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广州,却被困在“孤岛”

2020-03-03 14:33贺达源
南都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南海区官窑盛世

2020年12月14日,颐和盛世。摄影曾康荣

早上6点起床,7:15出门,赶上7:30的楼巴,穿过佛山南海,8:30到广州浔峰岗后转地铁,9:30出地铁后随便买一个面包,一边啃一边走向位于珠江新城附近的公司,顺利的话,“打工人”刘敏10点能坐到工位上。

6年前,刘敏被颐和盛世优美的环境吸引,在这里买了房。小区位于广州花都在佛山南海的一块飞地上,占地面积上千亩,有3000余户洋房和100多套别墅。然而,居民入住7年了,还是临时用水用电,也没有任何公共交通。雪上加霜的是,小区接驳地铁站和去往江对岸菜市场的楼巴近日也因故停运。

广州佛山文化同根同源,人员往来密集。根据相关统计,每天有超过45万人和刘敏一样,过着候鸟一般的广佛双城生活。广佛间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广佛同城喊了十几年了,希望能尽快帮我们解决用水用电和公共交通问题。”刘敏说。

被南海区“包围”的一块广州飞地

从地图上看,颐和盛世小区就像是一座孤岛。小区周围都是佛山南海的地域。

颐和盛世小区从行政上属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管理,但四周被佛山南海区环绕,从小区开车到炭步镇中心还有15公里路程,用时需要40分钟。小区北面是佛山南海的农田和山地,混有少量工业区,南边是珠江的支流西南涌,江对面是南海官窑。

不仅当地居民,就连很多当地官方人士也不清楚这块飞地的历史渊源。当地老人表示,这里原本属于南海,划归到花都,里面有很复杂的因素。

江景和绿化是当年吸引大多数业主在此置业的一大因素。但开发商售楼时宣传的大桥迟迟不见踪影,去往官窑和浔峰岗的楼巴日前也因开发商资金链问题停运。

小区居民日常买菜购物一般都是去一江之隔的南海官窑。除了像刘敏这样的刚需外,小区里最多的就是像赵青一样的退休人士。她说,尽管小区离官窑市场的直线距离仅1公里,但由于没有直通的桥梁,居民想去官窑购物买菜,就需要绕道7公里。楼巴没了之后,他们只能骑电动自行车去。

然而,目前小区三期开盘,开发商仍将小区直通官窑的大桥作为一大卖点。在开发商的宣传中,颐和盛世是广佛交界处的千亩江景大盘,是一个集主岛别墅、环岛洋房、高层岛屿景观洋房等多款户型的低密度社区。而在不少业主看来,小区就像是一座孤岛:“没车很难出去,连滴滴都不愿意进来。”

2014年1月,本地媒体在对颐和盛世的宣传中称:“颐和盛世地处白云西广佛交界的核心区域,交通十分便利。途经项目的广佛公交现已全面开通,业主在家门口就能便捷畅达广佛两地,极大地方便业主的出行。”

2014年4月,广佛同城化市长联席会议佛山办公室召开广佛同城化交通项目协调会,研究讨论广佛同城化重点交通项目推进工作。

通往外界的路被泥头车压得坑坑洼洼,路边杂草丛生、尘土飞扬。“小区里面像欧洲,外面像非洲。”

然而,七年过去了,途经颐和盛世的公交仍不见踪影。

南都周刊记者实地考察时,在中午12点左右三次打开滴滴软件,也一直显示“暂无司机应答”。

每天上下班往返6个小时

刘敏工作日的生活像打仗一样。她必须在下午5点准时下班去坐地铁,才能确保赶上7点在浔峰岗地铁站发车的楼巴:“老板特别体谅我,允许我提前打卡下班。”

晚高峰稍稍一塞车,回到家时往往就快9点了。刘敏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至少需要6个小时。楼巴停运后,刘敏只能在家办公。另一位在荔湾工作的业主,楼巴停运后为方便上班,直接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

赵青退休前在广州越秀一家国企工作,想买一个房子退休后养老。五年前她在地铁口看到了颐和盛世的宣传单。“广州还有这么便宜的房子!”赵青看到每平米5000多元的价格后动了心,“到现场看到小区环境和周围江景后,心里已经有了七分喜欢。”听说有楼巴和即将开通的大桥,她当即决定买!

