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及其学生评价多元化体系构建
——基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视角

2020-03-03 23:10支媛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改革

支媛

(1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2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1)

传统文学类课程的改革,其关注点以往主要放在教学过程本身,其中模式、内容、方法是教学改革中频率较高的词汇。但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各个环节中,人才质量标准的评价却表现出相对弱化和滞后,与预期培养目标无法相称,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系统与社会、行业发展需求评价系统错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研究学者开始将教育改革视角投向学生评价领域,从学生评价的源头上寻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质量标准的统一。基于长期的课程学生评价实践,本文尝试从课程内涵式发展思路与多元评价体系的重构层面探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一、内涵式发展与多维评价视角的引入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教学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中文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以学生古代语言文字与文学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和发展为立足点,但该课程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在实施中却常常无法将课程培养预期容纳在同一框架之内,因单一评价和固时评价带来的内涵发展受阻,出现学生会读少思,能考试少延伸,研究能力差,学术动态不敏感,难以建立整体的中国古代文学脉络感知以及专题性文学问题的分析等问题,以低质量产出而最终无法获得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期待。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这种传统课程中给学生评价注入科学内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传统课程改革有来自多方面的阻力。从内部来看,课程本身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理论化,形成了一整套难以逾越的课程教学思维,这既为优点,也是弊端。课程历史越久意味着其成熟度越高,学者对它的研究也就越系统深入,这必然为课程教学本身的丰富性、纵深度提供相当的优势;但课程本身难以打破的固有程式也成了改革创新的藩篱,如统一陈规化教学,缺乏对学生个体关照,重知识检测,而轻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学生完结性评价中常见的短板。从外部审视,社会行业所需的人才是多类别、多层次的,传统课程在一定范围内难以始终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势必随着适应社会功用而催生的实践与应用型新课程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并从一开始就和行业人才需求的直接目标搭线,传统课程的人才培养想要通过教学改革随时保持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同步,是相当困难的。传统课程要在教学改革中既保持特点、发挥优势,又能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跟进教育目标、改进学习发展过程,就必须进行课程优化,建立持续改进的内部价值判断保障机制,形成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其主体关键是学生评价,即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以人才培养标准来衡量判断是否与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的预期值达成一致。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于其传统因素的制约,缺乏智能灵活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发展性、差异性、过程性不够重视,评价指标与评价实施较为单一,教学多采用知识性单向传递模式,容易限制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内容的灵活掌握与理论分析。本科教育阶段,许多学生在课程完结时很少能够完成延伸性和创新性的课程研究报告,至少要到研究生教育阶段,才逐渐注入文学专项问题的分析研究,客观上延迟了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文学分析判断能力和问题解决意识的形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目标中对语言文字、审美鉴赏、分析研究等能力有培养要求的制定,但学生评价标准却与之难以匹配,根源于缺乏应用型和发展型人才培养思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现阶段的改革路数,需要积极引入学生内涵式发展的培养理念,在课程改革中注入发展性和动态性学生评价并使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学生评价激活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的目的是反思和改进教学,促进学习与发展,而不仅仅是完成评价。以创新多维的学生评价引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联动,只有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解决因质量评价与目标错位而带来的课程危机。

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方面即是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使其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要以促进内涵式发展为切入点,扭转评价的非合理导向,形成开放性、阶段性、过程性的动态评价制度。“在促进学生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协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需要重新构建一套科学完整、与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契合的学生评价体系。”[1]211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思路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等级思辨和探究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本科教育要从知识传授阶段转入到综合能力培养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能力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对古代文学史脉络整体感知和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文学现象、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力,完善人格塑造,提升精神品格,并且对于师范类学生,还要求灵活熟练进行古代文学知识和作品的解读以及教学实践应用。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可以将本课程教育的特征作为动力与资源,寻求创新型发展结构模式,可以极大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借助时代主流文化、社会精神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推动作为助力,引领学生回归历史语境与古代文学思维,依靠全面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养而保障人才质量效益。课程内涵式发展的全面铺开要侧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思路。

