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三关” 锻造高素质大学生队伍

2020-03-01 22:11王晓辉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三关用人人才

王晓辉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人事部,北京 10086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生作为铁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富有朝气,蓬勃向上,有理想、有知识、有热情、有追求,有抱负,是新时期实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战略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因此,要重视大学生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使其真正能够担负起铁路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加强大学生队伍建设要严把“选人关”

只有选准人,才能用好人。选择优秀大学生到铁路来就业,是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生接收既要敞开大门,坚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又要严把入口,坚持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的接收质量。

1.更新选人理念。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些单位站位比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由于顾忌大学生的流失,人为的限制对大学生的接收。这种思想与当今“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的。在接收大学生工作上,不要“因噎废食”,要勇于树立大的人才观,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心胸和站位,要善于站在铁路改革发展的大局和高度来认识和定位大学生管理问题,切实摒弃那些狭隘、片面、陈旧、僵化的思想,通过不断更新观念,为选择优秀大学生铺平道路。

2.完善选人标准。在选择大学生上,要尽可能的杜绝人为的因素,不以个人的喜好为标准。在选人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要变相马为赛马”。同时,要克服在选人标准上的完美主义倾向,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大学生要看本质和主流,不要只看牌子、文凭、分数、名次,更要看大学生的品行、素质和潜力。“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在这里应该学一学日本松下公司的“70分人才观”。松下公司素来珍视人才,但却偏偏尽可能地不用顶尖级的人才,而是“多多益善”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角色。依照常人的眼光,企业用人,固然条件越高越好,但是,那些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往往自负感强,自觉条件优越,不太愿意与人平等沟通,默契合作,容易抱怨环境影响了自己的才能发挥,计较企业提供的职位、待遇等与其才识本领不相称,喜欢动不动就摆谱、闹情绪、撂挑子,以此种心态干事业,对企业绝非有利有益。而70分的人才,则一般较少娇气和傲气,他们多数对于环境、待遇等容易满足,很看重企业交付的信任和委托,常常有一股要与顶级人才比比身手,试试高低的劲头。因此,他们特别富有竞争激情,乐于团结协作,如果使用得法,这些70分人才同样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使企业如虎添翼,永保活力。

二、加强大学生队伍建设要严把“育人关”

“玉不雕不成器”。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对人才的竞争,谁能最好的经营人才,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赢得竞争中的主动权。新形势下,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如果对招录的大学生不精心培养,那么再优秀的大学生也会失去人才的价值和作用。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就是重视企业生命的延续,一个只重视使用人,而不重视培养人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培育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培育大学生的环境,需要有鼓励大学生成长进步的政策支持,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超前意识,要善于站立潮头,洞察一切;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要舍的投入,“为企业的明天投好资”;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而不要“急功近利”。

1.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人生的成败和获得成功的进程。做好大学生工作,一是帮助大学生予以正确定位。首先帮助他们摆正位置,针对有些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觉得自己既年轻又有文凭,周围的一切与自己格格不入,心中充满了优越感,骄傲情绪慢慢滋生出来,日久天长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和接近,失去了最真挚最朴实的群众基础,结果使自己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等问题,帮助大学生认真剖析根源,让大家真正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骏马能历险,犁园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劣势,如果一味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只会使自己一叶障目,盲目乐观,停滞不前。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谦虚的心态,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多总结,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挖掘和提炼周围同志身上一切闪光的东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二是帮助大学生找准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从大的方面来看,无外乎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管理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两个方面各自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二者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分水岭”。做管理工作,大都需要人的性格比较外向,心胸比较豁达,善于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很好地团结人、影响人,带动人,工作中有思路,有方法,善于管好人,用好人,办好事;做技术工作,要求人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永不服输、踏实勤奋的精神,甘于寂寞,乐于攻坚,勇于克难。但二者同时又是相通的,那就是都不是“坐而论道”所能实现的,都需要认认真真地学、仔仔细细地悟、踏踏实实地干才能够换来。三是鼓励大学生胜任位置。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标准和要求,引导大学生一定要结合岗位的需要,切实做到虚心好学、敬业爱岗,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干和特长,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挖掘他们的潜力,切忌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华而不实。让大学生真正做到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真实展示自我,科学把握自我,尽情体现自我,充分实现自我。

