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枣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20-03-03 06:56边银霞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敦煌市农家肥大枣

边银霞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736200)

近年来,敦煌市红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从2008年的2162亩发展到2018年的11723亩,产量达到5126.1吨,按照均价10元/千克,红枣收入5126万元,已经成为敦煌市农民继葡萄、李广杏产业之后又一支柱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如何使敦煌市红枣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则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红枣发展现状

敦煌市红枣主要是敦煌大枣和鸣山大枣。自2008年开始大批量地从河南省新郑市调入灰枣苗,由于长途运输出现苗木失水、假植措施落实不到位、苗木前期管理不当等原因致使月牙泉镇高效节水园区枣树的苗木成活率仅有32%。2010年郭家堡镇土塔村“千亩红枣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发展红枣的热潮。加之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学习借鉴新疆灰枣引种技术,推广第1年用酸枣种子育苗,第2年嫁接灰枣的新方法,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积极推广灰枣矮化密植技术、枣树前2年间作技术、红枣标准化栽培技术等技术措施,使得红枣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截至2018年底,种植面积11000余亩。

近年来,随着全国红枣种植面积的持续增加,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市场行情低迷,红枣价格走势开始下滑,从刚种植时灰枣鲜枣市场价格36元/千克降到现在的10元/千克左右,骏枣鲜枣30元/千克降到现在的6元/千克左右,同时由于农户粗放管理,枣果产量低,商品率低,市场价格低,致使农户开始忧愁有枣卖不出好价格、没有好收入,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打击,出现个别农户发展枣树的信心开始动摇,有挖掉枣树种植其他林果(紫胭桃、李广杏、红酥梨)的现象。从图1可以看出2015—2017年红枣面积在急剧减少。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多而杂,主栽品种面积小

全市栽培的红枣品种主要有敦煌大枣、鸣山大枣、灰枣、骏枣、哈密大枣、七月鲜、鸡心枣等。郭家堡镇是全市枣树专业镇,栽培面积4528亩,是灰枣和骏枣的主栽区;月牙泉镇栽培面积1327亩,主要是敦煌大枣和鸣山大枣的主栽区,一般种植在田间地头的地埂边或者房前屋后的果园中;其他如莫高镇、转渠口镇、肃州镇等栽培面积都在1300亩以上,主要栽植灰枣、骏枣、哈密大枣等。

图1 敦煌市2008—2018年红枣生产情况

2.2 农户管理粗放,产量低,产业发展缓慢

一是由于农户前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按照敦煌大枣的栽培习惯种植灰枣,任其生长,不重视修剪,造成枣树树形高直,结果枝很少,结果迟、产量低。对于矮化密植的枣树修剪不当,不通风透光,造成结果少。

二是由于前期种植灰枣受间作的供水矛盾影响,栽植枣树早期成活率、越冬率不高。由于枣树前期收成低,很多农户在枣树行间间作棉花等作物,致使枣树生长空间少,生长缓慢;同时枣树是耐旱植物,需要催芽水、花前水、保果水、促果水、封冻水5次水,棉花虽然1年浇水5次,但与枣树的需水时间、需水量不一样,造成浇水矛盾,大部分农户按照棉花需水期进行大水漫灌,致使枣树由于浇水过多造成根系窒息引起树体死亡(图2、图3)。

图2 大水漫灌

图3 棉花枣树间作

三是灌溉管理措施不正确。由于部分农户于11月上旬以后浇最后一次冬水,造成地面结冰层加厚,受到冬季低温冻害,根系和根颈部位受害比较严重,造成第2年枣树死亡。枣树最迟一次浇水一般要在11月5日以前。

四是农户在枣树盛花期不喷水、不喷肥,致使在敦煌市干旱高温季节,落花落果现象比较严重。

五是施肥管理不正确。农户在种植枣树的过程中,重视化肥的施用,轻视农家肥、有机肥的施用。在秋季采摘后,没有很好施用腐熟的农家肥,致使土地在化肥施用下,板结严重,营养缺乏,第2年树体生长势弱、结果少、商品果率低。

2.3 忽视商标注册和品牌营销战略

除了敦煌农场“敦垦”红枣,敦煌本地没有别的敦煌大枣或者敦煌灰枣的商标品牌,使得敦煌红枣市场竞争力弱,而敦煌农场的“敦垦”牌红枣于2015年6月获得2015中国果品百强品牌,通过创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促使敦煌农场的骏枣销售于国内外市场及国内大中型超市,为敦煌本土其他枣品种闯出了一条绿色品牌之路,值得借鉴。

2.4 产业链太短,商品附加值太低

由于敦煌大枣、鸣山大枣、灰枣和骏枣鲜食只占到5%,95%都是制干,加工产品单一。没有发展红枣的其他产品,比如红枣酸奶、枣果汁、枣茶、枣酒等。除敦煌农场的加工企业,敦煌市几乎没有中小型鲜枣加工企业,仅在2018年建成郭家堡镇土塔村红枣裕翔合作社,通过简单清洗、晾晒加工后制成枣干、枣脯等进行开发销售。

