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股改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

2020-02-28 20:13辛晓宁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3期
关键词:融资财务财务管理

■辛晓宁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引 言

在资本市场背景下,企业的融资机会增加,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实施股权改造,在改股上市后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此,企业应结合上市后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进行风险预测和应对,将财务风险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股权上市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国家角度来看,企业属于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企业股改中财务风险控制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性息息相关。财务风险管控作为企业中的基本工作之一,应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加强对各项风险因素的控制与防范,构建系统规范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对促进企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对维护国民经济稳定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从企业角度来看,股改作为一项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战略性活动,将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财务管理者作为关键参与人员,其管理效率对生产运营具有直接影响,进而关系到股改实施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股改中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益,满足内在发展要求。从客观角度来看,财务风险蕴含在经营体系之中,与资金运动各个环节、内外部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具有损失性特点,可对企业经济造成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想站稳取胜,减少收益波动,达到利益最大化目标,势必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才有助于资金运动始终保持着收益稳定且连续。

有助于深化企业改革,满足市场发展要求。当前企业的经营机制开始转变,其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往由国家承担的财务风险转移到企业自身,尤其对于国企来说更加明显。对此,为了满足市场大环境的需求,企业必须要增强风险抵御的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深化内部改革,与市场发展趋势保持同步。

有助于培育市场体系,构建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资金利用率的提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不正当欲望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商品矛盾得到缓和,引导着社会经济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对此,企业应正确认识并引导财务风险,寻找最佳控制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发生[1]。

2 企业股改中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集团公司通过全面预算、集中管控资金、税务筹划等方式,使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增加。但是,当前仍有部分企业在监督机制、融资结构、风险预警、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对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产生阻碍,具体如下。

2.1 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股改中财务监督机制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如若监督机制不健全,则财务工作便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很可能出现遗留问题,如监管不达标、体制不全面、财务漏洞较多、风险概率增加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企业内控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内控机制不够健全;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自身水平较低,创新素质不足,这些都会对股改中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当前,部分企业内控与风险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使财务工作效率较低,财务风险管理难度提升,特别是部分企业在形式、财务情况、业务开展等方面关系错综复杂,以往的财务监管方式失灵,使财务风险预测与评估难度增加,潜藏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监管实效性降低。

2.2 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股改过程中,融资结构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具有较大影响。对于大部分实施股改的企业来说,通常是在融资结构混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此种措施,这便需要开辟新渠道吸纳更多资金,顺利实现改制目标。在股改中传统单一化的融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股改需要,急需拓展更多渠道吸纳资金,并以合理的融资结构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企业股改上市的融资结构有所区别,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不合理等情况。例如,一些企业借助民间融资、网上融资、商铺投资返租等方式进行融资,导致融资失败,这便在无形中增加了融资成本与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也随之增加,不利于股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2.3 风险预警机制缺失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预算属于关键环节之一,该过程的风险控制将对整体财务管理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是,从当前现状来看,在股改中许多企业的风险重视度不高、预警机制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因自身的防控意识淡薄,未能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成熟严谨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财务预算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对财务管理风险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2.4 财务管理者素质不高

当前股改过程中财务风险多发,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财务管理者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本身涉及内容众多,风险来源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对管理者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具有较高要求,包括数学知识、数据处理能力、统计知识等等。但由于当前复合型财务人才缺失,风险管理缺乏专门的理论指导,因此一旦风险发生将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3 企业股改中财务风险的管理措施

现阶段,部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亏损或破产,阻碍其长远发展。对此,在市场化运作中通过股改上市的方式可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促进金融资本与资源整合,引领企业做大做强。针对当前部分企业中在监督机制、融资结构、预警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应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强化投资与融资管理力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使企业能够在股改背景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3.1 转变管理理念,健全监督机制

在股改过程中,企业应围绕财务管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参与到财务工作的全过程中,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支持。财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理财技术,将财会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领导层对内部投资和并购等活动的成本、风险、税收等进行策划,确保决策切实可行。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具体如下:

一是,强化风险监管力度。在股改过程中,应对财务监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使监管审计力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的责权利,依法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监管与奖惩机制,并制定与之匹配的绩效考核方法,对企业中的财务问题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确保事前、事中与事后管理落地生根,从多个角度消除财务方面的“真空地带”;重视会计与审计部门间的合作,并将第三方力量引入其中,对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审核,确保股改过程中不断强化财务风险监督力度,各项措施不断调整优化,程度不断加深。

二是,健全内控体系。在财务管理中,企业可采用现金日记账、库存现金核对等方式,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使现有资金得到高效管理。同时,还可引入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内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借助网络技术与平台,还可更加全面的收集、加工和存储相关信息,使内控集中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制定激励机制。为了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将激励机制引入绩效考评之中,通过该体系中的对应指标来体现,将预算完成情况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之中。为了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可将绩效考核指标作为首选,其次为预算目标,便可达到最为理想的结果[2]。

