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

  • 认知发展下《格林童话》的叙事特点及价值
    遺产之一的《格林童话》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并归纳了《格林童话》具体的文本内容,阐述了其叙述方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论述了儿童阅读《格林童话》的过程所反映出的皮亚杰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认识结构。基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本文进而探究了《格林童话》对分别处于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的儿童在心智发展方面的具体教育价值。关键词:《格林童话》 认知发展理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6-07

  • 成人读者赋予动物形象的理解与寄托 ——以《格林童话》为例
    展的寄托。《格林童话》 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包含许多优秀的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影响广泛深远,给一代代读者讲述浪漫奇特的童话故事,创造美丽的童话世界,其中各具特色的动物形象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小红帽》中可恶的大灰狼、《灰姑娘》中帮助灰姑娘的小鸟、《两兄弟》中机智的小兔子和《兔子和刺猬》中的兔子和刺猬等,这些动物是童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受儿童喜爱,陪伴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3期2022-11-25

  • 把握童年距离 探寻共同建构
    ,其分别在《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中有所体现。文章从“童话”和“童年”的概述入手,分析“童话”的发展阶段及其所呈现的童年观念,阐述“童年”观念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并对把握“童年”距离,构建新型关系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真正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关键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童年距离;共同建构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9-0133-04儿童是自然人、社会人、文化人、活动人与未知人的统一体。童年是一

    成才之路 2022年19期2022-08-04

  • WHERE IS CHINA’S“BROTHERS GRIMM”?
    t?中国有“格林童话”吗?TEXT BY JESSE YOUNG ILLUSTRATION FROM VCG“Ithink every post-80s kid [in China] grew up withGrimms’Fairy Tales,”Chen Qingqing,a 36-year-old graphic designer and mother of two from Tianjin,tells TWOC.This is a strange c

    汉语世界 2022年2期2022-04-20

  • Where Is China’s “Brothers Grimm”?
    t?中国有“格林童话”吗?“I think every post-80s kid [in China] grew up with ,” Chen Qingqing, a 36-year-old graphic designer and mother of two from Tianjin, tells TWOC.This is a strange contradiction: China has perhaps the richest trove of h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2年2期2022-04-17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以课外读物《格林童话》为例
    以课外读物《格林童话》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指导策略进行探讨。一、引导学生阅读实践,升华情感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学生的阅读体验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小学生的知识、情感和经验的累积与感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而增加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对事物产生自己的理解与情感。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粗略的情感梳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阅读感悟;在高年级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7期2022-03-24

  • 一苇:追寻十余载,成就属于中国的“格林童话
    。她读了读《格林童话全集》中的《青蛙王子》,再对比《狗耕田》,似乎差太远了。以至于一苇一度怀疑:是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工作,还是中国故事无法契合现代化的讲述?其实都不是。一个故事讲不好,可能是原始文本的问题,故事的内核与灵魂,在记录的过程中流失了。一苇突然意识到,童年时祖父所讲述的,或许只是这个故事的一鳞半爪。因为故事缺乏内在的完整性,其灵魂也无法在述写中显现。“后来我翻了很多故事书,发现每个地方的《狗耕田》都有点不一样。我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狗耕田》或许

    教育家 2021年45期2021-12-02

  • 儿童与民族:《格林童话》缘何为德意志的民族叙事
    而也为理解《格林童话》为何是德意志民族之诗、教育之书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格林兄弟; 童话; 神话; 德意志; 儿童中图分类号:I516.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60(2021)04-008-09雅各布 ·格林(Jacob Grimm)与威廉 ·格林(Wilhelm Grimm)兄弟作为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之父,在古文学、民间文学、语言学研究上具有开创性贡献。其共同出版了《德意志传说》(1816,1818)、《古德意志森林》(18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4期2021-09-26

