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格林童话》中的“沉默”

2020-03-01 00:23杨佳熹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沉默格林童话惩戒

摘 要:《格林童话》作为介于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之间的第三种童话文体,历来深受儿童喜爱。“沉默”作为《格林童话》的叙事特征之一,是推动童话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格林童话》中的沉默按形式划分,可粗略分为强制性沉默和自发性沉默,强制性沉默往往代表了惩戒的主题,自发性沉默则体现着自我牺牲精神。同时,这两种沉默都导向了死亡的结局。

关键词:沉默 《格林童话》 惩戒 自我牺牲

彭懿曾将《格林童话》主要的叙事特征归纳为有一个公式化的开头和公式化的结尾、最前部优先和最后部优先、单线索叙述、重复等十一种特征。而在《格林童话》当中,“沉默”有时会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现,将主要角色导向死亡的结局,例如《圣母玛利亚的孩子》《六只天鹅》《十二兄弟》等。因此,“沉默”也是《格林童话》不可忽视的叙事特征之一。《格林童话》中的主要角色往往会经历不同的沉默,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强制性沉默和自发性沉默。强制性沉默指主要角色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被外界力量強行剥夺了说话的权利,自发性沉默则指主要角色在未丧失说话能力的情况下自愿保持沉默。

《格林童话》中的“沉默”还影响到了后世创作童话的发展,受其影响最大的便是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熟练地运用“沉默”的要素,把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鲜明地区分开来,同时又保留了民间童话中主角在两个世界中自由穿梭的特点。比如举世闻名的《海的女儿》,再比如与《六只天鹅》极其相似的《野天鹅》。《格林童话》中“沉默”的要素及一系列构想对后世作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也是后世众多童话的灵感蓝本。

有学者以弗洛伊德在《三个匣子的主题》a一文中提出的“哑(沉默)即死亡”的观点为依据,对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进行了分析解读。其认为沉默隐喻着小美人鱼的悲剧命运,继而又进一步提出,在《海的女儿》中,沉默已不再仅仅“代表”死亡,而是直接引向死亡。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探讨了《格林童话》中强制性沉默所代表的惩戒主题和自发性沉默所体现的自我牺牲精神,并对沉默如何将主要角色导向死亡的结局做了分析。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引用的例文均出自杨武能教授所译,译林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格林童话全集》。

一、沉默所代表的惩戒主题

在《格林童话》中,带有惩戒色彩的童话并不少见。比如,在《小红帽》当中,小红帽因为没有听母亲的话,受到被狼吞进肚子里的惩罚;在《画眉嘴国王》当中,自命不凡的公主因为傲慢无礼,受到了嫁给叫花子并被他人嘲弄的惩罚;在《矮人的礼物》当中,金匠因为贪得无厌,受到了秃顶以及背上、胸前长出两个驼包的惩罚。“沉默”有时也会作为一种惩戒手段在《格林童话》中出现。受惩戒的角色经历的沉默往往是强制性的,不受人物本身的意愿影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圣母玛利亚的孩子》。

在《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被圣母玛利亚收养的小女孩违反了戒律,打开了第十三道门,见到了火与光中坐着的“三位一体”b。但面对圣母玛利亚的质问,她却不肯承认。于是,圣母玛利亚将她逐出天堂,并剥夺了小女孩说话的权利。圣母玛利亚明确说出了“放逐”的惩罚:“你没听我的话,而且还撒谎;你不配再住在天堂里。”但“沉默”的惩罚直到小女孩躺在人世上的一片荒野里,想喊却发不出声音时才得到体现。这一惩罚的实施同它本身一样,是静默的。在这段情节中,圣母玛利亚扮演了惩戒者的角色,小女孩因为说谎而受到惩戒。她得到的惩罚有两个:一是被放逐,二是被强制性地沉默。在故事前期,小女孩困于空无一人的荒野上,她所体会到的不幸与悲苦几乎都来自“放逐”的惩罚,而非不能说话。但在遇见国王,成为王后之后,小女孩的处境一下子变得富足美满。国王不仅给了她华丽的衣服,而且还“什么东西都给她许多许多”。加之小女孩最初的身份本就是凡人,她在被国王发现时仍是少女的模样。由此可以推断出,“放逐”的惩罚不过是让她遭受了几年的煎熬,却为她带来了远优于一般人的生活和国王真心实意的爱情。此时,被逐出天堂的惩戒威力已经消失殆尽,反而成为她命运转折的契机,优渥幸福的生活早就抹去了王后在荒野上风餐露宿的记忆,只有被强制沉默的惩罚仍保有其威力。