2.5 种销模式单一化,致使成本偏高,产业效益低

农户仅仅靠种植销售红枣,农业生产投入成本比较高,农家肥羊粪1米3130元左右,1亩5年生以上的枣园需要羊粪4米3,即每亩520元,追施有机肥、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00元,全年1亩枣园肥料投入共计820元;同时灌溉水实行大水漫灌,1亩枣园灌水费用300元,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增加了农户用水成本。

2.6 单纯搞农业生产,没有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敦煌市红枣产业发展仅仅通过农户简单晾晒制干销售,没有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价值,缺乏发展的后劲动力。红枣产业发展应与敦煌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走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3 对策

3.1 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在敦煌市发展红枣产业,应充分利用敦煌市的自然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势,沙漠环抱中的绿洲,祁连雪水灌溉无污染,空气质量好;二是气候条件优势,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全年日照时数长(3246.7小时),昼夜温差大;三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明确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区域化布局,在月牙泉镇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敦煌大枣和鸣山大枣的基础上,其他乡镇重点大力发展引种的骏枣和灰枣,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3.2 落实红枣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品质量与产量

一是种植枣树前3年,尽量不要间作棉花,可以种植绿肥,比如黄豆、箭舌豌豆、沙打旺等,还草压肥,改善土地疏松性和营养状况,同时解决与棉花灌水矛盾。

二是在枣树前期栽培管理一定重视枣树整形修剪。整形原则是:一般冬夏结合,夏季为主,前促后控,堵上放下,随树做形,随枝修剪。主要树形是开心形、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主干疏层形等,4米×2米行株距一般采用自由纺锤形,4米×3米行株距一般采取小冠疏层形,5米×4米行株距采取开心形等。

三是摘心。萌芽展叶到6月对新生枣头、二次枝和枣吊摘心,对于幼树期的枣树枣头枝留5~7个二次枝摘心,对结果期的大树枣头枝留3~5个摘心。

四是枣树开花期喷水喷肥,在60%花开时进行喷水,早晚各1次;在40%花开时喷肥,一般用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整个花期喷3次,每次间隔5~7天;在40%的花开时喷硼,用0.03%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洒,3~5天1次,喷2次,保证坐花坐果率提高。

五是在枣园开花时进行放蜂,促使枣花授粉率提高。在枣树开花期,农户引进蜂源,对枣园进行放蜂,可提高枣树坐果率1~2倍。

六是对5年生以上的结果枣树进行开甲,提高坐果率。在6月上中旬,初次开甲在距地面20~30厘米处树干进行,以后开甲部位逐年上移,开甲时用利刃绕树干环切两道,深达木质部,将切口间的韧皮部削掉,甲口宽0.3~0.5厘米。

七是疏花疏果。疏花疏果的标准是按树定产,以吊定果,外围多留,内膛少留。一般1个枣吊留2~4个枣果,木质化枣吊留10~15个枣果,将多余枣花和畸形幼果全部疏除。

八是在秋季红枣采摘完毕后,及时进行秋季施肥。在10月底前,把腐熟的农家肥施在田间枣树周围,幼龄枣树挖深、宽各40厘米施肥坑。4~8年生枣树需环状或条状沟施农家肥20~50千克。通过施农家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通透性和疏松性。施肥量一般是斤果斤半肥。

3.3 加大商标注册力度,建立品牌营销战略

鼓励枣树种植大场大户、家庭农场或者私企积极发挥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对主栽品种灰枣、敦煌大枣等注册敦煌本土特色的品牌,扩大品牌营销策略,对产品进行包装深加工,不断掌握市场行情,对商品率好的枣果进行超市对接或者走外贸市场,提升销售价格。同时做好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认定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工作,提升特色果品的质量。另外发展电商营销,通过电台、微信、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在京东电商、淘宝网等平台注册生鲜产品旗舰店或者营销网点,通过全年红枣种植关键技术视频,给广大消费者无公害敦煌特色产品展示,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随时买到敦煌特产。

3.4 延长红枣产业链,增加果品附加值

通过积极引导大场大户或者农场主进行加工企业的建设,开发红枣酸奶、红枣茶、枣脯、枣酒等产品加工。同时做好产品包装与烘干、贮藏、运输,形成产销运一体化。

3.5 发展林下养殖,促进提质增效

参照可持续发展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研究,实施林下养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农民增收的“绿、利”双赢新型生产模式。枣树生产与家庭养殖相结合,发展林下养殖,以禽类粪便为农家肥,禽以杂草或早期脱落的干瘪枣果为食,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一方面增加了土壤有机肥料,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农民购买肥料开支,减少了农民除草的人工费,提高了果品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通过林下养殖禽类,减少了饲料投入,保证了禽产品的绿色环保(红枣鸡),增加了农业养殖收入。

3.6 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加强红枣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敦煌市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而不是仅仅发展农业销售原产品。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喜欢乡下的田园生活,我们要深层次挖掘红枣文化内涵和栽培历史,把生态农业、敦煌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立休闲观光枣园。可以出售枣树盆景造型,举办敦煌红枣摄影、红枣绘画、品种展示和品鉴的红枣节,邀请各方朋友来参观、观赏、采摘、艺术创作等活动,享受田园生活乐趣,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猜你喜欢
敦煌市农家肥大枣
大漠晨光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如何发酵农家肥
甘肃敦煌市新泉北钒多金属矿床概略经济评价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浅析智慧旅游建设中的媒介化发展策略——以敦煌市为例
大枣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