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DA、SOD、IL-1β、IFN-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表达及与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

2020-03-03 12:21李建瑞马冉冉樊新红袁博博
海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受检者中度神经功能

李建瑞,马冉冉,樊新红,袁博博

1.兵器工业521医院神经内二科,陕西 西安 710065;

2.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5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渐近性降低、记忆力、注意力及定向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1-2]。相关研究指出,VD 为迄今为止唯一可防治的痴呆类型,若患病早期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合理有效治疗,可避免病情进展至不可逆的VD晚期阶段,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随着临床对VD的深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可增加脑血管损伤,在VD 的病理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4-5]。此外,VD 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血脑屏障功能损伤,研究显示,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可增加血脑屏障功能损伤,与VD 的发生密切相关[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 1β,IL-1β)、干扰素-γ (interferon γ,IFN-γ)在VD 中的表达及其与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兵器工业521 医院98 例VD 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男/女(例)年龄(岁)体质量(kg)心功能分级[例(%)]研究组对照组χ2/t值P值98 98 40/58 45/53 0.519 0.471 65.73±6.12 64.19±5.40 1.868 0.063 63.97±7.61 65.43±7.70 1.335 0.183高血压26(26.53)22(22.45)0.441 0.506糖尿病15(15.31)11(11.22)0.710 0.400高血脂20(20.41)16(16.33)0.544 0.461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1)研究组患者均符合VD诊断标准[7];(2)近3 周内无感染性疾病;(3)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5)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6)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1.3.1 指标检测 采集两组受检者晨起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半径8 cm)处理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β、IFN-γ水平,采用羟基法测定血清SOD 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 水平。相关试剂盒购自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2 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 (1)病情评估:治疗前,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研究组VD 患者病情程度,总分范围0~42 分,0~1 分为正常,2~4 分为轻度,5~20 分为中度,21~42 分为重度[8]。研究组患者病情程度为:重度36 例,中度42 例,轻度20 例。(2)治疗方法:研究组所有VD 均采用神经功能调节剂、促脑细胞代谢药物、脑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给予控制血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3)预后评估:出院3 个月后评估预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总分范围0~100 分,61~99 分为Ⅰ级(轻度功能障碍),41~60 分为Ⅱ级(中度功能障碍),0~40 分为Ⅲ级(重度功能障碍)[9]。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受检者入组时的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2)分析VD 发病的影响因素;(3)对比治疗前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VD患者的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4)对比出院3个月后不同预后VD患者的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5)分析治疗前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与VD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6)评估治疗前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对VD患者预后为Ⅲ级的预测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分析,通过Logistic 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血清MDA、SOD、IL-1 β、IFN-γ水平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MDA、IL-1β、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OD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受检者的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比较

表2 两组受检者的血清MDA、SOD、IL-1β、IFN-γ水平比较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98 98 MDA(nmol/mL)6.59±0.71 4.06±0.42 30.361<0.01 SOD(U/mL)86.27±10.95 129.73±18.51 20.005<0.01 IL-1β(pg/mL)67.90±9.08 45.21±7.14 19.446<0.01 IFN-γ(pg/mL)194.64±14.31 131.59±9.75 36.046<0.01

2.2 VD 发病的影响因素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DA、SOD、IL-1β、IFN-γ均为VD 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VD发病的影响因素

2.3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VD患者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重度VD 患者的血清MDA、IL-1β、IFN-γ水平较中度、轻度患者高,中度患者较轻度患者高,血清SOD水平较中度、轻度患者低,中度患者较轻度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VD患者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表4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VD患者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中度组比较,aP<0.05;与轻度组比较,bP<0.05。

组别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F值P值例数36 42 20 MDA(nmol/mL)9.30±0.84ab 5.28±0.59b 4.47±0.42 478.541<0.01 SOD(U/mL)62.03±20.46ab 93.72±17.69b 114.25±16.37 57.078<0.01 IL-1β(pg/mL)87.17±7.59ab 59.28±6.83b 51.32±6.27 223.354<0.01 IFN-γ(pg/mL)219.23±15.38ab 185.16±11.07b 170.28±9.36 118.721<0.01

