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

2020-03-03 07:51王万芹
经济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资管宏观商业银行

文| 王万芹

引言

在商业银行发展进程中,其运营目标理念具有传统性。在宏观政策出台的新形势下,运营目标逐渐发生改变。成本目标表现为成本更低,效率目标表现为效率更高,风险目标表现为风险可控。借助宏观环境,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现转型,是尤为必要的。本文在研究中,从整体上分析了宏观环境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具有现实研究价值。

我国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现阶段,我国宏观环经济环境,正处于矛盾性发展。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周期发展呈现出向上的趋势,金融周期发展则呈现出向下的趋势。根据对2018上半年,我国宏观数据的综合分析来看,二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同比6.7%,与第一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6.8%相比略低。而且,在连续十二个季度中,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在6.8%左右。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生产发展相对稳定。不过,在需求层面上,投资消费速度住逐渐放缓,净出口幅度缩减。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滑程度最大。社会福利增长率达到了历史最低,为9.8%。综合来看,金融周期出现下降的趋势。

政策环境分析

通过对我国当前政策环境的了解,可以发现在财政政策方面的积极性仍较高。在2018年7月召开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后,货币政策发生了小幅度调整。与调整前的稳健性货币政策相比,调整后的货币政策明显放松。此外,投融资的速度出现下滑,贸易战可能会对我国的出口率产生影响,影响我国贸易的发展。因而,政府出台了系列性的政策,将减税、减费作为政策的重点,同时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与以往存在差异的是,政策出台的重点,并不是政府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实现对市场活力的刺激,从间接层面上发挥作用和价值。

行业环境分析

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与此同时,国内与国外的金融业均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趋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主体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内部竞争、外部竞争,使其成为银行运营管理宏观环境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在此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改变,各种新金融主体介入,均使商业银行在发展中,享受到机遇的同时面临相应的挑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社会中,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商业银行因属于顺周期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其经营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保障商业银行高效运行,我国以分阶段形式,应用利率市场,对资金价格的制定,以市场供需变化为主。在应用此种方法后,商业银行的效率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其获利的空间也受到了压缩,会加剧市场竞争。

央行发布的资管新规及其产生的影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隐患分析

关于我国财务管理业务的发展,最早发生于2004年。国家自从出台与商业银行发展相关的政策后,股市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复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财务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环境。在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理财产品的种类、形式日益增多,且发行机构的数量也不断增多。截止到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已经超过28亿元。不过,随着理财业务的兴起,理财业务发展期间的诸多风险也开始日益显露。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发展中,常见的风险可概括为五种。第一种为外包业务的风险;第二种为多层次嵌套性风险;第三种为合规风险;第四种为流动性风险,第五种为严格赎回性风险。

监管政策出台的影响

在2018年,监管机构从宏观谨慎发展的角度考虑后,出台了《关于不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该规定的出台,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金融风险进行化解和防范。资管新规中,针对非标准化的债务资产投资,对其核心要素进行了规定,指出限期配对和配合管理措施,用于对商业银行非标准股票规模减少的引导。针对产品净值管理问题,规定中对资产管理业务做出要求,同时对相关监管标准进行协调,此种标准资产管理产品的标准相类似。

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我国出台的资管新规,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其一,资产新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对非保证产品严格赎回的相关规定,做出打破,使净值管理得到实现,在表格计算中,也包含保本产品。其二,资产新规中对现金池相关内容做出规范,拉长了理财产品的周期,有效实现了对期限错配风险的降低。其三,资管子公司到成立,使商业银行能够从相对专业的角度上,对资管产品进行专门负责,实现对风险的隔离。资管新规使商业银行的公募投资理财产品的门槛,得到降低,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一步扩大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

宏观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风险分析

传统运营管理的风险

在宏观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传统运营管理风险。此种风险,主要表现为操作和系统风险两个方面。其一,操作风险。该风险的源头,可以是内部程序引发的风险,可以是员工行为因素导致的损失风险,可以是信息技术系统造成的损失风险,也可以是外部事件引发的风险。在分析风险之前,要掌握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相关职能,明确其操作风险。其二,系统风险。该风险,一般是对银行破产、外部冲击的定义。反过来说,银行系统的生产、运作等,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经营业务相关的运营管理风险

宏观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影响,也体现为经营业务相关的运营管理风险。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常见的经营业务运营管理风险,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其一,信用风险。该风险,也可称之为不良贷款风险。现阶段,银行多数收入来源,以存贷款的差价为主。若贷款违约,银行将会将此贷款记录成不良贷款。此种下现象,会导致银行业务开展受限。其二,新业务模式管理风险。此种风险,其他源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影响了银行的传统业务。其三,表外业务风险。该业务风险,与多元化业务、缺乏法律限制等有密切的关系。

宏观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的措施研究

为应对宏观环境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可提出后以下措施:首先,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商业银行要及时掌握新出台的宏观政策,有针对性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点、操作等展开分析,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优化操作业务流程等。其次,强化内外部审计监督。商业银行要提高核心业务系统程序的开放水平,在银行柜台操作中,实现对业务的集中处理,升级银行防伪系统,对结算账户支付密码加以推广。最后,完善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对商业银行柜台队伍的培养、建设,充分突出人为本的理念,为银行员工制定相对科学的薪酬绩效体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形势逐渐发生变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国家逐渐出台相应的政策,致力于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在分析宏观环境时,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和政策角度展开,并对当前商业银行的行业发展环境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和监管政策出台角度,分析了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明确我国商业银行在宏观环境下所面临的运营管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期望在本文研究下,可以实现对银行运营管理风险的控制。

猜你喜欢
资管宏观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金融生态重塑在即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
宏观与政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