成为王后的小女孩依然不愿承认错误,于是,圣母玛利亚在王后生下孩子后,连续三次出现,继续劝说她悔改。如果王后承认自己的错误,圣母玛利亚就会恢复她的声音,即解除沉默;如果王后执迷不悟,顽固否认,圣母玛利亚就要带走她出生的孩子。在这段情节中,作为持续有效的惩戒手段的“沉默”,所惩罚的已经不是“说谎”这一行为,而是“犯错不愿悔改”的行为,“夺走孩子”则是惩戒者圣母玛利亚新的惩戒手段。但圣母玛利亚毕竟与魔鬼有别,是童话中善良正义的化身,她的举动需要体现上帝的神圣与仁慈。王后的孩子只是被圣母玛利亚带离她的身边,来到天国中快乐地生活。并且,在一个孩子被带走后,第二年王后又会生下新的孩子。相较于以这种温和的方式失去孩子,一经失去便无法恢复的声音所带来的威慑力明显更大。圣母玛利亚第三次现身时,带王后进了天国,让她见了两个正幸福玩耍的大孩子一面。可内心欢喜的王后仍然拒不认错,“夺走孩子”的惩罚显然也没有达到圣母玛利亚预期的效果。王后的孩子一共被夺走三个,却丝毫没有激起她的悔改之情。“夺走孩子”的惩罚虽然失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沉默”的惩罚。孩子的失踪使得流言四起,但真相却被“沉默”隔离。在这篇童话的最后,遭受强制性沉默的王后,无法用言语为自己辩护而被押上了火刑架。面对死亡的威胁,她才幡然醒悟,忏悔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王后因为说谎和不愿悔改,遭受了被放逐、被沉默和被夺走孩子等一系列的惩罚,但只有“沉默”这一惩戒手段自始至终保持着应有的效力,并最终迫使王后悔过。童话的惩戒主题一般是为了顺应成人教育孩子的需求,而被沉默的惩罚在儿童眼中显然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还有什么比无法向抚养人表达需求来得更可怕呢?

二、沉默所体现的牺牲精神

在《格林童话》中出现的沉默形式中,自发性的沉默最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角色并未丧失说话的能力,但他们自愿选择闭口不言,以“沉默”作为交换手段来换取其他东西(通常是他人的生命)。《六只天鹅》和《十二兄弟》中出现的“沉默”就属于这一类型:哥哥们都因巫术而失去人形,妹妹则为了拯救哥哥自愿选择沉默。

在《格林童话》中,巫术是频繁出现的童话要素,人物看待巫术有如看待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对抗巫术”的观点认为能使人陷入困境的同样也能帮助人,这种巫术因果律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寻因化解的对抗方式。《十二兄弟》中的哥哥们因为妹妹的出生而被迫离开家,又因为妹妹摘下了百合花而纷纷变成乌鸦飞走。哥哥们变为乌鸦就是巫术的体现;百合花是哥哥们生命的另一种载体,妹妹摘下百合花的举动无异于杀死了哥哥们,使得哥哥们无法以人类的形态存活于现实世界中。失去人形隐喻着哥哥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死亡,那么能够解开这一巫术的只有造成这一局面的妹妹本人。为此,她必须做出等价交换。大森林的老婆子告诉小妹妹,想要救哥哥,“你必须做七年哑巴,不准说话也不准笑”。为什么偏偏是“沉默”才能救兄弟?因为“沉默”能将主要角色同外界隔离开来,而无法与外界交流沟通则等同于死亡。妹妹自发性的沉默相当于在用自己死亡的经历换回哥哥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命。这是一种巨大的牺牲,体现了妹妹对兄长毫无保留的、无私的爱,展现了手足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至于《六只天鹅》当中的妹妹,她所做出的牺牲就更大了。一来哥哥们变成天鹅是因为继母的巫术,与妹妹无关;二来哥哥们每晚尚有一刻钟的时间能恢复人形,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死亡。即便如此,妹妹依然选择用六年的沉默来解除哥哥们身上的诅咒。在《六只天鹅》和《十二兄弟》的文本中,对自愿选择沉默的妹妹不乏“美丽、温柔、善良、虔诚”等这类正面词语的描述,这些正面的评判与鉴赏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为后文妹妹自我牺牲的举动埋下了伏笔。《格林童话》是教导儿童分辨是非、端正行为和培养审美能力的作品,其中,评判和鉴赏是《格林童话》表达态度和意义的主要方式,拥有这些优秀品质的妹妹正是童话希望读者模仿的楷模。

