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020-02-28 20:13吴义麟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3期
关键词:纳税税务成本

■吴义麟

(江苏中油天工机械有限公司(扬州中油天工机械有限公司))

在当前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面面俱到,以降低经营管理风险为工作目标。充足的企业资金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将影响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甚至威胁企业生存,因此企业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重视经营资金问题,而税务风险成本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1]。企业税务风险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税务机关、税务管理部门,把握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及掌控风险动向,能规避税务法律法规变动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变化,为适应经济大环境,企业也要不断调整自身经济发展,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和企业在税务管理中有新的作为,方能保持企业甲亢发展。因此,如何规避企业税务成本风险这一问题摆在了广大财务工作人员面前,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就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关于税务风险成本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以下综述。

1 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通常来说,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法规定,可能给企业未来利益造成的损失,当然,这一静态定义不能完全揭示税务风险的本质,有学者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遵守税法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与其应达到的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法律不准确,没有充分应用相关优惠政策,导致多缴纳税款,使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而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纳税行为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出现少纳税或未纳税的情况,从而面临补税、加收滞纳金以及罚款等风险,同时还有接受刑罚处罚及企业形象损害的风险[2]。

2 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2.1 主观性

对于同一涉税业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存在不同的解读,这是导致税务风险发生的最直接因素,此外,纳税业务在相关的业务中也有一定主观性,不同的税务管理机关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征税方和和纳税方难以实现有效沟通,而企业风险也由此而生。

2.2 必然性

税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的最终目标,但税收本身具有强制性,因此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在此过程中,企业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这一动机就导致了企业与税务机关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此外,我国税收执法环境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的状态下,而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对新的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局限,因此很难做到完全规避税务风险,且这种风险随着法律的不断调整,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持续的潜在影响。

2.3 预先性

企业在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活动中,税务风险就已经产生于企业各项税收行为中了,可以说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先于税务履行责任行为发生的,因此掌握企业风险的预先性这一特征,建立起有效的税务风控机制和时间管理,能够对税收法规变动情况进行掌握,进而使税务风险降低[3]。

3 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3.1 有利于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要在激烈的市场洪流中立足,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盈利水平,方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本和收入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两大因素,而在收入变动不大时,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维持企业现金流正常,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税务风险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且税务风险成本的增加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整体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对财务管理措施进行落实中,必须加强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3.2 有利于企业股东财务价值的增加

目前我国公司组建形式主要有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股东是公司建立和运营的重要参与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良好运作和经营,既是股东充分发挥决策能力的表现,也是其获得财富价值的关键所在。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时,可了解到税务风险成本对企业运营状况有重要的影响,若能对财务工作进行针对性管理,不断提升控制税务风险成本低的能力,降低和规避税务风险的发生,则能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运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盈利价值,而股东获取的财富回报也将进一步提升。

4 税务风险发生原因

4.1 企业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这一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常见,其领导者和管理层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扩大收入,增加企业利润上,而忽视了成本控制,部分企业虽然有意识的对成本进行控制,但并未意识到税务风险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该项工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是明知税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而不愿意增加对管理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样片面追求增收不重视成本节约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可能还会导致企业利润只减不增。

4.2 税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工作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算账对账的阶段,对税务风险成本的理解不足,或是在频繁变动的税收法律法规中难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模式,摸不清工作发展方向,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不注重自身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工作差错频繁发生,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员工在税务工作中的任何差错,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因此不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是规避税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4.3 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会计核算制度完善程度与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高低呈正比。就中小型企业来说,多有数人合伙或个人投资,管理费用较低,投资人通常有一定购销渠道和生产经营经验,相较于同行业大中型企业来讲,其利润率相对更高,而小部分企业为了提升收入,不惜触碰红线,做出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其通常会在会计核算上大做文章,部分企业账本设立不全、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账簿,但未能及时向税务机关备案,而部分企业设立账外账,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卸纳税责任将带来补缴税金、滞纳金、罚款甚至刑罚处罚的风险。

4.4 对纳税筹划认识不足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减轻税负,实现涉税零风险目的,在合法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和交易等活动进行提前安排的过程,但部分企业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甚至将其与违法的偷税漏税行为联系在一起,因此没有进行税收筹划和筹划不合理。

5 防范税务风险对策

5.1 加强对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的研究

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需要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税务风险,明确企业运营过程中现存或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因素,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要控制好资金成本的投入。就实际来说,当企业遭遇税务危机,会为企业成本投资带来压力,而税务风险作为企业整体风险的组成部分,自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企业在面临税务危机时需要具有强大的承担资本输出能力,而在此时对税务风险精准成本的预算有利于评估企业整体损失程度。

5.2 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对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成本有重要价值,因此企业要降低税务风险成本首先应当加强相关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时代下,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具有信息化工作能力,使其适应税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其次,在每次税法进行调整时需要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展开分析,在完全掌握新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有利于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相关制度。此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为相关人员定期展开培训,不断增强其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准,使其更好为税务工作服务。

5.3 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趋于健全,但财务会计及税收发挥之间差异较大,为了降低财务风险成本,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大程度上做到正确纳税,当然,这一客观要求需要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来体现,也就是说,企业要致力于自身管理水平与风险提示的不断提升,在对传统内容手段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化知识技术,建立起便于控制和可操作性强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5.4 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灵敏的观察力及对财务危机的预警能力。在税务管理工作中,要降低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十分必要,在风险发生前即意识到其发展方向,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风险降至最低,为此,企业要增强前期投入,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抵御风险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在纳税义务发生前,企业要对其经营全过程进行整体审阅与策划,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税务零风险。

6 结 语

税务风险成本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重要价值,企业应重视税收筹划,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纳税税务成本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期限是否可以自由选择?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关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