2.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古语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的品行,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我们常讲“有才无德的人要比有德无才人危害更大”。因此,在大学生培养上,要努力打造大学生队伍高尚的人格力量,教育大学生一定要光明磊落,言而有信;要品行端正,表里如一;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要心胸豁达,顾全大局。让大学生深刻感悟到一个具备高尚品格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戴、支持和帮助。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到成功背后,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做后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好像万丈高楼失去了根基。

3.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人的心态反映出一个人的成熟与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会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各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有自信,要保持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成功与失败,无论顺境与逆境,无论挫折与坎坷,都要学会用微笑面对一切。微笑着面对一切可以说是对人生的态度,得意时不要忘形,失意时不要自弃,要胜不骄,败不馁。自信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就是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够科学的把握。“哀大莫过于心死”。要让大学生真正懂得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没有自信就变得异常重要,关键时刻只要有自信心,充分相信自己,那么就可以调动和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巨大潜能,去帮助人们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相反,如果缺少自信,再小的困难和挫折也会把一个人击跨。因此,千万不要让成功的喜悦所陶醉而迷失了自己,更不要让失败的阴影笼罩住自己而丧失了信心。

4.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俗话说“会道者,一线藕丝牵大象”。人是社会中的人,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和周围的人们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为他们的成功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日益密切。所以,要帮助引导大学生摸索掌握一个适合的与人相处和沟通的方法。教育大学生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一个让大家信赖的人;要有谦虚随和的态度,不要趾高气扬,唯我独尊;要容人、容事,不要疾贤妒能;要尊重他人,不打击排挤;要自重自立,不妄自菲薄,做一个容易接近的人;要掌握说话、做事的分寸,把握好“度”;要“见贤思齐”,工作中要多听、多看、多思考,说话办事一定要注意场合,考虑成熟后,再去说,再去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5.锻造大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成功并不是凭空得到的。成功除要求必须具备自信心,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工作方法外,还要具有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大学生真正懂得成功来自不懈的坚持!许多事没有成功,往往不是由于构想不好,也不是没有努力,而是由于努力不够。时下有个概念叫开拓者。什么叫开拓?开拓就是除了开辟还需拓进。坚持就是拓进,就是遇到困难时决不放弃的韧劲儿。人们有时往往只注重结果是否精彩,但却恰恰忽略了过程是否也同样精彩。试想,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过程,怎能出现一个完美的结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把理想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之于行动,最后理想也只能变成空想和梦想。坚持是意志的体现,每一次通往成功的道路,都像在进行着一场马拉松比赛,他是一场意志的大比拼,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会成为胜利者。

三、加强大学生队伍建设要严把“用人关”

选人是前提,育人是关键,用人是根本。一个人再有才,再有能力,如果不去拿到相应位置去使用,也只能充当花瓶一个,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只要选准人,更要用好人,让每一个有才干的人都能找到适合的舞台,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都能淋漓尽致发挥出来。

1.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用人要因才而用,用人所长。“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用好大学生,就要不断提高用人者自身的素质,如果一个连自己都经营不好的人,他又如何去很好地管理别人呢?用人者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较强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力、果断的决策力和不竭的创新力。

2.创建配套的用人机制。大学生管理工作,应结合铁路的发展实际,建立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晋升靠业绩的自我发展理念,引导大学生主动担当,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建立完善大学生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各项待遇,充分利用激励杠杆的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大学生给予重奖,引导大学生创新创造;建立完善考核考察机制,坚持常态化对大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标准,依据考核考察结果决定大学生的发展和走向;建立完善宣传引导机制,积极选树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大学生队伍中的优秀事迹,激发大学生队伍的正能量,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点带面,共同提升。

3.营造良性的用人环境。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劳动、崇尚创造的环境和氛围,积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彻底打破用人上论资排辈的旧框框,不局一格、不求全责备,不因循守旧,不吹毛求疵。善于为大学生教方法、交任务、压担子,诚心诚意关心支持大学生成长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光荣而重大,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实践,踏实工作,学以致用,充分发挥才能,挖掘潜能,珍惜昨天,把握今天,开拓明天,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三关用人人才
人才云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过三关”促互动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山东省计生协严“三关”抓重点 创建优秀的青春健康师资队伍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