2.4 不同预后VD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比较 VD患者预后情况为Ⅰ级34例,Ⅱ级44例,Ⅲ级20例。Ⅲ级患者血清MDA、IL-1β、IFN-γ水平较Ⅱ级、Ⅰ级患者高,Ⅱ级患者较Ⅰ级患者高,血清SOD水平较Ⅱ级、Ⅰ级患者低,Ⅱ级患者较Ⅰ级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预后VD患者的血清各指标水平比较(

表5 不同预后VD患者的血清各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中度组比较,aP<0.05;与轻度组比较,bP<0.05。

组别Ⅲ级患者Ⅱ级患者Ⅰ级患者F值P值例数20 44 34 MDA(nmol/mL)8.04±0.74ab 7.06±0.52b 5.13±0.36 224.323<0.01 SOD(U/mL)68.14±22.36ab 81.62±16.29b 102.95±14.87 28.602<0.01 IL-1β(pg/mL)82.78±7.82ab 67.52±6.73b 59.64±6.07 74.175<0.01 IFN-γ(pg/mL)216.59±15.13ab 196.27±9.05b 179.62±8.24 81.846<0.01

2.5 血清各指标水平与VD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 Spearman 相关分析可知,血清MDA、IL-1β、IFN-γ水平与VD 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呈负相关,血清SOD水平与VD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呈正相关(P<0.05),见表6。

表6 血清各指标水平与VD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n=98)

2.6 血清各指标评估VD患者预后的ROC分析 经ROC分析,血清MDA、SOD、IL-1β、IFN-γ评估VD患者预后为Ⅲ级的AUC分别为0.855、0.690、0.843、0.672,当血清MDA>7.50 nmol/mL时,其评估VD患者预后为Ⅲ级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1.82%,见表7、图1。

表7 ROC分析结果

图1 ROC曲线

3 讨论

VD多见于中老年群体,我国VD发病率为1.1%~3.0%,且呈逐渐升高趋势[10]。若能及时明确患者病情程度、通过相关指标预测疾病结局,利于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及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11]。

近年来研究指出,脑血管损伤参与VD 的发生发展[12-13]。氧化应激是引起、促进脑血管损伤的重要因素,氧自由基可通过过氧化作用损伤神经元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改变细胞膜表面Na+-K+-ATP泵活性,并影响修饰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的表达,损伤神经元,加重VD病情[14-15]。MDA、SOD均为反映氧化应激程度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发现,VD患者血清MDA异常升高,血清SOD异常降低,且与患者病情程度、预后存在密切相关性。MDA属于脂质代谢产物,可直接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强度及速率,间接反映组织受自由基损伤程度。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VD患者血清MDA水平呈异常高表达状态[16-18]。SOD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高效清除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作用。LI 等[19]发现,VD 模型大鼠的海马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降低,并指出SOD 是退行性疾病在病理学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此外,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与V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VD 患者血清IL-1β、IFN-γ水平表达异常升高,且与VD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董春瑶[20]研究指出,IFN-γ为重要的Th1类促炎症细胞因子,具有强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能抗细胞增殖,正常脑组织内IFN-γ无表达,而VD 患者脑组织发生缺氧性损伤,引起IFN-γ水平升高。IL-1作为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在炎症反应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其存在形式为IL-1α和IL-1β[21]。丁彬彬等[22]研究显示,VD患者血清IL-1β水平呈明显高表达状态。且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DA、SOD、IL-1β、IFN-γ均为VD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充分表明血清MDA、SOD、IL-1β、IFN-γ在V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与VD 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

本研究进一步经ROC 曲线分析发现,血清MDA评估VD 患者预后为Ⅲ级的AUC 为0.855,大于SOD(0.690)、IL-1β(0.843)、IFN-γ(0.672),当血清截断值>7.50 nmol/mL 时,其评估VD 患者预后为Ⅲ级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1.82%。提示血清MDA、SOD、IL-1β、IFN-γ对VD 患者预后为Ⅲ级,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MDA、IL-1β、IFN-γ在VD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SOD表达降低,均为VD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可为临床评估VD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受检者中度神经功能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小米手表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