3.2 强化投资管理,优化融资结构

在股改过程中,融资结构与企业未来发展态势息息相关,强化投融资管理力度,优化融资结构显得十分必要。对此,管理者应树立全局观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财务管理工作,培养全局思维。立足于企业整体发展态势,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对广大投资者负责。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融资总收益超过融资总成本;二是融资规模应与自身实际相一致;如若筹资过多,不但会增加企业负债率,还会增加成本压力,造成资金浪费;如若筹资过少,则会阻碍融资与投资计划的开展,进而影响后续项目运行与长远发展;可见应通过调整筹资量构建最佳融资结构;三是抓住最佳融资机遇。当前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融资应具备超前预见特点。在正式融资之前,企业应对国内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信息进行充分了解,结合国际宏观经济走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政治环境等多项因素,寻找最佳融资机遇,以期获取最多经济效益。四是选择合理的融资期限,使其与企业战略相符,多为短债长投或者长债短投。对此,具体的筹资与投资风险管理方式如下:

筹资风险管理。企业收益多用于还本付息,如若长期亏损,便很可能在到期后无法支付本息,由此产生资金风险。因此,企业应对筹资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保持在适度负债的状态。在负债经营中,应把握好“度”,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整体效益良好、资金周转较快的企业,负债率可适当提高;对于周转不灵,业绩不够理想的企业,则要适当降低负债率。短期负债可用于购置流动资产,而长期负债则用于购置固定资产。

投资风险管理。在此类风险预防与控制中,企业先要确保投资方案切实可行,再对未来收益进行预测;财务管理人员可利用投资组合理论进行投资。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还应严谨细致的分析各个项目间的联系,例如,在证券投资时可通过购买多个行业的证券来降低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管理。在此类风险控制过程中,企业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如若企业盈余较为稳定,便可实施较高的股利政策;其次,企业还应维护好自身形象,让投资者具备充足的信心。

资金回收风险管理。通常情况下,此类风险控制中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核算方式与销售方式;企业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符的资金回收政策,财务人员也应提前做好计提坏账准备,制定坏账准备进制度。

3.3 加强预算管理,构建预警机制

3.3.1 强化预算管理力度

预算作为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将未来特定时段内的经营计划数量展示出来,属于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可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力与物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对此,企业可通过全面预算对战略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有利于控制开支,对内部现金流与利润进行预测,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预算制定与发展战略相结合。在预算制定之前应明确战略目标,并构建完善的沟通渠道,确保各类操作与预算所需信息能够在业务与职能间、高管与客户间流转;优化信息系统,确保信息汇报方式一致,可内部各部门查阅提供更多便利;此外,高管人员应对预算制定者提供培训机会,使其能够制定出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的预算计划,促进战略目标实现。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部门合作。对于企业各个部门来说,在资源配置方面难免存在竞争,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程序,促进各部门间的合作,确保总体战略的顺利实现。对于财务部门来说,部门经理应对财务背景进行分析,使各项资源在复杂的背景下发挥最大作用,引导各部门合作完成相关业务。

最后,与成本控制相结合,合理设计预算。精准的成本信息是预算的基础,在大量精准易得成本信息的支持下,预算制定将更加准确迅速,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成本信息的采集与整理,由财务管理者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确保合理预算。

3.3.2 建立财务信息系统

财务风险在资本流通中产生,从资本运动视角来看,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数据管控中心,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指标对比等方式,挖掘内部财务状况、发展潜力、运营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财务分析方面有所缺失,需要财务部门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加强对现金、发展潜力、盈利能力、风险等指标的分析,以此衡量企业可持续盈利的能力,增强价值创造力,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3.3.3 完善风险预警系统

当风险即将来临时,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快速启动。在正常运营状态下,财务风险蕴含在再生产过程中,需要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对险情进行预测,并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各个环节与部门有机结合起来,随时发现并传递风险信息。财务信息主要受原始数据、财会人员、信息处理设备与方法的影响。为了正确识别财务风险,应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处理,主要方式如下:一是,利用计算机提高信息处理效率,缩短信息流通时间,确保其精准可靠;二是,采用模糊数学法处理信息,使信息更加全面详细;三是,利用系统方法综合各类信息,减少财务工作障碍;四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使其能够灵活运用预警系统,提高信息加工与传输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风险因素,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3.4 加强人员培训,构建复合型财务队伍

为了适应股改工作新需求,财务人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道德与专业素养,在复杂的工作面前能够灵活应对,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难题。在股改背景下,财务部门应对人员职责进行明确,使员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岗位工作与职责,才可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消除“黑洞”与“真空地带”。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财务会计,主要职责是提供财务信息,从事基础会计核算、编制报表等工作;二是,管理会计,其工作涉及到业务部门,可为该部门提供财务预测与分析等服务;三是,财务管理,主要负责为领导层决策出谋划策,从事资金、投融资以及绩效管理等工作。对于现有财务工作者来说,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培训工作,使其技能与素养得到全面完善,鼓励员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与较强的职业判断力、责任感等等;企业还可适当提高招聘门槛,高新聘请高技术财务人才,使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结 论

综上所述,在现行资本市场运作中,部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亏损或破产,阻碍其长远发展。对此,可通过股改上市的方式可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在监督机制、融资结构、预警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对此,企业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与监督,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强化投资与融资管理力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有效的化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保障企业发展安全。

猜你喜欢
融资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融资
融资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