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0-03-03 06:06姜彩霞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德育

姜彩霞

■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幼儿园

“树要早浇,人要小教。”3~5岁是价值观形成、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如果可以在这个阶段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学习习惯,会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做好铺垫。因此,幼儿园必须要抓住幼儿教育时机,有效渗透德育思想,确保幼儿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价值

幼儿教育是步入学习生涯的启蒙教育阶段,关系到幼儿正确习惯与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可能更加侧重幼儿的“智力”,忽视了他们“德品”的发展,以至于当前许多幼儿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许多年轻的父母不懂得育儿,同样没有做好幼儿的教育及指导工作,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德育理念与思想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的学生,使他们可以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和准则,懂得谦让、诚信等。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运用讲授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尤其是说教式教学与指导方式超出了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会直接影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为了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平,教师必须要从渗透道德教育思想出发,对道德教育方法进行大胆创新。

二、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良好德育环境,陶冶幼儿道德情操

幼儿的年纪比较小,思维与认知能力都尚处于较低水平,如果直接采用讲授式德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接受德育的兴趣,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显然不利于德育思想在幼儿园中的融入。此时如果可以创新运用情境创设法,从陶冶幼儿道德情操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与认知标准等,创设一些趣味化、生动化、生活化的德育环境氛围,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启发幼儿,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道德思想的熏陶和教育,最终帮助他们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良好德育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园要注意从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出发,科学制订幼儿道德教育方案,保证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道德教育水平。

例如,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要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精神氛围环境,如可以在每天早上入园的时候,由园长带头,全体幼儿教师都在学校门口迎接前来上学的幼儿以及他们的父母,并互相问好;教师之间要做到互帮互助,文明礼貌,尤其是在遇到家中有困难或者生病的同事时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带头做公益事业,如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或有困难的家庭,或者带领全班幼儿利用假期时间一起做环保公益活动;小朋友如果因为生病而无法来园上课,幼儿教师要主动打电话问候他们。这些身体力行的小事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养成帮助、关心和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在平时幼儿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为他们营造互动的良好物质环境,如可以在过道墙面、大门以及操场等场所精心整改宣传标语,在其中融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如在草坪前面插上“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等广告牌;带领幼儿主动认养幼儿园中的花草树木,使他们在养成给花草树木浇水的良好习惯的同时,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幼儿园要注意支持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室的环境氛围设置工作,如让幼儿在参与以“我爱妈妈”“我的好朋友”等为主题的互动活动过程中,可以让他们自主布置相应的环境氛围;在园内的阅览室或班级图书角中可以专门放置《狼来了》《三字经》《孔融让梨》等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经典小故事,使他们可以在幼儿园中时时刻刻接受良好道德思想的熏陶和影响。

(二)创新德育方法,强化道德教育指导

在幼儿园开展德育期间,鉴于幼儿本身的思维认知能力与水平相对较低,想提升德育的效果,离不开幼儿园全体教师的道德教育指导与点拨。但是常规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德育的兴趣与效果,所以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期间必须要立足于德育方法创新,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最适宜的德育方法,保证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德育以及相关活动的兴趣,不断提升德育的整体水平。此外,除了发挥幼儿园方面的教育作用之外,同样也要注意协调幼儿家庭方面的育儿作用,强化家园共育,保证可以有效地助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家园共育活动开展期间,幼儿园一方必须要占据主导地位,由其辅助幼儿家长一同参与到教育和指导幼儿德育的活动中,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幼儿父母普遍缺乏幼儿德育的专业知识,所以更加依赖于专门的教育与培训方式来提高幼儿父母的育儿水平,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德育品质的形成。特别是可以将游戏教学法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幼儿父母,使他们可以在课下通过亲子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向幼儿有效地渗透德育方面的相关思想与观念,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德育在幼儿园中的融入效果。

例如,可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有机结合道德教育和其他众多领域的教育活动,保证可以在整个道德教育环节中有效渗透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比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全体幼儿一同参与“龙的传人”活动,以此帮助幼儿切实体会到成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心理;组织幼儿一同参与“我是一名合格的小公民”这一活动,使他们懂得公共场所所需要遵从的基本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组织幼儿一同参与学唱《泼水歌》,使幼儿切实懂得如果不小心犯错了,必须要向别人道歉,要及时说“对不起”等。其次,在平时幼儿园教育培训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品德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可以积极开展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全班幼儿每周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组织幼儿轮流做班级值日活动,使他们真实体验和感受劳动的快乐;进餐时可以教育他们不剩饭、不挑食,要懂得珍惜粮食;组织幼儿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之后,要带领他们一起主动收拾好自己刚才玩过的玩具,将它们重新回归原位,以此培养幼儿整理玩具的良好习惯;结合“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和“消防日”等各种关键节日或时节来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带领幼儿一同歌颂父母,或者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份礼物,培养他们懂得孝敬父母的良好情感。

(三)有机整合教育资源,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鉴于幼儿园德育的特殊性以及幼儿年龄本身的特殊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效果,幼儿园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有机整合幼儿园现有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可以借助贴近幼儿的生活化教育资源来开展道德教育,切不可一味地拘泥于以往固定的幼儿园集体教学形式或预定的幼儿园教学计划,保证切实有效地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因此,在平时的幼儿园德育开展过程中,可以重点挖掘和利用本土的一些优势文化资源与节日资源等,保证可以更好地借助这些优秀的幼儿教育资源逐步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例如,幼儿园要有效挖掘和利用本土的一些特色文化,并将其同幼儿园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全体幼儿切实体会本地区的乡土文化底蕴,感受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以此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良好情感。西安地区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以及乡土文化风情,如“美丽护城河”“羊肉泡馍”等,这些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渗透可以培养该地区幼儿良好的思想情感与热情。或者可以抓住某些社会上的一些重大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爱国情感,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世博会、冬奥会、“长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成为培养幼儿良好爱国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德育素材,可以在激发幼儿关注时事新闻兴趣的同时,将它们集合成系列道德教育的专项主题活动,借助这些有效的德育资源极大地提升德育的整体效果。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教育资源,都需要考虑幼儿自身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意识发展情况,避免所选的教育资源超出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范畴,确保不断提升他们的整体道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关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渗透德育思想期间,可以从创设良好德育环境,陶冶幼儿道德情操出发,注重创新德育方法,强化道德教育指导,同时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德育目标,有机整合教育资源,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好奇”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