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外阴瘙痒症的外治疗法研究近况

2020-03-02 18:39周冬妹李芳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阴肛周复发率

周冬妹,李芳梅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1)

肛周、外阴瘙痒症是以外生殖器、肛周局部皮肤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可急性发作,也可慢性迁延,常伴有抓痕、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1]。肛周瘙痒症发病率占成年人的1%~5%,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4∶1[2];肛周、外阴瘙痒症是与季节变化有关,夏季瘙痒发病率相对较低[3]。该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皮肤源性、神经源性、精神源性、混合性瘙痒等相关[4]。本病诊断容易,治疗比较棘手,瘙痒轻者经搔抓后可缓解,瘙痒重者则奇痒难忍,反复搔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病程迁延难愈,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5-6]。笔者就近几年外治法治疗肛周、外阴瘙痒症的文献综述如下。

1 西医外治法

1.1外用药物 西医治疗肛周、外阴瘙痒症的外用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物、润肤剂、表面麻醉剂、糖皮质激素药物、抗真菌药物、他克莫司软膏等。牛晓红[7]将96 例外阴瘙痒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 例,研究组使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对照组使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治疗4 周。随访四周,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5%,疾病复发率为4.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32%(P<0.05)。张惠燕[8]采用地奈德乳膏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外阴瘙痒症患者58 例,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随访,对照组复发率逐渐升高,4 周后为55.17%,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复发率(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激素类软膏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迅速减轻,停药后容易复发,长期局部用药刺激或患者用药不当导致副作用的出现,使患者陷入另一种痛苦中。Ucak H[9]研究表明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肛周瘙痒症有效、安全、耐受性好,但复发率比较高,需要长期使用。

1.2封闭疗法 欧剑标等[10]运用亚甲蓝混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的方法对100 例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亚甲蓝与神经组织有比较强的亲和力,局部注射后,可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实现脱髓鞘效果,达到缓解瘙痒的目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起到抗过敏、镇痛、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50 例患者,显效37 例,有效13 例,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周欲吕[11]采用亚甲蓝溶液局部封闭配合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肛门瘙痒患者60例,治疗组予以亚甲蓝溶液封闭联合术后每日便后予中药除湿止痒方坐浴;对照组60 例则每日便后予以中药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2 周,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鲁林源等[12]选取肛门瘙痒患者142 例,对照组68 例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74 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67.6%、9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1.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治疗肛周、外阴瘙痒症有紫外线、红外线局部照射、矿泉浴等,还可采用同位素及X 线放射治疗。红外线灯照射疗法是用波长400~760 nm 的辐射线照射人体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红外线可穿入组织,利用其热力作用,引起照射部位的温度升高,血流加速,血管扩张,改善照射部位血液循环,提高组织细胞的营养代谢功能,促进机体局部代谢和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炎镇痛等作用。何招妹[13]采用红外线灯照射联合液体敷料及造口粉治疗肛周湿疹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在其治疗的20 例该病患者中,治愈16 例,好转4 例,总有效率为100%。李建霞等[14]运用激光电灼法治疗肛周湿疹患者61例,对照组30例予常规肛周皮下神经末梢离断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31 例予激光电灼联合综合护理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激光电灼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瘙痒与皮疹症状。

