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满语研究成果评述(1919—2019)

2020-02-28 14:24
满语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满文满语满洲

贾 越

(黑龙江大学 a.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b.满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日本东洋文库、天理大学、京都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等单位收藏满文文献和满语语言学史料,[1]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满语研究涉及语音、语法、词汇和语义等诸多方面。(1)“满语”,日文作“満洲語”,不仅指清代作为国语的满语,还指19世纪30年代后期的汉语。检索日文关键词“満洲語”所出现的成果中有部分汉语研究成果,如,宫越健太郎《日满会话辞典》(1941年)实为日汉会话辞典。20世纪初,高桥景保、长崎通事、小岛武男、山本谦吾、渡部薰太郎、羽田亨、今西春秋、服部四郎、清濑义三郎则府、石浜纯太郎和出村良一等进行了满语文教材、工具书的编撰和满文文献整理编目,奠定了日本满语研究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池上二良、山本谦吾、神田信夫、河内良弘、上原久、细谷良夫、松村润、田村实造等将满语研究向前推进。20世纪70年代,早田辉洋、福田昆之、中见立夫、津曲敏郎、石桥崇雄、中岛干起、加藤直人、久保智之、风间伸次郎、山崎雅人、户部实之、寺村政男、竹越孝、渡边纯成等学者对满语文史料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整理研究。21世纪初至今,早田清冷、结城佐织、儿仓德和、松冈雄太和石川薫等采用前沿理论方法对满语进行研究,取得了崭新的成果。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下,日本满语研究获得系统丰富的成果,研究方法值得借鉴。本文拟对近百年来的日本满语文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概述,以促使中国学界对日本满语文研究状况和前沿获得全面认识。(2)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合作导师山越康裕教授的指导,以及风间伸次郎教授惠赠资料,获益良多,特表感谢。

1.著作

满语研究日文著作成果颇为丰富,约百余种,包含满语辞典、整理编目类和语法研究类著作。

(1)辞典类著作。辞典类著作主要有渡部薰太郎《日满语类集词汇》(1938年)、山本谦吾《满洲语口语基础词汇集》(1969年)[2]、羽田亨《满和辞典》(1974年)、福田昆之《满洲语文语词典》(1987年)、《补订满洲语文词典》(2008年)、栗林均等《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2008年)[3]、河内良弘《满洲语辞典》(2014年)及其增补版[4]、风间伸次郎等《清文汇书:翻字再排列版》[5](2008年)等。

(2)译著索引类著作。日本学界注重满文文献译注整理和索引工作。神户外国语大学外国学研究所竹越孝进行系列满文文献翻译、校本和索引工作,如,《清书指南·翻清虚字讲约》(2007年)、《满汉类书·字尾类》(2007年)、《满汉字清文启蒙·清文助语虚字》(2007年)[6]、《满汉字清文启蒙(会话篇·语法篇):校本和索引》(2016年)[7]、《新刊清文指要:翻字与翻译》(2015年)和《清文启蒙:翻字、翻译、索引》(2012年)等[8][9]。大东文化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寺村政男的《满洲语注音·注释〈玉堂字汇〉:研究翻译》,翻刻翻译《玉堂字汇》中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和亥集等。[10]译著类成果还有早田辉洋《满文金瓶梅译注》(1998年)[11]、田村实造《〈五体清文鉴〉译解》(1968年)[12]的。索引类成果则有细谷良夫《〈折奏成语〉满洲语索引》(1979年)[13]、早田辉洋等《大清全书:附满洲语汉语索引》(2004年)[14],另外此类成果不乏满文文献目录汇总,如,渡部薰太郎《满洲语图书目录》(1935年)[15]。

