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研究

2020-03-02 11:59高越月田永红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短板贵州省贵州

高越月 田永红

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是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贵州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和同步小康的重要路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探讨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一)以“融合”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价值所在

2018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为36.9,比2017年提升3.1个点,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44.5,比2017年提升1.2。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分别为37.7、34.6、36.1,比2017年提高3.5、3.5、4.5。这是贵州探索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阶段性努力成果。贵州目前形成了大数据产业由点到面的集群式发展格局,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三类业态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同时不断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依靠自然环境、政策推动等方面优势,促进大数据相关产业链条落地生根,以“融合”来构建一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协同相关资源打造产业生态体系,有效促进了贵州省数字经济持续不断的蓬勃发展。

(二)以政用为主导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导向

根据我国2018年各地区大数据发展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的总指数得分52.93,位列全国第5;政用指数得分28.98,位列全国第1;商用指数和民用指数则分别为7.71和16.24,分列全国第21和第6位。在全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中,贵州省2017年、2018年分别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获评全国“互联网+政府服务”综合试点示范省。贵州作为政用主导型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省份,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大,政策设计相对来说较为完善,法律环境也随之不断建设完善。在这样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来推动大数据产业与相关企业的发展,发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将会事半功倍。

(三)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由单方向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

贵州通过探索三个健全和三个加快,发展大数据商用和民用,来稳步实现大数据发展由单方向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三个健全是指健全大数据发展保障机制、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健全大数据人才发展环境。三个加快是指贵州在当前阶段发展大数据时的战略行动,通过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新兴业态发展来抓好大数据产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加快构建一条自主可控、健康可持续的大数据产业链条。贵州省的大数据战略行动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向纵深推进,也促使我们要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下一步贵州大数据发展所要面对的挑战。

二、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虽然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但是同发达地区相比,互联网的基础设备运营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必须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解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构不均衡的问题。随着5G时代的来临,我们将会迎来5G商用创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风口。由于5G网络的运营需要构架在新的基站上,未来中国在2—3年内将迎来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换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不能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将会成为制约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短板之一。

(二)市场化的商用水平总体较低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就在于大数据市场化的商用。贵州在利用大数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推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相较发达地区有比较大的差距,仍有待加强。特别是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的动力不足、范围不广、程度不深,使得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

(三)产业规模小、散、弱,尚未形成大数据支柱产业

贵州的实体经济总量规模偏小,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小,产业链条较短,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数字经济规模小,大数据相关产品散、大数据相关产品竞争力弱的情况突出,实体经济发展滞后,这些现状都无可避免地会制约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贵州的大数据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在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却并不多,且带动性和支撑性强的大项目数量也少,整个产业链也不健全,未能形成大数据支柱产业,因而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能力就不够强。

(四)科技及人才投入急需保障和加强

就科研投入来说,贵州省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指数在全国排名中下游。就专业技术人才来说,一方面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尤其是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区块链等方面的专家极度短缺。另一方面是基础性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培养出大数据发展急需的人才,成为影响贵州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保障科研投入和人才需要,避免人才流失,都是贵州大数据发展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课题。

(五)外部挑战激烈

随着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大数据,贵州面临着来自外部的横向的同质化发展和示范性发展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的特色道路,是必须要面对的外部挑战。贵州省总体的科研力量薄弱,科技投入相对较少,再加上技术市场活力比较低,这将严重制约贵州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贵州省在新的体制、机制、模式发展方面的经验都略显不足,对新技术、新概念、新业态的把握能力仍需加强。所以时刻保持探索精神和试验精神,勇于创新创造,是贵州大数据发展如何实现从跟随到示范、引领、引跑,保持发展先行优势的关键态度。

三、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自身优势,着力补齐短板

贵州大数据在政用发展方面独具优势,但从整个产业发展角度看,可持续能力较弱。商用发展缓慢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于两大短板造成的:一个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一个是实体经济发展滞后。贵州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在农村,但是大数据产业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也是在农村,最长远的发展潜力是来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所焕发的全新活力。因而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必须着力补齐发展中的这两大短板,将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下一步贵州省应当继续发挥好先天独具的生态、能源、战略、区位优势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优势,将其充分应用到招商引资、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扎实保障人才引进和培养,融合突出的自身优势去充分推动大数据产业与相关企业的发展,发展大数据的商用价值和民用价值,实现均衡发展和经济发展在动力、效率、质量上的三重变革。

(二)紧抓核心突破口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在从政用主导型向政用、商用、民用均衡型过渡,提高可持续能力的过程中,最核心的突破口有两个,一是紧抓大数据关键技术创新和研发应用,二是提升大数据支柱性产业竞争力。具体而言,要加快推动贵州在大数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关键硬件、软件的研发应用系统化发展。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市场应用、产业发展等环节的协同发展,强化在价值链上的高效衔接、在产业链上的协调互动、在创新链上的整合协同,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衔接通道。要加快提升贵州大数据支柱性产业的竞争力,从壮大企业主体,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着手。要强化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培育力度,通过行业数据优先开放和市场准入优先支持,培育一批潜力、成长力较强的大数据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发展,使它们成为整个大数据产业的领头羊,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要明确能够形成大数据支柱产业,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培育。

猜你喜欢
短板贵州省贵州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有多美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