(一)注重差异与个体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决定了不可能在课程教育中制定适合每一位学生的一套标准和计划,但却可以通过评价运行的过程去关注和掌握每一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发展状况,以此进行个体性反馈与改进途径的实施。“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发展变化的评价。”[2]当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的整个环节极少关注到个体的学习进展和发展变化,对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不能即时进行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反馈,包括学生对古代文学史认知的清晰度、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语言文字熟练掌握与运用、文学专题的研究程度等等,极易造成质量标准与培养目标失衡。考察历史上文学教育的成功范例,由于小众化与精英式教学,教育者能即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发展状况,并常常施以个体式反馈,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沟通与反思,形成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良好的主体评价和自我评价关系。在当下大众化教育趋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小众化和精英式教育那样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但完全可以借鉴古代的文学教育途径和文学教育实践活动,灵活采用设置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即时性评价制度,多点、多角度地较为全面地增进对学生的个体观照,关注差异和个体发展,本着人的自然质性最为合理的途径实施教育。“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个别差异列入考虑,而不是不承认或忽略这些个别差异,教育将会更有效率。”[3]在课程中形成长效对学生古代文学能力变化信息和证据的系统搜集,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仅完成判断,还要将判断作为最重要的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的手段,以评价作为真正促进个体发展的盘活点。

(二)牢固基础与激发潜能并重

本科教育阶段实质是坚实基础与发展性学习并重的阶段。学生从普通基础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面对专业的分化设置,综合性课程减少,专业性课程增加,人才培养方式要凸显专业与课程特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如秘书学、新闻学、国际汉语教育等)的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从能力目标的角度上看,是要培养学生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和古代文学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延伸性学习与研究。完全被文学史、作家作品的知识传授占满,忽视激励和发展功能的课程教育方式自然不可取,但极端地把课程一味推向技能层面的延伸与应用,抛弃对文学史整体姿态、发展脉络、文学流变特征的基本理解,也不是明智的教学改革途径。被实践证明的、作为科学规律的知识体系,是隐性智能得以发展的依据,隐性智能的发展,又是能使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思维途径,因此,盲从片面而未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目标培养,都无益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良性改革。另外仅是通过教学内容与课堂环节的单线改革见效微小,可以尝试不断设置阶段性测量和判断,坚持对学生学习进行由点到面的过程性评价,其中包涵基础知识的考评要素,不断扩展学习者的知识容量,提高认识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潜能。学习发展绝不是定时定量的固定框架,要“把学习看作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1]41,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不断设定可行性、可突破的阶段性目标,制定阶段规划、考评、反馈、改进,兼顾知识要点与应用能力提升。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熟记、背诵、学生自主问题解答、阅读分享,课前预知性讲述等方式,多元化进行学生评价的制度建构。承继古代文学渊深的历史文化积累,借助现代学术个性和优势,把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优势发挥好,相对弱项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出来,让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牵引智能、应用实践能力提升,以潜在智能的持续性发展反作用于基础知识的主动式扩展。