在文学作品当中,人类的普遍处境通常是借由个体的生存经历以及生命境遇才得以展现的。自愿选择沉默的妹妹与其他带有悲剧性色彩的英雄相类似,将其置于基督教背景下,则与耶稣相类似。在故事末尾,真相大白,兄妹团聚和恶人得到惩罚的结局是对妹妹牺牲精神的歌颂。这种“好人终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惩恶扬善的设置,体现着基督教教义中自我牺牲、行善积德的重要性。

三、沉默所导向的死亡结局

民间童话的公式化特征使得《格林童话》中出现了不少故事脉络相近的作品。比如《大拇指》和《大拇指儿漫游记》都讲述了只有拇指大小的小男孩离开家外出冒险,中途遭遇恶人、被母牛吞下等危险,最后平安回到了家,并给家人带来了一笔财富的故事。

出现“沉默”要素的童话也具有相似的公式化情节。不论主要角色经历的是强制性沉默还是自发性沉默,都意味着他们无法用言语为自己辩护,而主要角色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又必然遭到误解或污蔑。由于主要角色无法开口自证清白,因此,随着情节的不断重复,主要角色的罪名会不断叠加,周围人的怀疑也会越来越深,直到猜忌彻底爆发,主要角色被判处死刑。可以说,沉默将主要角色引向了不可避免的死亡结局。然而,一旦沉默解除,主要角色面临的生命危险便会随之消失。在《圣母玛丽亚的孩子》当中,被沉默的王后一共三次失去了孩子,旁人对此的反应分别如下:

第二天,人们找不着孩子,便开始叽叽咕咕,说王后是吃人的妖婆,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她听见所有的一切,却一句话也没法讲。好在国王非常非常爱她,不相信她真是吃人的妖婆。

第二天早上,孩子再一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便闹起来,说王后把他给吞食啦。接着,大臣们也纷纷要求审判她。可是呢,国王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不肯相信人家的话,并且禁止大臣们再提这件事,违禁者一律处死。

第二天早上,事情一传出去,所有人都吼起来:“王后是个吃人的妖婆,非审判她不可!”国王没法再阻拦他的大臣们,于是对她进行审判。她呢,不能回答,不能辩解,结果被判处在火刑堆上烧死。

最开始,王后是“吃人妖婆”仅仅是人们私下流传的谣言,但“沉默”使得王后与外界的交流受到阻碍,让双方处于单向透明的状态。不论国王最初有多么偏袒自己的王后,面对舆论的压力和愈演愈烈的事态,他也无能为力,甚至开始不信任王后。最终,王后难逃被当作吃人的妖婆押上火刑架的死亡结局。同样,在《六只天鹅》中,自愿选择沉默的王后也遭遇了类似的污蔑。孩子被三次夺走,面对沉默的妻子和母亲的控告,国王的态度从“不肯相信”转变为“拿不定主意”,最后“毫无办法,只得把她交给法庭”,而法庭的判决自然是用火刑将“巫婆”处死。不过,《格林童话》中存在“时间一致性”的叙述特点,王后的沉默总会在被押上火刑架的那一刻得到解除,王后得以说出一切真相。一旦真相被大众所知晓,王后也就立刻从死亡的命运中逃脱出来。

