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天突穴平喘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0-03-02 18:39倩,乔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平喘支气管哮喘

张 倩,乔 赟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定喘穴,又名喘息,属经外奇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是治疗哮喘的经验穴。《常用新医疗法手册》载“定喘,取法:大椎穴旁开五分。主治:哮喘、支气管炎、上肢瘫痪。针法:直刺一寸许。”天突穴,别名玉户,属任脉腧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具有宣肺宽胸、下气平喘的作用。《灵光赋》载“天突宛中治喘痰”,《针灸甲乙经》载“本穴具有调节气机,疏通气血之功”。定喘、天突穴均具有平喘的功效,故临床上常用于各类哮喘疾病的治疗,本文就二穴平喘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定喘穴平喘作用的临床研究

1.1.1针刺、埋针、埋线疗法 李铁等[1]将30 例支

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 例,治疗组针刺定喘并定罐于至阳、腰阳关、命门,对照组针刺定喘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 例,好转5 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4 例,好转7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为73.3%。徐先伟[2]为观察定喘、大椎和膻中埋针与传统针刺大椎、风门、定喘、鱼际、孔最等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差异,将69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穴位埋针配合西药疗法,对照组予传统针刺配合西药疗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9%、7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张革萍等[3]将8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 例,埋线组选取定喘、肺俞、膻中埋线,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口服,结果埋线组和氨茶碱组有效率分别是97.5%、90.00%,两组治疗后的ACT(哮喘控制测试)问卷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埋线组疗效优于氨茶碱组。定喘等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多种效应产生持久柔和的刺激量作用于穴位,是一种创痛低且长效的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哮喘。张钦等[4]研究发现定喘穴内结构的浅、深感觉神经和肺、支气管交感神经在脊髓中是同处于胸1、2 节段内,针灸该穴引起的神经冲动可经过脊神经作用于肺部,因此定喘穴平喘机制可能是针灸该穴后上胸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支气管扩张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针刺、埋针、埋线于定喘穴,可能是通过对穴位局部的刺激,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来减轻气道阻力、缓解支气管痉挛,最终改善患者肺功能等各项指标,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1.1.2穴位注射疗法 曹娴等[5]将40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成两组各20 例,对照组予口服氨茶碱片、盐酸二氧异丙嗪片,治疗组加用定喘穴穴位注射醋酸泼尼松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云波等[6]等研究认为穴位注射有针刺刺激作用,将药物注入穴位需要一定时间吸收,从而达到长时间刺激作用;定喘穴注射鱼腥草、柴胡、黄芪和卡介苗注射液均可止喘,其主要是通过注射时针刺刺激及注入药物在穴位的逐步吸收而发挥作用。陈利芳等[7]将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穴注组选双侧定喘和足三里交替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肌注组常规肌肉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后及治疗结束10 个月后随访两组ACT 评分,穴注组疗效明显优于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认为定喘穴深部分布有星状神经节,穴位注射可增强局部刺激效应,使神经冲动从交感干的肺动脉分支传达到肺丛,发挥平喘作用。顾恪波[8]研究发现定喘穴位注射多用于治疗气道痉挛和喘息性呼吸道疾病,其中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气管炎等气道变应性疾病占主导地位,目前关于定喘穴位注射的临床研究较多,但能进一步阐释其作用机制的则甚少。

定喘穴药物注射可发挥针刺刺激及药物药理功效的双重作用,达到扩张痉挛气道而止咳平喘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1.1.3中药穴位贴敷及其它疗法 祝丽霞[9]将10 069例肺炎喘嗽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药定喘散贴敷定喘穴治疗,结果显效2 850 人,有效6 364 人,无效855 人,总有效率达91.5%。廖涛等[10]将8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予注射头孢美唑钠、盐酸氨溴索、多索茶碱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贴敷定喘、肺俞,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李卫玲[11]将84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定喘、肺俞,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3.2%、8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玉雯[12]认为定喘穴可宣利肺气、止咳平喘,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良好疗效,患者可点按此穴至局部有酸麻重胀感以缓解喘息症状,哮喘缓解期可刮痧至微微发红发热。

