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四两为客

2020-03-02 06:55万水
莫愁·时代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肩挑服装厂老家

万水

“肩挑四两为客。”某日早晨醒来,看到四弟在家族群里发了这么一句话,还配了一张图:一个蓝衣灰裤的农夫肩挑两个箩筐,似乎为生活忙碌奔走。图文引发我深思。

字面意思是肩上挑着四两礼物去人家家里,即便礼轻,也是自己凭能力挣得而馈赠给别人的,主人家自会感激,以宾客的礼仪接待你。这句俗语,总结出了古人为人处世的经验。放在当下,适用场景也很多。

我们老家在安徽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白天下田地挣工分,晚上给人缝洗衣物,终日劳累也只够勉强糊口。这种困境下,一家人在村里都是低头走路,亲戚朋友间少有往来。四弟看在眼里,他想尽一己之力改变现状,体验“肩挑四两为客”的体面感。

四弟十几岁时,正逢国家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掀起一股“下海”浪潮。他受影响,只身前往江苏闯荡,一连四个月杳无音信,全家急得不行。事后父亲斥责他:不辞而别,小小年纪在外遇到坏人怎么办?

现在看来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四弟头脑好使,敢想敢做。自少年时代起,他先后前往江苏常州、福建福州做学徒,学了漆匠、裁缝手艺,挣来的工钱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減轻了父母的压力。

几年下来,他发现帮人做工不如自己单干,于是开始尝试做小本生意——在福建“倒腾”物料赚差价,在老家县城开餐馆,十几年间也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这期间,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从贫穷直奔温饱,从温饱飞奔小康,客来客往也能拿得出体面的吃食招待,一家子一扫过去的局促,在村里昂首挺胸起来。

“肩担四两为客。”新时代回看这句话,我认为是启发我们做人应有大志气,富有开创自己事业的气魄。不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作为单位员工,工作上都需要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四弟是全家第一个勇于行动的人。

本以为四弟会待在老家守着餐馆过下半辈子,谁知年近40岁的他不满足于“小老板”的身份,又琢磨着去浙江杭州开办服装厂。这些年随着电商的兴起,大大小小的服装厂跟着受益,四弟凭着对市场的敏感以及早年所学所见,在服装界打拼出一条新路,在杭州城站住了脚跟。

纵观四弟这半辈子,摸爬滚打地走过,能有如今的成绩,不仅得益于他敢想敢做的精神,认识到窘境又不局限于窘境,能及早做出应对策略,并且积极部署,还得益于他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端正的品行。

他没有贪念,每次都只往前迈一步。遇事不急不躁,懂循序渐进之必要性,往往化危为吉。赚钱的同时,也能设身处地为人考虑,在外对客户舍小利取大节,在内与厂里员工同吃喝打成一片,设置各种福利、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他说:“员工开心工作,我开心挣钱,何乐而不为?”

他虽常年在外,但时刻牵挂家中老母亲和兄弟们,对自己省吃俭用,对家人慷慨解囊。他还扮演着人生导师角色,为侄孙辈指点迷津,鼓励下一代读书观政,积极改变命运等。

四弟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能越过生活的磨难,闯出一片天的个人经历,也是对书中“做人要先修德”的最好诠释,因为德越高,望越重,好运愿垂青。名利来时能接得住,守得牢。

人这辈子,不仅要体面地活着,还应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留点自己的“记号”在这人世间。年老的时候回想也不觉枉活。可谓是:万贯家财一担挑,一落江湖任飘摇。

编辑 沈欢欢 1014256511@qq.com

猜你喜欢
肩挑服装厂老家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浅论山东管理学院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为帮包村创办服装厂工作实践及其意义
河 长
我的老家
挑夫
再干十年
肩挑希望
退路
在老家过年
某服装厂为何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