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0-03-02 18:39朱永萍伍民生古立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气危重症胃肠功能

唐 晓,朱永萍,伍民生,古立新,李 军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胃肠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危重疾病的并发症,如果未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会降低患者的生存概率,且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当前,中医药在防治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经验,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胃肠功能的相关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机体的根源,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对于身体各部分组织器官的运作有着关键意义。胃肠功能障碍是常见的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一种,严重感染、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均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2]。反之,一旦危重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则表明患者的病情恶化。通过对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能够改善危重疾病状况,降低患者病死的概率。

胃肠功能障碍属于中医“腹胀满”“痞满”等范畴,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对于生命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言之“胃气”即为胃肠功能,如果“胃气”较为虚弱,且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补充,则会导致“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所生也”。因此,“胃气”的养护是中医治疗的重点,为了提供患者整体治疗及养护的方法,需要以保胃气为基本原则,逐步治疗恢复胃肠功能,实现营养支持及药物应用。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通腑泻下法、活血化瘀法、健脾益气法等。

2 通腑泻下法

2.1单味中药 大黄具有泄下止火、活血化瘀、清热润肠等功能,是通腑泻下法的主要药物。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大黄,能够在保护胃肠组织、清洗黏膜的同时促进毒物的排除,维持肠蠕动正常,有利于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优化预后[3]。余红等[4]观察了生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能够有效缓解胃肠道功能障碍,推测大黄可对胃肠黏膜进行保护,改善胃肠蠕动情况,且能加快胃肠道内毒素、细菌排出,改善微循环及胃肠道功能。周拉太[5]同样发现,联用大黄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更佳,患者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存活率明显改善。段宝民等[6]观察了大黄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救治作用,121例ICU 危重患者根据呼吸机治疗初始有无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分为大黄组、非大黄组;将合并有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出血的患者分为大黄组和非大黄组;将中毒性肠麻痹患者分为大黄组和非大黄组。非大黄组未应用抑酸及胃肠动力药物,全部组别均进行积极治疗,以患者的便潜血及肠鸣音状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大黄对初始无急性胃肠黏膜病变患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黄组胃肠黏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大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合并有急性胃肠黏膜病变出血的患者,两组治疗作用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毒性肠麻痹患者,大黄组治疗麻痹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大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看,大黄组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大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复方制剂 郭栋伟等[7]观察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38 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8 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可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并能降低APACHEⅡ评分。沈宇清等[8]观察通瘀解毒汤预防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效果。将209 例ICU 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通瘀解毒汤(由大黄、茜草、枳实、败酱草、蒲黄等中药组成),研究显示,通瘀解毒汤能够降低血液中的毒素,降低血液及肠道中的炎性因子活性,改善组织中的谷胱甘肽(GSH)及人二胺氧化酶(DAO)含量,促进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优化,降低肠腔的渗透压力,促进血液运输循环,在改善患者胃黏膜病变、MODS、肠道功能、死亡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健脾益气法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的生发根源,脾胃功能良好能够维持整个机体的健康状态,防止外来病菌入侵。治疗中加用健脾益气的复方中药,可以改善胃肠黏膜的屏障作用,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高文正等[9-10]学者观察了补中益气汤对胃癌术后气虚血瘀证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将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促动力药物潘立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补中益气汤能够优化胃部癌变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各项症状。丁维俊等[11]研究显示,参苓白术散可明显提升小鼠肠道的双歧杆菌数量,从而恢复肠道状态。季晓亮等[12]探讨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将伴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危重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促胃动力药、抑酸药、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反流症状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用参苓白术散能够缓解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状况。葛保国[13]探究健脾和胃中药汤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对照组实施常规胃肠保护功能处理,观察组加用健脾和胃中药汤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乳酸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健脾和胃汤防治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有效率较高,且可降低患者机体血乳酸水平。陆娟英等[14]探讨香砂六君子汤预防危重病脾胃虚弱型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将120 例ICU 危重病且经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型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病例均采用相同的危重病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加用香砂六君子汤鼻饲,结果显示,危重病脾胃虚弱型患者早期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和胃,可显著提高血清中胃动素水平,从而增加胃肠道动力,促进胃肠排空,2 周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陈凤娟等[15]研究发现,采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可促进患者肠蠕动的恢复,促进胃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的排泄,有利于肠道微生物环境的稳定,减轻毒血症。提示香砂六君子汤可通过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减少肠道细菌移位而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

4 活血化瘀法

周荣斌等[16]观察血必净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将58 例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血必净注射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状况、APACHE Ⅱ评分及Marshall 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未应用血必净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周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由此可见,采用血必净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能够优化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状态,促进病情严重患者预后改善。研究表明,丹参能够促进炎性因子的杀灭,对免疫系统有显著调节作用,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氧自由基,改善机体损伤,对线粒体有保护作用[17]。梁东明[18]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将47 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明显优化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

5 针刺法

针灸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及激素的调节作用有积极意义。虞意华等[19]观察针灸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将90 例严重脓毒症/MODS 患者分为对照组(44 例)和针灸组(46例),两组均给予严重脓毒症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灸,结果显示,针灸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胃肠道临床症状,显著减少胃储留及腹腔内压力水平,增加血清胃动素(MOT)水 平,降 低 促胃液 素(GAS)水 平、降 低APACHEⅡ评分及MODS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显著提高治疗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连永红等[20]将41 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和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口服或高位灌肠加复方丹参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压力恢复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表明针刺联合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6 结 语

中医药在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研究前景广阔。但当前对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研究尚不够深入,无统一的研究纳入标准;多数的临床研究为小样本观察,尚未涉及深层次的治疗机理研究,具体结果对于临床应用价值有限。今后需继续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胃气危重症胃肠功能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