(3)语法类著作。日本满语语法研究成果约有20余部,包括满语入门语法、综合类语法和博士学位论文等。入门类语法著作使初学者在自学掌握满语情况下,可通过词典阅读,此类图书语法体系具有可读性倾向。[16]满语入门语法主要有户部实之《满州语入门》,该书包含基本语法、会话文本、词汇集三个部分;[17]津曲敏郎《满州语入门20讲》,内容包括满语语音、文字、语法等,其中语法部分主要为名词、代词、指示词、疑问词、动词及不变化词词干形成接尾词等概要内容;[18]河内良弘《满洲语文语文典》由清濑义三郎则府、乌拉熙春助编,包含文字·发音篇、语法篇、并附读本篇和满语小词典等内容。[19]除此之外,还有清濑义三郎则府《满洲语文语文典》的修订本《满洲语文语入门》和渡部薰太郎《满洲语文典》。[20][21]综合类语法和语音等研究著作有池上二良《满洲语研究》(1999年)[22]、金泽庄三郎《朝鲜语和满洲语蒙古语的关系》(手稿)、伊德钧等《蒙古语动词的种类及其活用、满洲语女真语与汉字音的关系》(1933年)[23]、石滨纯太郎《满蒙语言系统》(1934年)[24]、上原久《满文满洲实录研究》(1960年)[25]、乌拉熙春著《满洲语音研究》(1992年)等[26]。博士学位论文有早田清冷《古典满洲语属格标志-i的研究》(2015年)[27]、松冈雄太《蒙古语体研究:与满洲语·朝鲜语的对比研究》(2008年)[28]、结城佐织《关于满洲语文语的形态和音韵:以〈满文金瓶梅〉为中心》(2006年)[29]、久保智之《音韵领域的各相》(2016年)[30]、杨春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以清代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音研究:以日本近代唐音资料、满洲语资料、罗马字资料为中心》(2006年)[31]、中岛干起《中国境内诸语言描写的·文献的研究:以汉语诸方言及满洲语为中心》(1995年)[32]、山崎雅人《基于满语资料的满语和汉语的历时音韵变化研究》(1994年)等[33]。日本满语语法著作的主要特点是在日语语言学语法体系框架下采用日语语言学术语进行满语描写研究,如,动词的语法形态分为希求法、终止法、连体法和连用法,并采用词干形成接尾词,连体形和终止形等术语。

2.论文

近百年来,日本刊发满语语言学相关论文200余篇,刊发的学术刊物主要有《言语研究》《北方言语研究》《满族史研究》《东洋学报》《九州大学语言学论集》《水门会特刊丛书》和《大东文化大学学报》等,相关成果主要涉及如下。

(1)音系研究。满语音系方面成果有服部四郎《满语口语音系结构》(1956年)、坂井衛《清代满语语音的蒙古语语音影响》(1959年)、池上二良《清文启蒙的满语音韵研究》(1987年)、乌拉熙春《满语支语言中的长短元音》(1995年)、王海波《论三家子满语方言元音和谐性的存在》(2011年)、结成佐织《〈满译金瓶梅〉接缀的元音和谐资料》(2003年)和早田清冷《早期日语和满语中的鼻音》(2016年)等。

(2)形态研究。满语形态方面成果主要有早田辉洋《关于满语文语疑问词+ci——以〈满文金瓶梅〉为资料》(1988年)、石川薫《满语接尾辞-ngga的形态学考察》(2004年)、松冈雄太《满语中的-ha bi和-me bi》(2006年)、《关于满语的-mbi和-me bi》(2011年)、早田清冷《满语派生词缀-ngga/-ngge/-nggo》(2012年)、《满语语素〈i〉-ngge〈/i〉》(2015年)和《满语属格标记ni》(2018年)等。另外,形态句法功能方面成果主要有久保智之《满语书面语的internal-head relative clause》(1986年)、山崎雅人《满语书面语从句中属格主语的功能》(2018年)和《满文语书面语从句中属格主语的关联语境》(2019年)等。

(3)词汇研究。满语词汇方面成果较为丰富,既有词汇系统的研究,如,竹越孝《〈宁古塔纪略〉中的汉字音写满语词汇》(1997年)、结成佐织《满语书面语青色系统的颜色词》(2000年)和早田辉洋《满语指示代词和指示形容词—以〈满文金瓶梅〉为中心》(2005年)。也有个别功能词的研究,如,渡边纯成《满语词inu是否为系动词》(2016年)、《满语文语身体名称geigen的意义——以〈满文金瓶梅〉为资料》(1996年)、早田辉洋《满语中only意义的一些词语》(1999年)、寺村政男《从满语文献见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满汉合璧〈西厢记〉编》(2000年)和早田清冷《满语中“白马”意义的词语》(2009年)等。

(4)比较研究。满语比较方面成果多涉及满语与汉语、蒙古语、朝鲜语等比较及满语口语与书面语比较研究,如,早田辉洋《近代汉语和满语代词的排除式和包括式》(2004年)、松冈雄太《蒙古语的体研究:与满语和朝鲜语的比较研究》(2009年)、竹越孝《〈兼汉满洲套话〉中满语动词祈使法·终止法词尾与汉语的对应》(2012年)、白尚烨《通古斯语条件句的差异》(2015年)、西岡いずみ《现代维吾尔语动词动机的对比研究:与英语、东京日语、福冈日语和满语的比较》(2005年)等。

(5)语料索引。语料索引方面成果主要有石桥崇雄《〈六部成语〉综合索引》(1996年)(3)该索引包含《清文备考》收《户部成语》(F~Y)、《兵部成语》(F~Y)部分满语索引。、《〈音汉清文鉴〉(卷二)满洲语索引—君类、擢用类、考选类、词讼类》(2001年)和寺村政男《满洲语注音·注释〈玉堂字汇〉未集:研究和翻刻·翻译》《满洲语注音·注释〈玉堂字汇〉申集:研究和翻刻·翻译》《满洲语注音·注释〈玉堂字汇〉午集:研究和翻刻·翻译》(2016年)等。

