人问询、执法人员工作问题收集等方式,逐一梳理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整理各部门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分别从收集、整理、培训、管理等角度开展人资管理,为市场监管局提供系统化的人资管理体系,令市场监管局在人资管理的辅助作用下,促进各部门明确自身职责,逐渐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增强工作积极性,具有良好的发展意义。例如,针对药品检验,应采取的人资管理为:按药品属性开展分类,制定药品检测流程,规范检测人员的操作流程等,以此系统化的人资管理,融合在市场监管局的工作环节中,有助于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专业性,增强市场监管局的社会公信力[2]。

2.2 加强岗位人才培养

市场监管局应以人资管理为出发点,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激发体制内员工的工作热情,以编制内人员带动编外人员工作效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此人资管理人员,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员工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流程与标准。人资管理人员应结合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制定具有循序渐进的晋升方案,配置适宜的绩效考核方案,以此保障员工积极参与在工作中,发挥人才效能,提升市场监管局的运行能力。人才培养可采取的方案为:定岗培训、岗位职能晋级培训,借助培训流程,增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多项市场监管工作全面落实;老带新、优秀员工榜样作用等,以此辅助新员工给予自身发挥定位,促进优秀员工树立工作自信。因此,市场监管局应加强自身人才培养,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员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提升市场监管局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自信,减少其工作盲目性,维护市场监管局公众形象。

2.3 制定监管部门的人资管理制度

人资管理制度应符合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与流程,应从总则与分则两个角度分别制定人资管理制度,保障总则具有普遍员工的适用性,提升分则管理制度与部门工作的契合度。监管部门为主导,由人资管理人员执行,收集执法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其逐一编制在人资管理制度中,保障人资管理制度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在人资管理总则中,应体现市场监管局总体的员工规范要求,比如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文明用语等,从宏观角度规范员工行为,并且从考勤方面,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促进人资管理制度的相互配合,形成具有系统性的人资管理制度[3]。

人资管理分则制度中,应结合部门的工作流程、监管性质等因素,逐一制定管理制度。比如在行使原技术监管部门的职责中,要求对质量分级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格把关,比如特种设备的规格、应用性能等专业知识必须牢记于心。在有序技术分类基础上,给予相关管理人员的规章制度培训,提升其监管意识,增强其落实监管技能。比如,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最新的技术与设备相关内容培训,为其讲解新进设备的操作规范,为其开展此类设备检测与监管提供专业知识,增强其执行市场监管的专业技能。

2.4 完善市场监管部门聘用制度

市场监管部门成立时间尚未,各部门对人才需求较大,在有序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应灵活解决地方编制不足的问题。市场监管局的人资管理人员,应采取灵活性聘用制度,采取劳务派遣、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市场监管部门人才需求的问题。将各部门执法权限较为简单、工作任务量较大的岗位,采取外包形式,并且与社会口碑较好的人资管理企业建立外包合作关系,与其签订有效的外包合同,给其提供外包岗位的培训流程,以此缓解市场监管局工作量与人才数量不匹配的问题,增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效能。

3 结 论

综上所述,市场监管局应结合自身工作项目的职能需求、执法标准等因素,制定有序的人资管理制度,借助人资管理的有序运行,为市场监管局提供复合型人才、创新聘用制度,以此提升市场监管局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优化人资结构,保障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促进市场监管局的各项工作处于有序发展状态,以此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安全。

猜你喜欢
人资监管局监管部门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和方略
浅谈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提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之路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资管理的优化调整
水利工程项目人资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