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浅探

2020-03-03 11:19吉林省农安县黄鱼圈乡中心小学张守梅
关键词:道德教育汉字德育

■吉林省农安县黄鱼圈乡中心小学 张守梅 周 晶

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系统科学地认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功能,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教学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在语文教学中,德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德育的渗透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课文的具体内容特点等,重点突出地、有选择性地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因此,笔者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为学生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工作可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展开。一般来说,教师集中在某些特殊环节进行德育渗透,效果会非常突出。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中需要补充的知识点、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等进行德育渗透。有些课文如果没有补充必要的资料,学生在头脑中就难以建立起相应的表象。这阻碍了他们的理解,降低了他们的认知水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更加直观的信息,丰富学生对于课文历史背景信息的直观感受,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于这些直观内容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文化道德、价值观方面的认知,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回应。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加集中地围绕某些重点进行德育的认知分辨、情感体验和行为模仿,让德育渗透工作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二、在字词短语的讲解中进行德育渗透

我国的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比较独特的,汉字本身有会意的特点,所以在很多汉字中,我们都可以深挖其中的含义,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以此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可以较好地渗透道德教育。当然,这样的教学内容渗透也是让学生全面认识汉字、加强对汉字理解和掌握的一种必要途径。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汉字成语故事。有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个汉字构成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有了这样一个观察揣摩的过程,可以对汉字本身有更加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成语故事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阅读成语故事,这样可以更显著地提高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应用水平。几乎所有的成语故事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和道德观,传授着一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程度,更为显著地提升他们对于语文学科中道德教育内涵的理解深度。

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德育渗透

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道德的规范和原理,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的道德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认识,巩固体验,让学生在优秀思想道德观的引导下,正确地处理事物,更好地适应社会。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理论教学和实际体验式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对道德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可以通过布置家庭实践作业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在学校当天学习了一篇有关感恩的文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把感恩这一主题进一步深化理解,让学生首先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情,而自己目前能力有限,能为父母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呢?先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可以做的事情,然后从中精选一两件安排学生回家实践。在实践之后,可以通过PPT、作文等形式汇报自己的过程和感受。这样的形式进一步升华了道德教育的主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印象,让小学生在道德问题上有更多体验,从与父母亲切的互动中,感受到了行为强化的力量,从而让他们更懂得感恩,更知道如何感恩。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在德育渗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要在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开展德育渗透工作,体现出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优势,加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整合性,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关注学生智力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任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人格完善统一,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汉字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