  • 格林童话的情态资源研究
    情态理论,对格林童话经典篇目中的情态资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格林童话中肯定形式的中值、低值情态动词使用较多,否定形式中的高值情态动词使用较多。通过这些情态动词的使用,潜移默化地向读者灌输社会特定伦理和审美价值,影响读者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词:格林童话 情态 系统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格林童话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童话故事集之一,它讲述了一个个爱恨情仇、富于奇妙幻想的故事。关于格林童话的学术研究有源于翻译、道德、悲剧的审美元素、社会学、心理学和儿童叙事等领域,但从情态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2021-08-06

  • 格林童话》和当代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对经典名著《格林童话》的沉浸式学习,对其中“女性角色”的演绎和分析有了更深的体悟,并以此达到内化,同时让当代女大学生意识到独立、自主、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词:课程思政 《格林童话》 女性形象 当代女大学生“课程思政”这个词,近两年在高等教育课程技术改革或是教育部学术界的点击率颇高,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由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到近几年由上海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突破。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世界所经历的“博雅”到“通识”的演变,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2021-06-15

  • 安房直子童话中“森林”的象征意义
    。其中,与《格林童话》相同,“森林”给予善良的主人公帮助,但不同于《格林童话》,安房童话通过感化的方式劝诫猎杀动物的人类,展现了反“善恶绝对二元对立”的童话模式。关键词:安房直子;森林;象征意义;《格林童话》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话作家安房直子(以下称为“安房”)在她短暂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272篇童话作品,多为短篇童话。《狐狸的窗户》《蓝色的花》等三十余篇童话被收录进日本国语教材,深受儿童的欢迎。彭懿整理提炼了安房童话的特点:1.多为空灵隽永的短篇童话;2.安

    百花 2021年11期2021-05-29

  • 格林童话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内容摘要:格林童话作为民间童话的典范,承载着德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基因,它向世界儿童展现了一个完整、丰富、复杂的世界,其中就包含着性这一主题。本文试图结合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说理论来挖掘隐藏在格林童话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以及其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关键词:格林童话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 儿童 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实质是性心理的发展成熟过程。他强调,孩子一降临人世就有性的冲动和行为,但是需要经历许多重要的阶段才能发展为成年人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2020-12-14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格林童话
    主义时期的《格林童话》作为世界文化经典之一,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但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这部经典进行解读的尝试尚不多见。尤其是在德语文学领域,就国内外而言,生态批评都可以称得上是研究《格林童话》的新视角。通过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旨在激发当今社会的人们重新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键词:《格林童话》;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4

  • 浅析格林童话的创作历史
    宇晶【摘要】格林童话在世界享有极高评价,因为它的大部分选材来源于民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童话被过分解读和意识形态结合,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试图浅析格林童话的创作和发展历史背景。【關键词】格林童话 历史背景 民族自豪感一、经典的格林童话在1823年Edgar Taylor出版了英文翻译版的精选的格林童话集,这本书大获全胜。格林兄弟这个时候的收集工作的目标受众群体是儿童。最初建立民间文学档案的目的逐渐获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一本教

    商情 2020年21期2020-11-28

  • 浅析格林童话的整理和再创作
    晶【摘要】《格林童话》作为世界经典童话之一,它的产生与创作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里面的一些内容和情节一直被人诟病,充满暴力、血腥,不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其历史价值,本文就将探讨《格林童话》的创作过程和其再创作过程。【关键词】格林童话 故事性 艺术性一、格林童话的历史地位《格林童话》是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西方最成功的书籍之一。一位英国诗人发现,该收藏是西方文化可以依据的为数不多的不可或缺的书籍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格林童话的重

    商情 2020年8期2020-11-28

  • 童话中的女性命运观察
    摘  要:格林童话非常著名,流传范围非常广泛。文中,以格林童话《小弟弟与小姐姐》为例,对童话中的女性命运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更加深入的了解格林童话提供借鉴。关键词:女性命运;童话;格林童话作者简介:张雅涵(1998.6-),女,汉,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国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2导语:《小弟弟与小姐姐》是一则著名的欧洲童话,经格林兄弟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2020-11-18