(三)打破文学学科教育界限

现代教育学科的分科不断向专业化、精深化发展,特别是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科分科越来越细,虽然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文学教育以现代学科分类意识从大学科分成小学科,相关的知识结构被割裂,综合性人文知识系统被解构,文学教育逐渐朝着更加专深的方向发展,各个学科之间虽然也有互动和交叉,但学科的壁垒却带来了更多的发展障碍。古代的文学教育虽然有着自身的局限,但其大文学教育观念为今天的文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仍然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作用。张新科在《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界限始终与政治、哲学、史学等联系在一起。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此相联系,文学教育不是纯粹的文学教育,古代的文学教育是广义的大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它一开始就与经学、史学乃至于子学结合,与政治结合,与人格培养结合。”同时文中还反思当今学校的文学教育弊端,“与学生的人格培养脱节,成为专门的知识化教育,并且失去了与社会的广泛联系”[4]。古代的文学教育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教育,呈现综合性,因此在传承文化、塑造人格、发展学术、促进创作等多个方面起到了正面和积极的作用。当然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限定于社会本位,还应当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尊重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观念。现阶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要科学借鉴古代教育中有价值的文学教育理念,并以此展开学生评价的合理建构。首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基础文化涵养的考量,比如包括天文历法、乐律、职官、礼俗、饮食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另外,有意识地对于文学相关的史学、地理学、思想史等关联性知识,采用一定的形式让学生在学术研究报告、文本阅读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涉及与分析;再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古代诗、词、文、赋的创作,适时通过学生展示、朗读作品,师生共读等方式,给古代文学课程特色灌注古代诗学思维,并且把学生作品创作纳入考评的范围。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发展,扩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的实质范围,从纵向与横向进行相关学科的辐射,突出文学教育中的文艺性。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重构

中国古代文学内涵式发展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必须有相应的人才质量标准与之达成匹配,适合该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学生评价改革智能系统就有必要启动,以学生评价系统改革促成课程多个方面的联动改革,形成良性的课程改革轨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5]以此看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要点也着重强调教育教学评价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的关键点,教育评价是整个教育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单一的、固时的、平面的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人才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应本着多元化、增值空间、促进反馈与改进的培养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多维评价体系的重构也应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建构“关注过程”与“增值性”的评价体系。

首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生评价中要区别“完成评价”和“为了学习的评价”的教育理念,改变为了评价而评价的导向,将只注重教学结果转向对学习本身和学生发展本身的关注。“当前,对学习的关注已经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大观念。”[6]要通过不定时、不定性的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以改进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促进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点式评价拉动个体反馈的面,在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将文本阅读、自学讨论、学习问答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通过建立课程学习群、推荐与交流书籍、口头检查阅读与上交读书报告、课程总结与思考问答,对学生进行点式评价与阶段性动态评价”[7];以学生评价各项观测点串联形成过程性的评价,并将其“作为奖励学生不断改进学习行为的一个‘动力源’”[1]168。《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专门指出:“建构主义中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关注过程,关注实际学习活动的评价,评价不仅是一种监察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通过沟通与对话达成反思的过程。”[1]41“关注过程”的意图是把教育主体双方都纳入评价的框架中,将教育者的评价与学习者的评价同时综合客观地作用于学习本身,合理、科学建构学生评价的真正实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

再次,通过建构贯穿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观测点达到教育价值的增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有其特殊的人文性,以传统诗教为例,周锡山在《传统诗教的智慧教育及现代意义》中阐述:“孔子建立的诗教传统,包含了文化、情感、审美、人格教育,和政治、伦理、道德精神教育,并上升到智慧教育。”[7]传统文化与文学教育有着显著的人文特征,要将课程的人文特征与现代教育的先进手段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方法,建立创造性和迁移性思维,将显性知识传授与激发潜能、引导智慧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发展学习能力,使之形成独立、创新、开放的思维习惯。“增值性评价”就是要不以评价课程教学结果为目的,不以定性评价为标准,给学生创造提升空间,比如设置课前或课外探究平台,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文献阅读,形成自主型解答疑惑,注重学习小结与思、省结合,创建学生学习变化的信息资料库,全面搜集和分析学生的课程学习发展状况,以此为主要依据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方法,突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培养的人才特质。

四、结语

教学型本科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要真正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启动从培养方案制定到人才需求出口的一整套人才质量标准,用以衡量学生思想道德、学业成绩、能力素养、身心发展等质量规格。学生评价是人才输出质量与培养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要素,“学生评价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是引导学生发展进步的内在标尺”[1]19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视角,要充分介入学生评价体系的创新与重构,保存特色,发挥优势,立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文性,建构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形成长效的学生评价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只重改“课”不重改“学”的面貌。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改革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我们需要文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改革之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