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晋新一线城市经验看宁波发展思路

2020-03-02 11:22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业设计企业

合肥和佛山通过把握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在今年发布的 《2020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中成功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借鉴两座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宁波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合肥—活运政府资金,以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科技产业,以龙头引领健全产业生态链

2013-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方面,拥有以京东方、康宁等为龙头的80 余家企业,累计投资超1400 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方面,建立从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拥有以联发科、ARM 等为龙头的200 余家企业; 建立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总投资超2200 亿元。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方面,拥有以科大讯飞、新华三等为龙头的500 余家企业,初步形成“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产业布局。

(二)活用政府资金,以入股增资方式招引培育企业

合肥通过灵活运用政府性资金开展市场化运作,形成“股权投资—项目招引培育—产业配套带动”的新型招商模式。国有融资平台方面,利用产投、建投等国有融资平台,通过项目入股、参与定增等方式招引和培育以京东方、长鑫存储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方面,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比如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了京东方10.5代线、安世半导体等项目,累计投资超过170 亿元; 合肥产投则参与投资中兴合创基金、安徽省集成电路基金等多只基金,总规模超过640 亿元。天使投资基金方面,出台政策鼓励科学家创业,已累计投放项目60 个,投资金额3.03亿元。

(三)注重基础研究,大力引进培育科研力量

合肥科研领域的发展路径为“招引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企业研发中心—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方形成良性互动。引进科研力量方面,先后引进中国电科第38 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重量级科研院所。设立综合性科研中心方面,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

佛山—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一)聚焦企业效能提升,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佛山市通过“龙头示范、政府搭台、由点及面”的方式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鼓励龙头开展示范方面,美的集团等大型标杆企业开展先行先试,利用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建成智能工厂。构建平台方面,政企携手成立市县两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广泛向企业宣讲政策,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服务; 成立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 (行业)节点平台,实现工业局域网向工业互联网进阶。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三年实施方案》,聚焦优势产业带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在政府鼓励下,佛山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改造的需求快速增长,吸引腾讯、华为、阿里云等科技巨头纷纷入驻。

(二)搭建工业设计平台,弥补中小企业发展短板

佛山是国内最早探索设计产业化的地区之一,2008年开始政府通过“引主体、强扶持、建平台、育人才”,助推产业加快发展。引主体方面,为加快广东工业设计城建设,政府依托本土龙头企业和对外招引的设计力量,实现工业设计领域的产业集聚,并积极本土设计力量,吸引海外设计大师及团队资源入驻。强扶持方面,将工业设计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并出台发展指导意见、发展扶持办法等配套政策,设立工业设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顺德出台专门扶持工业设计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建平台方面,广东工业设计城联合六家本地产业园区成立“北滘镇产业园合作联盟”; 每年举办广东工业设计产业博览会,整合各类行业资源。育人才方面,广东工业设计城和全国200 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广东工业设计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模式; 四大美院设立产学研中心。

合肥、佛山经验对宁波经济发展的启示

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可以充分借鉴以上两个城市的成功经验,加快工业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工业制造与工业设计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工业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一是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1)选取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试点,组织供应商联合体与集群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在试点集群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推动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2)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海天、均胜等企业已率先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并成立从事智能制造软件、系统集成等服务的子公司,要发挥这些企业服务外溢效应,提升行业整体生产效率。(3)整合资源,加快本地相关企业发展。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整合和利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工业互联网重点企业资源,构建标准化服务平台,推广通用性产品。

二是营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良好生态。(1)支持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大体量、连续采样的数据需求。(2)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设立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的专项资金、产业化基金; 支持服务能力强、生态效益显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银行信贷、发行债券、上市等途径融资。(3)强化人才支撑,将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等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相关学科布局建设,建立高水平智库。

(二)推动工业制造与工业设计的深度融合

一是打造工业设计集聚集群效应。(1)推动工业设计园区基地建设,做强做大和丰创意广场、镇海I 设计小镇等集聚平台,完善包括市场调研、创新设计、交易、展览、交流、培训、孵化及公共服务等的综合服务功能。(2)围绕家电、纺织服装、文具等优势领域,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推动工业设计平台企业、龙头企业集聚。

二是构建产品创新产业链。(1)将重点加工企业、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以及淘宝直播产业带基地、电商产业园等销售端平台进行整合,组建园区产业联盟,实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反馈—设计”的创新链闭环。(2)依托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工业设计特色小镇、重点企业设计院等载体,建设多元化工业设计载体平台,构建集工业设计优秀产品展示、创新成果转化、先进技术交流、高端人才引育于一体的运行体系。

三是营造工业设计氛围。(1)继续办好宁波“和丰奖”工业设计大赛,组织开展工业设计观摩、诊断、对接,支持企业参加工业设计专业展会。(2)完善工业设计政策体系,重点扶持工业设计基地、设计中心、设计大赛、产业对接、成果转化等平台载体建设。发挥工业设计联合会作用,开展工业设计产业统计分析监测、沟通交流平台建设、活动组织等支撑性工作。(3)重视设计人才培养和行业顶尖人才引进,推出面向工业设计人才的专属政策和人才新政。

(三)推动科技项目招引机制更加灵活有效

一是活用政府基金,“曲线”招引项目。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龙头,依托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公司等政府性资金参与项目投资或开展增资入股,以弥补项目资金缺口、成为公司股东等方式,和企业建立合作信任关系,曲线招引项目落地或企业落户。

二是改善营商环境,主动招引科技型企业。(1)优化招商考核机制,注重对结构性指标开展考核,如科技型项目比重等; 选取部分众创空间、产业园区作为试点,结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营收增长率等企业成长性指标,出台房租减免、税收减免、科技贷款、项目补贴等扶持政策。(2)成立专门面向科技型企业、具有较高亏损容忍度的天使投资基金,进一步放宽亏损容忍度,探索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提供长期资金,或以股权质押方式提供短期资金。

三是立足优势产业,加强同科研机构合作。立足家电、纺织服装、新材料、汽车等优势产业,与高校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践基地,选取一批重点企业设立成果试验、转化中心,推动科研院所的分支机构落户。加强对重点产业、前沿产业的研发需求调研,由政府会同科研机构一起谋划筹建大科学装置,共同探索设立产业研究中心、公共研发平台等。■

猜你喜欢
工业设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工业人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