  • 格林童话中的继母形象
    【摘要】格林童话来自德国,是影响全世界少儿的读物,对少儿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启蒙意义。格林童话的语言质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非常切合少儿的认知水平。在人物设置上,继母形象是格林童话中最多的形象之一,共同特点是自私、邪恶、善妒,是主要人物的对立面,也是主要人物不幸命运的缔造者,继母形象在童话中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但这个形象也给少儿留下深刻印象,影响他们对生活中继母的认知。【关键词】格林童话;继母;嫉妒【中图分类号】I106       

    今古文创 2020年33期2020-09-10

  • 格林童话中女性人格发展的隐喻解析
    艺轩摘要:煤格林童话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隐晦的传达着人们集体潜意识中的内容。童话里公主们的成长之路上,她的父亲、母亲、继母和王子都分别代表了她人格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角色之间的冲突、对抗与和解正体现了主人公自身各个人格原型之间的兼并与融合。这些故事真实而细腻的记录了女性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几个重大挑战:如何发展弱小的阿尼玛、如何对抗阴影的毁灭力量、如何寻找自身的阿尼姆斯…童话的寓意无比清晰:只有顺利通过所有的挑战,公主才能最终发展出完整的人格,成长为真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7-10

  • 读《格林童话》有感
    本安徒生的《格林童话》。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整个人沉醉在书中美好的情境里。其中一篇故事《渔夫和他的妻子》让我大受启发。故事讲的是:有一个渔夫和他的妻子生活在一座小岛上,他们住在一个破旧的小木屋里,依靠打鱼勉强维持生活。有一次,渔夫在海边打到了一条很大的具有魔法的比目魚,那条比目鱼恳求渔夫放了它,它可以帮助渔夫实现任何愿望。善良的渔夫把它放回了大海,什么愿望都没有提,可是他的妻子却非常贪婪,一而在,再而三地,没有着一丝愧疚地向比目鱼提出愿望。终于,

    科教新报 2020年21期2020-06-05

  • 中德民间童话之叙事特征探析
    话系列》和《格林童话》分别作为中德民间童话的代表,在叙事 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故事主题突出,弘扬真善美,惩治假恶丑;主人公性格特点鲜明夸张,对比强烈;故事语言明确直白,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由于中德文化差异,童话叙事具有不同的民族、阶级特色。关键词:民间童话;叙事特征;格林童话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2.035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5-09

  • 论《格林童话》中动物形象身上的幻想色彩
    摘  要:《格林童话》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在文本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这些动物形象的身上体现着非常浓厚的幻想色彩,奠定了整部童话的风格基调,也因此吸引了无数儿童读者。论文将从拟人化、超自然力量以及幻想中的动物三个方面,同时结合对童话文本的细读,具体探讨《格林童话》中动物形象身上所体现出的幻想色彩。关键词:格林童话;动物形象;幻想色彩;拟人化;变形[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0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课程思政”在德语文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动。这次以《格林童话》为例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自主阅读、童话表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始思考和发现知识背后暗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得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关键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德语文学;《格林童话》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135-02在全国高校

    戏剧之家 2020年7期2020-03-23

  • 浅析《格林童话》中的“沉默”
    摘 要:《格林童话》作为介于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之间的第三种童话文体,历来深受儿童喜爱。“沉默”作为《格林童话》的叙事特征之一,是推动童话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格林童话》中的沉默按形式划分,可粗略分为强制性沉默和自发性沉默,强制性沉默往往代表了惩戒的主题,自发性沉默则体现着自我牺牲精神。同时,这两种沉默都导向了死亡的结局。关键词:沉默 《格林童话》 惩戒 自我牺牲彭懿曾将《格林童话》主要的叙事特征归纳为有一个公式化的开头和公式化的结尾、最前部优先和最后部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7期2020-03-01