广佛同城的美好愿景是吸引不少业主在这里买房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及《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都提出,要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

2009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广佛同城化建设,广州和佛山两市书记、市长首次在广州会面,此举迈出了两地政府强力推动广佛同城化建设的实质一步。2010年11月,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地铁(佛山魁奇路-广州西塱)正式开通,年客运总量早已破亿。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是为广佛同城迈向更高层次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规划出台后佛山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推进广佛同城化,加强广佛超级城市网络的构建是一项重要工作,要优化广佛同城交通网络,加强广佛衔接的道路建设,推进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的全面对接。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颐和盛世像是广佛间一个被遗忘的孤岛。

入住7年无公共交通

目前,最早的颐和盛世居民已入住7年,赵青在這里也已经住了3年。由于没有公共交通,她在原同事的圈子里几乎消失。“以前的同事姐妹天天叫我去市区喝茶,我都说不去。也不好意思邀请她们来家里玩。”今年8月,她终于决定应约一次,“6点半坐头班楼巴到地铁站,喝一次茶在外面飘了12个小时。”这也是她疫情以来的首次外出。

南都周刊记者注意到,颐和盛世小区整体环境确实不错,高层、小高层、别墅从北向南分布错落有致,绿化郁郁葱葱,南边就是珠江支流西南涌,沿小区江滨也都是公园绿化,里面还建有篮球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等设施。

不过,小区周围的环境就完全不一样了。北边是大片荒地和农田,西边是佛山南海象岭工业园,有一个混凝土公司和机电公司,东边也有一个混凝土公司,通往外界的路被泥头车压得坑坑洼洼,路边杂草丛生、尘土飞扬。“小区里面像欧洲,外面像非洲。”业主吐槽道。

小区周边道路均属于佛山南海区管辖,花都区交通局曾出面与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局沟通,解决颐和盛世居民出行难问题。花都区交通局在给业主的信访复函中称:佛山市南海区交通局认为,因进入该小区道路为西南涌沿江河双向两车道,该路段属于临水临崖路段,沿途两旁均没有安装防撞设施,落差约2.5米,往外延伸为西南涌水道,车辆行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路段较为狭窄,平均宽度不足5.5米,急弯较多,不能满足公交车安全行驶要求。

另外,根据花都区相关部门统计,小区居民往北前往花都的需求较少,往南前往广州市区及佛山南海区的出行需求占90%以上,生活出行方面与南海区联系更为紧密。花都区交通运输局在信访复函中表示,花都通往该小区的都是乡间小路,路况极差,安全隐患较大。另外颐和盛世小区一直未提供完善的公交场站,对此事也无任何回应,所以一直未能优化调整相关线路至小区,实现与花都地铁飞鹅岭站接驳。

花都区交通运输局建议:“由开发商东湛公司负责,组织恢复小区楼巴接驳现有公交站点及地铁站,满足绝大部分小区居民出行真实需求;另外由小区提供完善的公交站场,待站场、道路等条件成熟时,我局将视情况计划优化调整区内公交线路至该小区。”

颐和盛世项目负责人胡海波对南都周刊记者表示,目前开发商已和楼巴外运公司协商好,降低楼巴班次,尽快恢复楼巴运营。

永久供水供电遥遥无期

小区楼巴停运之后,赵青只能骑电动车去官窑买菜。小区内只有小型菜摊,如果想吃一些鱼虾,她不得不去官窑。所以去官窑买菜成了赵青一周一次的大事,“官窑不让无牌电动车上路,广州又上不了牌。买个菜跟做贼一样。”还要计划着时间躲开抓无牌电动车的执法队员。

买完菜回到家,赵青第一时间给电动车充满电,这样才有安全感:“小区是临时用电,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电,上周就停了两次,有业主被困在了电梯里。”

临时用电不仅对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还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11月14日晚,一辆小货车在小区北侧道路上撞倒了两名正在散步的老人,造成两人死亡。刘敏和不少小区业主认为:“由于是临时用电,路灯不够亮,开车视线环境很差。再加上货车司机严重超速,两者结合,就是马路杀手。”目前事故具体原因交警部门还在调查中。

实际上早在2015年9月,开发商东湛公司就与花都区供电局签订了永久供电方案。根据该方案,小区C区、D区、E区永久供电配套工程由东湛公司投资建设。根据相关规定,颐和盛世的居民永久供电配套设施,应与开发项目主体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但东湛公司至今仍未完成相应住宅小区的永久供电配套设施建设。

花都区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对南都周刊记者表示:“目前东湛公司违规使用临时基建用电转供小区居民,存在违约用电行为。鉴于现场已有居民入住,我局未对该小区采取强制停电等处置措施。”

小区整体环境优美。摄影贺达源

小区通往南海的道路穿过一片工业区。居民感叹:“小区里面像欧洲,外面像非洲。”摄影贺达源

供电是临时的,那么供水呢?