中药贴敷可使药效经过人体皮肤、络脉、经脉、脏腑而逐层渗透,产生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振奋正气的作用,定喘贴敷中药可以发挥穴位和中药的联合作用来宣肺祛邪、降逆平喘。

1.2天突穴平喘作用的临床研究

1.2.1针刺疗法 朱现名等[13]研究认为针刺或按压天突穴能降逆气、疏通气道、化痰降浊,可治疗哮喘气促、痰壅阻滞等急性病症。刘亚利等[14]将48例咳嗽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天突穴治疗,治疗组予快针浅刺,对照组先直刺再沿胸骨柄后方刺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指出在天突用快针浅刺法可暂时阻断局部周围神经的传递信号,降低呼吸道黏膜受刺激的兴奋性,从而降低呼吸道痉挛和气管黏膜高分泌性,达到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目前有关针刺天突穴平喘作用的临床报道不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1.2.2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缪海燕[15]将48 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治疗组加用中药贴敷天突、针刺攒竹。结果治疗组完全控制16 例、部分控制6 例、未控制2 例,对照组完全控制7 例、部分控制8 例、未控制9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韦登峰[16]将60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特罗、富马酸酮替芬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天突、肺俞、足三里穴位贴敷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6.67%,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细胞免疫功能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薛祖娟等[17]将160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 例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10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取天突、膻中、肺俞贴敷止咳平喘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8.0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天突穴具有良好的平喘作用,目前穴位贴敷天突穴治疗哮喘类疾病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多,因气以通为顺,在该穴使用穴位贴敷,可快速疏通经络和局部瘀滞的气血,畅通气机从而发挥平喘功效。

1.3定喘、天突合用平喘作用的临床研究 钱云龙等[18]将260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30 例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组1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突、定喘穴注射核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4.62%、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治愈率为27.69%、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定喘和天突穴常配合用于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但两穴联用的临床报道不多,合用是否能取得强强联合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定喘穴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先伟[19]实验研究表明,定喘穴埋针可使哮喘大鼠症状发作的程度明显降低,机理是定喘埋针可使哮喘大鼠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蛋白含量降低,减弱Eotaxin mRNA、STAT6 mRNA 在气道上皮细胞的表达,降低哮喘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 的含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数量,最终达到干预气道炎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赵桂英等[20]实验研究发现,在豚鼠哮喘模型组肺组织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mRNA 表达含量明显升高,在定喘穴注射鱼腥草组肺组织中GM-CSF mRNA 表达含量明显下降,故认为GM-CSF mRNA 是引起哮喘气道炎症的相关细胞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定喘穴注射鱼腥草可降低嗜酸细胞的生成、活化及在气道的聚集,缓解气道的高反应性和炎性浸润,从而减轻哮喘豚鼠急性期症状。

有关定喘穴平喘机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定喘穴实施外治可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的含量和气道的高反应性,最终达到干预气道炎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目前定喘、天突穴平喘机制的实验研究甚少,故仍需大量的实验研究去证实已有观点的可靠性或发现新的平喘机制。

3 结 语

综上所述,定喘、天突穴能有效改善急性发作期哮喘等喘息性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起到平喘作用,也可在其缓解期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定喘、天突穴平喘作用显著且安全,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从而较西医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前,针对定喘、天突穴平喘的研究尚存不足:①穴位外治尚未建立起较统一、客观、规范的标准;②定喘、天突穴位外治多见于与西医结合的治法,缺乏单独应用的疗法,且临床研究多选在急性发作期,对于恢复期及远期疗效的观察报道甚少;③缺少多中心、随机化、大样本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且研究结果质量有待提高;④目前关于定喘穴平喘的临床研究报道多为穴位注射疗法,天突穴则以穴位贴敷疗法为主,其它有关的中医外治报道尚少,且暂无相关定喘、天突穴平喘的比较研究报道;⑤定喘、天突穴是临床公认具有良好平喘作用的穴位,大量用于治疗各类喘息性疾病,但其有关的实验研究报道极少,天突穴方面的实验研究甚至处于空缺状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逐步完善穴位外治的标准,设计严谨且周密的临床或实验研究,逐渐完善目前临床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加强实验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猜你喜欢
平喘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地龙生姜平喘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