  • 从《白雪公主》改编电影看女性的发展
    摘  要:《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的故事一向深受人们的喜爱。自1937年被第一次搬上荧幕以来,《白雪公主》衍生出众多改编电影。这一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作品在不同时代展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从多个角度体现了社会中女性与女性观的变化。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三部《白雪公主》改编电影,通过不同时代中《白雪公主》改编电影与女性的关系分析电影中折射出的女性的发展。关键词:格林童话;白雪公主;改编电影;女性作者简介:苑婧,女,文学硕士,毕业于耶拿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与德语作为外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2019-11-16

  • 女人与狼的“格林童话
    李微漪与格林情同母子。微漪生病时,格林会拿自己的食物探望“妈妈”;微漪脚崴了,格林会翻过山头,牵来一匹马让“妈妈”骑;“母子”分别时,格林在山上三去三回,不忍离开;4年后,“母子”重逢时,格林想要相认却又不敢认……2010年,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救下一只小狼。她把小狼带回成都家中,取名为格林,与好友亦风共同抚养了3个月。随后,她又把格林带回草原,用7个月的时间让它重返狼群。小说《狼图腾》的作者姜戎说:“此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头由人类养大的狼,在放归

    新传奇 2019年27期2019-09-06

  • 格林童话》的主题与儿童道德认知研究
    项目(英版《格林童话》的语言特征与儿童认知机制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XJDCA08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焕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认知文学、认知语言学;肖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2016级学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2期2019-08-26

  • 格林童话》与儿童的道德成长
    摘  要:《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在保持口头文学原貌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出版的德国民间童话和传说。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伦理选择为切入点论述《格林童话》对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格林童话》促进了儿童伦理启蒙的进程,从而使处在伦理混沌中的儿童进行伦理选择,认清自己与兽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促使儿童进一步约束自己的兽性因子,强化其人性因子,形成善恶观,变成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格林童话》;儿童;道德成长作者简介:刘慧慧,女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
    文学经典,《格林童话》在当代具有一种内在矛盾性:少年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但是这些故事中充斥着各种与暴力、残酷、恐惧相关的细节。文章研究《格林童话》的暴力叙事,分析其暴力伦理的特点。论文指出:这些故事中暴力的正义性是当时社会伦理的表达,也与社会等级、性别身份密切相关。要有效地利用这些童话故事教育儿童,我们既要回到《格林童话》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中暴力情节的合理性,又要在当代权力和正义伦理框架下反思这些暴力叙事可能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关键词:《格林童话》;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1期2019-07-31

  • 英版《格林童话》的语言特征与儿童认知研究
    胜男摘要:《格林童话》自问世以来,深受西方儿童喜爱。本文基于儿童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量化解读《格林童话》的语言特征与儿童认知的契合关系,从语言层面探讨儿童喜爱《格林童话》的原因,希望為我国的儿童读物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格林童话》;语言特征;儿童认知《格林童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1]。其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浅显易懂的语言,受到了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笔者认为《格林童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2019-04-01

  • 德意志的浪漫
    》(简称为《格林童话》)最为世界读者熟知。《格林童话》继承了德国文学的细腻,它天马行空,温柔浪漫,呈现出的气质与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完全不同。这样巨大的反差,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内心代代相传的浪漫。一、《格林童话》的诞生与团结统一的民族诉求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文学运动席卷欧洲。在“三十年战争”(1618年至1648年)之后,德国政治经济崩溃,公国规模庞大,社会结构松散,发展缓慢。歌德为此曾哀叹道:“没有城市,甚至没有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坚定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2018-12-17

  • 试论原版《格林童话》中“残忍”情节的成因
    。本文将以《格林童话》为例,试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法、传记研究法、原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原版《格林童话》中大量“残忍”情节的成因及其文化内涵。关键词:童话;格林童话;民间故事;残忍;民间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2《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收集、整理并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一共有七个版次。第七版后来成为在世界各国流传的原著版本,其中不乏《灰姑娘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2018-12-15

