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02 11:33何映兰余春高建敏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何映兰 余春 高建敏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了10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7%,差异性存在,P<0.05。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不仅如此还可缩短患儿退黄时间,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2

新生儿黄疸,主要指的是出生<28d新生儿的黄疸,属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的胆红素升高疾病。发病原因,和胆红素生成过多、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存在紧密的联系[1]。主要表现:面颈部/躯干黄染、贫血、厌食、呼吸困难等。为改善黄疸患儿的病情,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黄疸作为研究对象,以综合性护理作为基础,以常规护理作为参照,对比两者的临床效果。

1 基本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情况

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儿,通过随机平行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3例、47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29:24;最小日龄2d,最大日龄为8d,平均日龄(5.6±2.2)d。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25:22;最小日龄为1d,最大日龄为6d,平均日龄(3.5±2.1)d。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指导,以此加强母婴间的接触。

1.2.2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患儿的病情、各项生命体征实行观察。然后,记录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分布范围、伴随症状、排便颜色及形状等情况。

综合性抚摸护理,患儿沐浴过程中,对患儿实行头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等抚摸,从而促使患儿及早排出胎粪。

综合性游泳护理指导,经专业护理人员对患儿在水温为37度中,进行游泳指导,保证水质的清洁度。然后,采用新生儿特制游泳圈加强游泳练习,主要的目的:促进新生儿胃肠蠕动,提高患儿的食欲。

综合性光疗护理,告知患儿家长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然后,实行光疗箱消毒,合理调节光疗箱内的温度、照射温度,连续照射8h,间隔1h协助患儿翻身一次,从而保证蓝光照射的效果。光疗的过程,采用眼罩将患儿的眼部遮盖,利用尿布包好患儿的阴部,并需结合患儿具体状况,补充适量辅食/配方奶粉。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相关指标(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含量)。

1.3.2 临床效果的评判:实施护理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恢复正常,并且皮肤黄疸全部消退,即为治愈。实施护理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同时皮肤黄疸表现有所改善,即为有效。实施护理后,没有达到治愈、有效的标准,即为无效。治愈、有效的总和×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方式显示,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均以X?形式加以统计学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差表示,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均以t形式进行统计学检验处理。对比结果的数据显示为P<0.05,可判定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含量,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突出,P<0.05,如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时期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常见新生儿皮肤发黄、哭闹不止等表现。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对新生儿神经细胞发育、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大[2]。一般条件下,新生儿生理黄疸在出生后2d后无明显表现,出生5d后达到高峰,2周内黄疸消退。在实行新生儿黄疸检测的过程中,需加强对患儿黄疸进展的观察[3-4]。本次研究,采用了综合性护理措施,经对患儿病情监测、抚摸护理、游泳护理、光疗护理,为黄疸患儿提供护理服务。然后,为患儿家长讲解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主要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以此获得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5]。而予以光疗处理,可促进胆红素代谢,使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下降。

总之,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护理效果显著,在减少患儿退黄时间、血清胆红素含量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优势,有临床方面应用、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杨妍.综合性護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87-288.

李岩.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7):154-155.

曾丽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应用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169-170.

高子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54-156.

裴红艳,麻开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2):1877.

猜你喜欢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护理观察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