除此之外,即便主要角色放弃沉默,死亡结局依然会降临,只不过是降临到主要角色希望守护救助的角色身上。在《十二兄弟》当中,老婆子明确告诉小妹妹:“你只要说了一个字,只要差一小时不到七年,那就一切都白费——你的哥哥们就会被你所说的那个字杀死。”在《六只天鹅》中,哥哥们告诉小妹妹:“只要你嘴里说出一个字,一切努力都白费。”倘若小妹妹放弃沉默,她的哥哥们将无法再次获得现实世界中的生命,甚至还会失掉幻想世界中的生命。可见,“沉默”是主要角色唯一可选择的道路,是磨砺其品行、考验其意志的重要过程。主要角色唯有历经沉默,历经死亡,才能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

此外,《格林童话》中还存在着“不完全的沉默”,其在文本中的作用与“沉默”相差无几。例如《忠诚的约翰》里的约翰并未丧失说话的能力,只是他一旦说出真相就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不得不选择对真相保持沉默。此举又造成了国王对他的误解,最终将他判处绞刑。在刑场上,约翰选择说出一切,却化为一具毫无生气的石像。“不完全沉默”让约翰遭受了污蔑,使其处于不被理解的尴尬境地,最终将国王对他的信任和耐心消耗殆尽,让他不得不以死证明自己的忠诚。至此,约翰的忠诚才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样,《铁炉子》中的公主虽然能向王子哭诉真相,但王子却因为安眠药的缘故充耳不闻,这种交流受阻的情况也可被看作是遭受了“不完全的沉默”。“不完全沉默”是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绝了真相,也把主要角色同周遭世界隔离开来,正是这种“受阻”支撑起了整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四、结语

在《格林童话》中,为什么偏偏是用“沉默”来作为惩戒手段或交换手段呢?首先,“沉默”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假使王后没有失去声音,她们就完全可以为自己的清白辩护,将孩子失踪的真相或自己的身世公之于众,流言自然就会停止,疑虑将不会产生,故事就会随之失去矛盾冲突,难以进行下去。其次,“沉默”作为惩戒手段有其强大的教育功能。在《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如果圣母玛利亚没有将“强制性沉默”作为惩戒手段,王后将不会悔过。因为她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会萌生悔意,而“沉默”之外的其他惩戒手段根本无法将王后引向死亡。那么,这篇童话也就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无法引导孩童反思自己说谎和不肯改过的错误行径,更无法引出基督教原罪意识的主题。再次,“沉默”作为交换手段体现了寻因化解的巫术对抗方式,突显了主要角色的牺牲精神。在《十二兄弟》中,如果王后没有选择“自发性沉默”,那么她的自我牺牲品质将难以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现。沉默本就暗喻着死亡,并最终将王后引向现实世界中真正的死亡。而王后却宁可忍受恶毒的诋毁和死亡的威胁,也始终不愿意放弃拯救自己哥哥们的机会。“沉默”衬托了她无私奉献和坚忍不拔的美好品质。

《格林童话》中的“沉默”是贯穿全文的要素,它阻碍了真相的呈现,使故事更为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保证了成人希望童话拥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同时也宣扬了基督教的教义。

a 《三个匣子的主题》是弗洛伊德在1913年发表的著名莎士比亚评论文章,他用本能理论对喜剧《威尼斯商人》和悲剧《李尔王》进行了剖析。他认为作为选择对象的三姐妹中,第三个代表着死亡女神,哑被理解为死亡的表征。主要角色选择第三个代表死亡的女人,体现了“反应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

b “三一论”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为同一本体(本性)、三个不同的位格。

参考文献:

[1] 彭懿.《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 郭静静.论安徒生童话中的“沉默”[J].昆明学院学报,2009(4):39-43.

[3] 杜瑞华.《海的女儿》的惩戒主题与儿童的反复阅读[J].天中学刊,2015(2).

[4] 格林兄弟.格林童话全集[M].杨武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5] 廖贤芬.论《格林童话》中的巫术[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6] 韩颖.《格林童话》的教育功能探析——以评价意义为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3):8-13.

作 者: 杨佳熹,绍兴文理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 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沉默格林童话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译介铸经典,瑰宝恒流传——《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国际接受的动态流变》述评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青蛙王子
“过期”的《格林童话》
“过期”的《格林童话》
不沉默才是金
美高院大法官“沉默”十年为枪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