  • 人工智能写童话
    故事都属于《格林童话》,而在格林兄弟去世了150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也能写出“格林童话”了。为了生成新的故事、脚本和人物,人工智能学习了《格林童话》的数据,之后模仿《格林童话》,写出了《公主与狐狸》。在这个童话中,秉承着《格林童话》一贯的风格,有一个到处都是奶酪和面包的国家、一位美丽的公主、强迫她进行政治联姻的国王父亲、穷困潦倒的木匠儿子和一些口吐人言的小動物。这个童话总共约1500字,讲述了公主在木匠儿子的帮助下摆脱了父亲的控制,不必嫁给一个可怕的王子的

    科学之谜 2018年6期2018-09-14

  • 格林童话中的王子形象研究
    兄弟的著作《格林童话》家喻户晓,其中大量的王子形象对儿童意识形态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王子形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格林童话》里的王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王子们的身世、外貌、语言、行态、经历等主要特征,得出了两大类的王子形象:正面形象和有缺陷的形象,且其中正面形象占主导地位。正面形象主要有善良勇敢,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特点,而有缺陷的形象主要关于身为王子但目中无人和恣意妄为。关键词:王子;格林童话;形象研究一、 引言格林兄弟是雅各布·格林和威廉

    考试周刊 2018年7期2018-01-22

  • 格林童话》中的宗教文化
    王敏摘要:《格林童话》是德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民间文学的代表,融入了浓郁的德国文化色彩,宗教元素的使用更是体现了基督教在德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童话故事具体分析《格林童话》中基督教的文化: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摒除丑陋恶念、崇尚善良宽容的宗教观和基督教的惩罚。关键词:《格林童话》;德国宗教文化;基督教举世闻名的《格林童话》是十九世纪时期由德国的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两兄弟搜集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和传说并整理完成的儿童文学著作。他们的

    北方文学 2017年30期2017-11-10

  • 格林童话》叙事策略
    要:本文以《格林童话》作为研究文本,基于儿童角色代入心理这一视角,从童话世界营造、童话情节安排和童话结构布局是三个方面对童话叙事策略进行研究,童话世界基于现实投射,艺术化变形,满足儿童想象,童话情节深层“善”的逻辑动力及一波三折的安排,童话圆形结构和“三”重奏张力,探索童话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词:格林童话;叙事策略;童话世界;童话情节;童话结构作者简介:王程程(1993-),女,汉族,江苏徐州市人,南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2017-10-24

  • “过期”的《格林童话
    给我买一本《格林童话》。于是,我问妈妈:“妈妈,你给我买《格林童话》了吗?”妈妈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把《格林童话》递给了我。我接过《格林童话》一看,生气地说:“你给爸爸买的啤酒是过期的,你给我买的《格林童话》那么旧,它也一定是过期的。我不要过期的《格林童话》!”爸爸听了,笑着说:“虽然这本《格林童话》是旧的,但是它不会过期。因为新的《格林童话》和旧的《格林童话》的内容是一样的。”听了爸爸的话,我翻开《格林童话》高兴地看了起来。旧书一样能让我们学到知识,大家可

    创新作文(1-2年级) 2017年4期2017-09-22

  • 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创新
    利摘 要 《格林童话》是欧洲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具有着较高的地位,为此,在本文中特选择以《格林童话》为对象,对比分析我国儿童作品的创作与创新发展方向。儿童文学作品多是由多种形象融合而成的一个故事,而这个形象的塑造则成为了重点,文中选择以《格林童话》中老妇人形象作为对象,将其与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老妇人形象进行对比,探究欧洲文学作品中值得我国文学作品创新发展可借鉴的技巧或创作思想。关键词 格林童话 老妇人 儿童文学0前言在当前各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2期2017-06-19

  • “过期”的《格林童话
    “过期”的《格林童话》◎涂安冉昨天是爸爸的生日,妈妈为爸爸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还买了五瓶爸爸最爱喝的啤酒。吃晚饭的时候,爸爸高兴地拿出啤酒刚要打开瓶盖,却失落地说:“我今天不能喝啤酒了。”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呀?”爸爸无奈地说:“啤酒已经过期了。”我仔细看了看,发现其他四瓶啤酒都过期了。我知道这一定是妈妈买的打折货,我们原本快乐的心情一下子打了折扣。吃完饭后,我突然想起前几天让妈妈给我买一本《格林童话》。于是,我问妈妈:“妈妈,你给我买《格林童话》了吗?”妈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7年10期2017-02-25