3.科研项目

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文部科学省资助部分满语文研究项目,可分为语言研究类和文献整理类。九州大学久保智之承担多项语言研究类项目,如,“满洲语文语、满洲语口语、近代汉语的比较对称研究”(1999—2001年)、“满洲语记述语法的创建”(2002—2004年)和“全球化时代阿尔泰诸语的急速变容·消失的综合性调查研究”(2009—2011年),其中满语相关成果有早田辉洋《早期满语的圆唇元音》、早田清冷《满语中非词头g/h标记的时代差别》和久保智之《锡伯族歌谣的音韵学试分析》;另外,“土耳其诸语固有和外来综合性调查研究”(2006—2008年)满语相关成果有早田清冷《关于〈满汉诗经〉满语中的存在动词bimbi》、早田辉洋《满洲文字概说:有圈点满洲字篇》和儿仓德和《关于锡伯语的定动词谓语句的功能:与动名词·形动词谓语句比较》等。渡边纯成承担多项文献整理类项目,如,“满文性理精义:翻字·汉文的对照”(2005年)对满文《御纂性理精义》进行罗马字转写并标记了文言汉文,项目成果《〈大学〉·〈中庸〉正文中满洲语译的变迁》将汉文本《大学》《中庸》分段,并参考《满文四书》《翻译四书》和《满文日讲四书解义》为各段落中的词语对应标注满文;“面向满洲语医学文献的书志的重建”(2009年)将法藏《痘疹药书》和俄藏《针灸奇技》标注了日文假名;[34]“东亚海域交流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宁波为焦点的学际创生”(2005年)对满译《大学衍义》进行罗马转写和校订;“满洲语天主教书六种:翻字和校订”(2011—2014年),对俄藏《天主实义》、法藏《天神会课》《圣体要理》《圣体答疑》《天主圣教约言》等基督教文献转写为罗马字,并实施校订。[35]

综上所述,日本满语语言学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第一,从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看,日本学者采用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形态学、统计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研究满语语言现象,研究领域涉及语音、语法、词汇、形态句法、亲属语言比较和跨语言对比研究等诸多方面。满语书面语研究多基于原始文本语料,满语口语研究注重实地调查。日本学界对满语书面语的研究多以满文文献为基础进行满语语言现象的全面深入研究,强调文献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特点,并综合不同时期不同题材对文字记录语言的影响等因素进行语言研究,如,上原久《满文满洲实录研究》从《满洲实录》语言的一般现象出发,采用统计语言学、语言形态学和历史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文献语言,为学界提供了较为全面研究个案参考。

第二,注重满文语料的收集整理、文献校本和索引研究。池上二良、河内良弘、津曲敏郎、松村润等学者对日本及海外满文文献书目进行整理,同时在选择较为珍稀的数学、医学、医药、思想、科学类文献等文献进行专题研究,如,《痘疹药书》《针灸奇技》等,使学界了解文献收藏及研究等情况。日本学者对部分满语语言材料及文献实行计算机数字化处理和索引编排,如,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蒙古文满语辞典电子化研究》(2015—2016年)为《满汉大辞典》等三部辞典和《清文启蒙》《尼山萨满》《满洲实录》《老乞大》《一百条》等文献制作可查询的语料检索系统;中岛干起等《清代汉语满洲语辞典》对《御制增订清文鉴》全文文本进行了电脑数字化处理。[36]早田辉洋等将《满文金瓶梅》文本基于穆林德夫罗马转写录入计算机并制作可检索的语料库,用以进行各种满语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另外,早田辉洋《满语指示代词和指示形容词—以〈满文金瓶梅〉为中心》(2005年)和《满语文语身体名称geigen的意义—以〈满文金瓶梅〉为资料》(1996年)等索引工作,为满译《金瓶梅》编排满文汉索引;另有早田辉洋、寺村政男对《大清全书》做了汉文和满文索引。

日本满语语言学研究,多集中于语言本体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应用研究。从理论研究层面看,日本满语研究涉及语音、语法、词汇、形态句法等各个语言结构层面;从文献整理应用研究看,日本学者对较为具有代表性和特殊的文献做了整理译著工作,其整理范围涵盖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海外文献典藏。这些研究为日本满语语言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促进日本学术界开展满语语言理论研究。日本近百年来满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水平较高,为我们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及参考范例。

猜你喜欢
满文满语满洲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竹叶亭杂记》中的满洲萨满遗风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夜幕下的满洲
满文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方式探析——以《发愿文》、《普回向真言》为例
三田渡汉文满文蒙古文碑文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