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

2020-03-03 06:56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半干旱泾川县苹果园

易 娜

(甘肃省泾川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744300)

甘肃省泾川县半干旱地区苹果园春旱、伏旱比较严重,尤其在3月和6—8月,而这时正是苹果树生长和果实膨大对水分、养分需求旺盛时期。为解决这一矛盾,结合苹果树生产实际,我们发明了一种山地果园贮水棒。现介绍如下。

1 贮水棒的特征

贮水棒形状似葫芦,凸腰部分为空心,其余为实心,由红胶泥烧制而成。总高度18厘米,脖子(手柄)长5厘米,直径4厘米;凸腰直径8厘米,细腰直径5厘米,整体2处凸腰,1处细腰;底面5处凹陷。

将贮水棒浸泡在水中或者含有养分、农药的溶液中,充分吸水,每只可以吸水3千克左右。将充分吸水的贮水棒埋入苹果树根部周围的土壤中,缓慢释放水分,为根系提供水分,提高土壤含水率,可持续30天左右。较其他形状,葫芦形可以提高贮水棒与土壤接触面积,有利于向土壤不同部位缓释水分。

红胶泥材质环保、无毒、无公害,可以重复使用。果农可以就地取材,自己烧制。取自然生红胶土,和成泥,倒入木头制作的葫芦形模具中成型,也可以用手直接捏成葫芦形,就是比较费工。一次可以制作50只或100只,数量根据需要定。阴干24小时后,呈品字形垒在废弃窑洞或铁架子上面,下面用文火慢慢烘烤36小时,自然温凉后取用。每只烧制成本1元左右,可以使用3~5年。

2 贮水试验

2.1 试验地点

试验在泾川县半干旱山区苹果园进行。当地海拔9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0.0℃,极端最低气温-24.0℃,极端最高气温39.6℃。平均年降水量500毫米,年蒸发量1300毫米,年降水量集中分布在7—9月;春季降水仅占全年的15%,春旱发生频率较高,果树抽条严重。

2.2 试验方法

半干旱山区苹果园450亩,品种为红富士,在4月上旬、6月下旬各埋设1次葫芦形饱和吸水的贮水棒,7年生以上果树每株埋设3或5只,呈品字形排列,埋入深度40厘米,同一区域设置对照。贮水棒吸收液体分为2种:一种是清水,另一种为清水+尿素水+硫酸亚铁混合液。

在6月下旬、8月下旬,在埋设贮水棒的区域和对照区分别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多点混合取样,采用对角线法,每块地取5个样点,取样深度一般为35~38厘米,多点取到的样品充分混合,按四分法弃去多余的部分,保留约250克,拣去枯枝落叶、残根等杂质,土块研碎。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采用铝盒燃烧——称量法:①将铝盒擦净后在天平上称重,②将除去杂质的新鲜土样5克放入铝盒中,同铝盒一起称重。③用吸管吸取燃烧酒精5~10毫升(过湿土样取高限),加入铝盒中,与土壤搅匀后点燃,待火焰灭后再加5毫升酒精,点燃,待火焰熄灭稍冷后在天平上称重,计算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烘干前铝盒及土样质量-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烘干空铝盒质量)]×100

2.3 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埋设吸附清水的贮水棒处理区土壤含水量分别为35.4%(6月下旬)、37.4%(8月下旬);埋设吸附清水+尿素水+硫酸亚铁混合液的贮水棒处理区土壤含水量分别为31.2%(6月下旬)、34.5%(8月下旬);对照区为21.3%(6月下旬)、29.1%(8月下旬)。埋设吸附清水的贮水棒处理区土壤松散,没有板结或结成圆球。

3 小结

葫芦形贮水棒是缓释型简单供水设施,实现了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缓慢供应,在吸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肥液和药液,果树叶片肥厚、颜色深绿,病虫害发生株率下降26%,较大水漫灌和喷药防治节约成本,值得在半干旱地区山地果园和缓坡地生态造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半干旱泾川县苹果园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晋北地区半干旱风沙区典型林分适宜性评价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浅谈半干旱地区丘陵混交林造林模式
王佩:为半干旱地区集聚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