  • 格林童话》读后感
    师 窦立婉《格林童话》读后感赣榆区抗日山小学三(4)班 王梦珍 指导老师 窦立婉我觉得《格林童话》爱憎分明,主题鲜明,尤其以颂扬美好、鞭打丑恶最多,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它也是我最喜欢读的第一本书。《格林童话》几乎每一篇都颂扬美好,摒弃丑恶,尤其以《白雪公主》为代表。白雪公主是个美丽善良的姑娘,而她的继母却是个心胸狭窄、凶恶的女人。继母妒恨白雪公主。继母最终还是杀死了白雪公主。一位王子救活了白雪公主。继母穿着九个小矮人的铁鞋跳舞,一直死亡。色彩斑斓、丰富而

    连云港文学 2016年10期2016-08-31

  • 《灰姑娘》蕴涵的男权主义思想和财富地位崇拜
    于不断发掘《格林童话》文本本身丰富的话语蕴藉性。关键词:格林童话 女性主义 财富崇拜正文《儿童与家庭故事》(又名《格林童话》)是十九世纪德国的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民間文学作品集。作为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其中《灰姑娘》等故事篇目脍炙人口。《灰姑娘》讲述了灰姑娘饱尝继母虐待之苦却仍逆来顺受,得到了鸟儿们的帮助,最后与王子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时代背景下社会价值观的载体之一,甚至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所造成的局限性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2016-05-30

  • 格林童话的现代法学分析
    30000格林童话的现代法学分析张雯雯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格林童话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作品,陪伴许多人度过了美好难忘的童年时光,许多人只知格林兄弟童话作家的身份,却鲜有人知他们出生在法学家家庭,大学时师从萨维尼。1837年因抗议汉诺威国王任意破坏宪法,同其他五位教授一起被免去教授职务。1840年任柏林科学院院士、柏林大学教授,直至他们去世。本文旨在通过对格林童话中著名篇目的现代法学分析,去探析格林兄弟法学教育背景在其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法制博览 2016年24期2016-02-01

  • 格林童话》中的森林情结
    0031)《格林童话》是19 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是一部民间儿童故事合集,成书过程大约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童书书籍,但《格林童话》仍旧为人们所熟知。《格林童话》是世界上翻译数量排名第二的书籍。(第一名为宗教经典《圣经》)《格林童话》中大部分故事都来源于民间,因此其透露出的原始文化气息非常浓重。在原始文化气息中,最值得探究的莫过于森林情结。《格林童话》中流露出的深林情结和早期人类对森林的精神寄托是分不开的,看似简单的童话叙

    文化学刊 2015年11期2015-03-20

  • 《贝洛童话》与《格林童话》名篇赏析 ——以《睡美人》为例
    洛童话》与《格林童话》名篇赏析 ——以《睡美人》为例张莉摘要:作为幼儿文学的代表作品,《贝洛童话》还是《格林童话》都十分优秀,本文对他们中共有的名篇《睡美人》进行了赏析和比较。关键词:睡美人;贝洛童话;格林童话一、夏尔•贝洛与格林兄弟简介夏尔•贝洛虽然不如格林兄弟名气大,但是在童话史上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其1697年出版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是欧洲最早出现并被广为传播的童话集,被视为幼儿文学的里程碑,标志着西方儿童文学向自觉形态发展。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

