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03 07:51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卫生院预算编制乡镇

文| 毛 华

引言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基层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延伸至基层满足基层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起点。

预算管理是企业或者组织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该企业或者组织的最终效益和功能的发挥。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也是如此。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和优化其预算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其提升整体功能发挥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常来说,预算管理可以划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价等三大环节,而乡镇卫生院在上述的三大环节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由此,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和不足,结果自身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切实的提升乡镇卫生院预期基层医疗服务功能的良好发挥。

我国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从预算编制看,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方式相对单一,科学性不足

预算编制是预期管理的起步环节,也是预算管理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基础。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众多的乡镇卫生院在预算编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的方式相对单一,整体的科学性还有待提升。乡镇卫生院对当下先进的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的渗透和实施有所欠缺,在具体编制方式的改进和突破上尚有较大困难;二是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切实际或可操作性不强的内容,比如预算管理目标的设定过高或者过低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预算管理效果。

从预算执行看,乡镇卫生院的预算执行力度欠缺,严谨性不足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花费精力和成本最大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环节之一。在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操作来看,总体来说其预算执行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行的力度不到位,涉及到执行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讲,乡镇卫生院的预算执行可能涉及到的环节和方面并不全面,还存在着一些遗漏或者缺失。从深度讲,乡镇卫生院的预算执行较为表面,少数还存在形式主义的现状;二是执行的方式还是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乡镇卫生院当下的具体执行中,一般都仅仅是应用传统方式,记录和汇报的功能较重,其分析、规划和预测的功能发挥尚存较大不足,相关执行措施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相对欠缺。

从预算评价看,乡镇卫生院的预算评价相对忽视,客观性不足

预算评价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也是如此。乡镇卫生院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从评价的意识还是评价的具体方式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具体来说,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评价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强化。预算评价的意识缺位既是卫生院部门及职工等执行者的忽视,更重要的是卫生院领导班子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制度不健全、监督滞后等。

二是评价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乡镇卫生院预算评价的方式还较为初级,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客观性不足,进而直接导致最终的评价效果还达不到预期。

乡镇卫生院优化提升其预算管理的措施建议

在预算编制方面,优化编制方式,丰富编制手段

预算编制是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环节之一。针对当下乡镇卫生院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建议乡镇卫生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切实做好预算编制的相应制度和流程设计,制度和流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编制效率和效果,为具体的编制过程明确具体方向和方式。在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和指引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乡镇卫生院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尽可能避免出现环节或者内容遗漏的不良现象发生。

二是要切实的丰富和优化预算编制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当下的预算编制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应用传统措施,这些措施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乡镇卫生院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方法方面,与新兴技术的相互结合是重要的趋势之一,例如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等。

比如在预算目标的设定过程中,传统方式是基于上级要求以及历史数据来综合设定,设定过程较为主观。若考虑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目标的设定可以进行更加细致化的分解,不仅仅可以落实到详细的责任主体,同时也能够进行相对实时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新兴技术的应用并不是要追求大而全,而是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和切实需要来进行适当的部署和应用。

在预算执行方面,强化执行广度和深度,提升执行严谨性

预算执行是乡镇卫生院优化提升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众多优化措施的聚焦点。针对当下乡镇卫生院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执行机制,该机制主要涵盖执行目标、执行方式、执行节奏、执行主体等等内容,不仅仅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执行的具体行为和后续的评价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不断优化执行的具体方式,预算执行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其不仅仅需要对预算管理相关的理论技术等具有很好的熟悉度,同时也要具有相应的行业实践经验,才能够保证基本的执行广度和深度。鉴于此,乡镇卫生院要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下功夫,一手抓高水平预算执行人才引进,一手抓执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执行水平。

三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预算执行的功能范畴,不仅仅局限在记录和汇报层面,要积极努力向着分析、规划和预测层面提升,以期能够达到通过预算执行,既能够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实现,同时也能够为下一步的预算管理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预算评价方面,优化评价方式,提升评价的客观性

预算评价是预算管理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在此方面,乡镇卫生院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不断强化预算评价意识的全员性,不仅仅是卫生院部门及职工等执行者的意识,更加重要的是卫生院领导班子的预算评价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和动力。

二是要不断的优化预算评价的具体方式。具体来说,指标优化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乡镇卫生院预算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量化程度不够,或有些难以量化,评价结果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鉴于此,乡镇卫生院应该努力提升预算评价指标的量化程度,尽可能减少定性描述类的评价,进而降低整个评价过程受到的主观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量化程度的提升并不是无差别和无止境的,相反,乡镇卫生院在进行预算评价量化程度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分析不同层面和岗位的具体特点,以及最终要实现的评价目标,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量化以及量化的程度。

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乡镇卫生院日常运行中的重要管理内容,会直接影响其服务功能的发挥,结合当下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建议乡镇卫生院可以从预算管理的三大环节着手,基于优化预算编制方式、强化预算执行广度和深度、提升预算评价的客观性等三大主要措施方面,并且结合乡镇卫生院自身的具体现状和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提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对策举措的切实执行,最终达到提升预算管理效果的目的,为乡镇卫生院自身的健康运行和功能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措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全部都需要同时进行的,乡镇卫生院需基于自身的优化部署合理控制节奏,寻求预算管理改革优化的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
卫生院预算编制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