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优化途径分析

2020-03-03 07:51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管理者经营国有企业

文| 牛 方

企业的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担负着重要角色。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传统的统计工作已经很难再适应现有模式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国有企业的统计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发挥统计管理的职能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对统计工作的挑战

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长时间积压的问题以及矛盾集中暴露出来。由于受传统体质思想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在变革过程中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生产经营机制上往往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市场要求,从而导致企业的负债过重,企业的人员富余,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差。鉴于这样的现状,国有企业必须深化改革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帮助企业与时俱进。在企业的改革过程中,统计工作也必须伴随企业改革在工作内容上做出相应的改变,例如传统的国有企业的统计工作,只是单纯地进行指标统计,而对于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成绩并未做充分的总结,以至于企业的管理者无法通过相关的统计结果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矛盾以及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的活动范围将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要求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随着经营活动范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部分国有企业的统计工作依旧墨守成规,没有根据企业变化的需要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加以创新,以至于企业的统计工作流于形式,严重阻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统计工作的认识不高

伴随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十分的重视,而对于企业的统计工作认识度不高,甚至在很多国有企业中,统计部门经常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一旦企业的统计工作不受企业管理者重视,企业就不会在统计部门投入一定的资金,使得统计部门的软、硬件设施都较为落后。

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相关统计人员的配备上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的统计人员的管理工作比较松散,办公设备以及信息化的投入较差。据相关调研发现,很多国有企业中缺少专业的统计工作人员,很少有统计专业毕业的人才,这就导致在企业的统计工作管理过程中,相关统计人员对于所从事的统计工作内容并不专业,不能对企业的统计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也无法对相关统计的结果进行有效开发和科学运用。

缺乏统计管理的规制制度和统一的标准

一部分国有企业在统计工作的管理上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统一的标准。有的企业在相关制度和标准上依旧采取的是企业改革之前的相关制度和标准,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相关制度和标准进行更新。如此便导致企业统计工作中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已经无法再适应企业的发展情况。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很多国有企业统计工作中,所采集的信息过于表面化,不够全面,质量信息较差。企业的统计工作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信息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工作,信息的建卷和立档工作。在三个步骤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对信息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工作,它主要是依旧所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

将死资料,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有规律、有价值以及有指导意义的资料,以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做出科学的决策。然而很多企业在统计工作过程中,所采集的信息不够全面,导致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加上缺乏专业的分析人员,导致统计工作的信息质量较差,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优化途径

想要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认真总结和分析当前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对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从而找到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方法,帮助企业优化统计工作。笔者通过分析总结了如下几点内容。

加强企业对统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伴随市场经济的推进,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已经发展为自主经营和发展,经济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想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获取竞争优势,取得长足的发展,企业必须加强对统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其中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方式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统计工作的分散式管理。一方面加强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对于企业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相关规范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国有企业的统计工作跟上企业变革和发展的步伐。

加强企业对统计工作内容的创新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统计工作上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统计工作内容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在企业统计工作过程中主要就企业内部的经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工作,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发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以及时调整和改变相应的经营策略。但是企业想要长足发展,除了关注内容经营状况以外,企业的管理者更需要关注市场经济信息以及外部环境动态。于企业发展而言外部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相关市场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统计工作除了要盯住企业内部的经营指标,要对市场经济以及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做好收集、有效分析和整理工作。方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为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及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加强国有企业统计队伍建设

当今社会,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同样的道理,想要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水平,企业就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伴随国有企业的发展,统计工作无论是从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还是从管理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技术也不断运用在统计工作中,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统计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将是企业统计工作得以有效发展中的关键所在。

企业可以通过和高校合作,聘请一些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同时做好相关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真正让企业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建立和打造一支有技术、有思想、创新意识强的统计队伍,促进国有企业统计工作长足发展,为国有企业的高效发展助力。

总结

综上,针对国有企业统计工作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对统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强对统计工作内容的创新,并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企业统计人才的培养,相信国有企业的统计工作一定会取得巨大的进步,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者经营国有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