    亚太教育 2015年2期2015-03-10

  • 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创新——从《格林童话》的“老妇人”形象说起
    一、引 言《格林童话》风靡世界,是欧洲传统童话的一个代表。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字叫《猜谜》(The Riddle)。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从前有个王子,一直想周游世界。他没有带任何随从,仅仅带了一个忠实的仆人就出发了。一天,王子来到了一个大森林前,夜幕降临了,可是他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不知道在哪里过夜。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女孩正向一个小屋走去,等王子走近了,发现这个女孩年轻且漂亮。王子赶紧走上前去说:‘亲爱的朋友,我和我的仆人能在您的小屋里暂过一晚吗?’‘哦

    学术界 2015年6期2015-02-25

  • 格林童话曾遭非议
    格林童话”200岁了。伴着它长大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最初的它远没有“童话”那样美好。初版的《格林童话》刚问世时,遭到一片批评声,其中一个批评来自格林兄弟“民间文学”研究的引路人、海德堡浪漫派创立者之一柯莱门斯·布伦塔诺:“没有任何意义,肮脏,故事又非常短,实在是无聊至极。”几年后,格林兄弟决定出版第二版,并从学术路线改走儿童路线。从1812年初版到1857年第七版,格林兄弟不断对童话集进行增减和润色,如将一次次欲置白雪公主于死地的亲生母亲改为恶毒的继母,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8期2013-12-18

  • 简析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格林童话共有200多篇,是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整理和收集的。格林兄弟不仅是语言、文学、历史和法学等日耳曼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杰出的民间文化大师;而格林童话不仅是世界童话园中瑰丽的珍宝,也是德国文化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格林童话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现已改编为动画片及电影,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格林童话中有对假、恶、丑的揭露鞭挞,但更多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向往,给人以朝阳般的温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格林童话对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儿童树

    电影评介 2012年17期2012-11-22

  • 论卡通电影《怪物史莱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物史莱克》;格林童话;女性主义思想从2001年开始,梦工厂电影制作公司开始推出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怪物史莱克》,目前已推出四部,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怪物史莱克》在用声音塑造人物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尤其是埃迪?墨菲配音的驴子。另外,电脑技术也有突破,使得视觉真实性达到空前的水平。[1]这些都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但笔者认为,让《怪物史莱克》成为畅销和经典卡通片的最主要原因,是影片借鉴和采用了有别于传统卡通片的新颖别致

    电影文学 2012年15期2012-07-13

  • 格林童话在中国的经典化研究
    者所发现。”格林童话从20世纪初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接受史。这期间,其形象随着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从最初“幼稚荒唐的故事”到“神怪小说”的杰作、“教育童话”的楷模;从战争年代现实关照下的贵族式虚空到阶级斗争意识下的反动;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缺席到新时期三维立体形象的建构,格林童话走过漫长的中国接受之旅,其多维审美空间在动态期待视野的变幻中得到展演和肯定。一、从“幼稚荒唐”的故事到“教育童话”的经典文学的接受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

    名作欣赏 2011年24期2011-08-15

  • 格林童话全集》魏以新译本分析
    吴建福《格林童话全集》魏以新译本分析吴建福(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自1812年初版以来,《格林童话》不仅成为德国民间文学的瑰宝,更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早在1903年,中国就已经有汉译《格林童话》出现在周桂笙的《新庵谐译初编》里,但直到1934年,魏以新才首次推出了该书的全译。魏以新译《格林童话全集》是中国第一部格林童话汉语全译本。其译文白话文程度较高,更加符合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质量相对于以往译文来说也有所提高。《格林童话》;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2-20

  • 格林童话》的艺术魅力
    充分肯定。《格林童话》这部著名的儿童文学名著,到底蕴含着多少神奇的内容,作者采用哪些奇特的艺术手法,其独特的魅力何以吸引如此众多的读者,赢得了世界儿童的喜爱。【关键词】格林童话;变形;艺术魅力一、《格林童话》简介当今世界上,可以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格林童话》,它是德语文学的一大瑰宝,在世界童话之林中与丹麦的安徒生童话一起形同双璧,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的《灰姑娘》、《小红帽》、《睡美人》、《白雪公主》往往还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幼儿园或学校老师给孩子讲述的

    文学与艺术 2009年8期20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