2 中医外治法

2.1中药熏洗、坐浴疗法 常为伟等[15]选取肛周瘙痒患者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观察组采用苦参汤加减方熏洗(苦参、地肤子、龙胆草、苍术、黄柏、蛇床子、荆芥、白鲜皮、防风),对照组采用一般中药熏洗,5 d 为1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67%和68.89%,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P 物质水平和皮肤瘙痒指数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表明,采用熏洗坐浴的外治用药方式,能够直接扩张病患局部体表毛细血管网,使外周血容量迅速增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使中药以离子特性渗透患者体内,同时病患局部皮肤久浸于温热药气中,软化角质层,药物成分更易透过角质层而吸收,也可透过毛囊、汗腺管被吸收到体内,使药物成分发挥最大效能。魏晓丹等[16]治疗116 例湿热下注型肛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清热利湿止痒方外洗,对照组给予皮炎平软膏外敷。治疗2 周,结果两组患者肛门瘙痒症状评分和肛门瘙痒发作间隔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志君等[17]运用祛风止痒汤外用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对照组40 例使用高锰酸钾粉坐浴治疗,观察组40 例使用祛风除痒汤(苦参、黄芩、生地、土茯苓、白芥子、百部、白鲜皮、防风、甘草、皂角刺、全蝎、紫草)坐浴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P 物质、IL-2 水平变化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同时观察组的皮损及肛门瘙痒总面积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针刺疗法 肖倩等[18]采用针刺治疗肛周瘙痒症患者72 例,治疗组36 例予肛三针合体穴电针治疗(肛三针:长强、肛周3、9 点位距肛缘1 cm 处各取一穴;体穴:血海、脾俞、丰隆、足三里、承山),对照组36 例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连续治疗21 d。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比较,治疗组在肛周瘙痒、苔藓样化评分方面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肛三针联合体穴电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肛周瘙痒症状、改善瘙痒部位苔藓化皮损,减轻患者痛苦,临床疗效确切。段逸群[19]运用针刺治疗外阴、肛周瘙痒症患者(主穴:长强、会阴、曲骨、三阴交,临床辨证选取配穴与针刺手法),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后能够达到疏风止痒、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功效。王姝[20]选取火针配合隔姜灸联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例62 例(针刺部位选取瘙痒、红斑、皮损处),待火针治疗结束后再行隔姜灸(穴位为大椎、双侧肺俞、肾俞),结果总有效率为96.8%。

2.3穴位注射疗法 陈汉强[21]采用长强、曲骨、会阴三穴注射确炎舒松A 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肛周、外阴瘙痒症患者,治疗2 周,后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4.6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0%、28%,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研究表明穴位注射治疗肛周、外阴瘙痒症疗效确切,且能够减少疾病复发率,调整异常机体的状态,通过调节局部神经活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余丹等[22]运用针刺加穴位注射(穴取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及长强穴)治疗肛周瘙痒症患者4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刺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2 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效率分别为95.00%和85.00%,治疗组患者瘙痒指数积分及外周血P 物质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4其他疗法 肖倩等[23]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患者(穴位:长强、经验穴、血海、脾俞、丰隆)疗效满意,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能够兴奋副交感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缓解瘙痒的症状,达到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消肿、消炎、促进皮损修复的作用。唐云刚等[24]采用小针刀行肛周皮下神经离断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患者30例,对比传统改良Ball 的手术方式,小针刀手术具有微创、减轻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出血,利于伤口愈合的作用。文小军等[25]运用止痒方熏洗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肛周湿疹65 例(止痒方组成:白蒺藜、五倍子、忍冬藤、龙胆草、黄连、威灵仙、百部、薄荷、麻黄;穴位:长强穴),疗效满意。研究表明运用止痒方熏洗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3 小 结

综上所述,肛周、外阴瘙痒症临床治疗较棘手,易反复发作,因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西医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或局部封闭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迅速减轻,但停药后容易复发,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导致依赖性、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及局部色素减退等副作用。西医的物理疗法涉及红外线照射、激光等方法,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且远期疗效尚无文献报道。相比西医疗法,中医药外治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使用广泛,中药外用配方主要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止痒的药物为主。其它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埋线、小针刀、自血疗法等,有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疗程长、疼痛等特点,不易推广应用。笔者临床学习过程中,发现使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医用保湿剂治疗肛周、外阴瘙痒症,每周1 次,4 次1个疗程,可取得很好的疗效,尤其针对长期使用其它方法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的患者,其特点是简便验廉,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挖掘安全有效的外治法并进行作用机制研究,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是发展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外阴肛周复发率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如何根治外阴白斑病?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