由于颐和盛世小区远离花都区市政供水管网,目前由附近的佛山市南海区提供临时用水。花都区自来水公司提出,如由花都区实施市政供水管工程向小区供水,需接驳炭步自来水公司现有供水管线。由于现有管线水量水压有限,只能基本满足沿线区域需求,必须在花都区和南海区境内分别新建管网以及加压站,才能确保小区和周边农村供水,投资预算约1.7亿元。由于该小区供水暂未列入花都区供水规划,且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未落实,暂无法投资建设该项工程。若要尽快实施该项工程,可由颐和盛世小区建设单位落实建设资金。

据了解,2019年4月,花都区自来水公司将该方案告知小区开发商东湛公司,东湛公司到炭步自来水公司领取报装用水申请表后,一直未提出报装申请。

开发商承认确有资金难题

“一个正常的楼盘,一般都会五通一平,水电等市政设施应该通到我們小区红线外,由于我们这边是飞地,周围都是南海,做起来牵扯到征地补偿等比较麻烦,成本也比较高。”对于供水供电的问题,颐和盛世楼盘项目负责人胡海波表示,目前由开发商出钱建设水电配套设施很难,“现在这种情况,这个钱我们也很难出,有这个钱我们肯定先给业主搞交楼了。”

胡海波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承认了项目面临的资金问题:“主要是受限购政策影响。我们属于广州楼盘,离花都比较远,花都的人都不来买。如果不限购,佛山南海客户买就很方便。因此资金回笼方面有困难,造成了不良循环。”

目前小区三期已逾期一年未交楼。小区装饰工程和绿化工程供应商相关负责人也向南都周刊记者证实,开发商几年前就无法通过现金支付工程款,只能用楼来抵。胡海波表示,目前正在想办法早日交楼,力争2021年1月30日前完成毛坯交楼的目标。

企查查信息显示,开发商广州东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四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

东湛公司此前是颐和地产集团旗下子公司,2018年6月,广州老牌国有房企珠江实业以“股权+债权”的形式,投资东湛公司不超过4亿元,当中增资0.65亿元获得颐和盛世项目公司约三成股份。目前,以开发豪宅而闻名的颐和集团也负面不断,两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2019年11月,颐和地产还因未披露多笔到期债务的违约情况等原因被广东证监局发函警示。

花都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花都区各级部门已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进行协调,要求颐和集团、珠江实业拿出措施,尽快筹措资金,解决颐和盛世延期交楼等问题。

花都区自来水公司在对小区业主的信访回函中表示:“由開发商出资建设的方式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向花都区政府相关部门建议,一是通过广佛同城领导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就近使用南海供水,解决永久用水问题。二是请区政府将颐和盛世及周边地区供水管网建设纳入花都区农村供水改造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小区及周边农村供水。”

为解决跨行政区域供水问题,花都区府办已发函南海区府办,要求召开颐和盛世供水问题协调会,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佛同城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新一轮的广佛两市道路衔接规划中,正式明确了将加强花都西部片区和佛山官窑地区的交通衔接,建设连接花都炭南路和南海教育路的双向6车道大桥。这座桥正是颐和盛世直通江对面官窑的大桥。

“真希望这一天尽快到来!”赵青看到这个消息后说。

(刘敏、赵青为化名)

广佛同城大事记

2000年

广州提出“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发展战略,“西联”佛山全面启动。

6月26日,环绕广州和佛山东部的环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2003年

广佛共同举行了“广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研讨会”,探索研究“建设广佛都市圈”;佛山呼应广州“西联”战略,提出“东承”战略,主动接受广州辐射带动。

2005年

12月12日,“广州·佛山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由前两次的理论探索变为围绕建立产业链、基础设施等实质问题的合作。

2008年

12月,国务院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同城首次出现在政府公文里。

2009年

3月2日,为进一步推动广佛同城化建设,广州和佛山两市书记、市长首次在广州会面,此举迈出了两地政府强力推动广佛同城化建设的实质一步,标志着广佛同城化建设开始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推进的阶段。

2010年

11月,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地铁(佛山魁奇路-广州西塱)正式开通,年客运总量早已破亿。

2012年

1月,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动对接,借势发展,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提升广佛同城化建设水平,推进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轨道交通等一批重点交通设施对接。

2016年

2月,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12月,国务院批复的《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发挥佛山市在珠三角西翼的带动作用,加强广佛肇的产业和生态安全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化。

2018年

8月,广州和佛山两市政府正式签署《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广州创新大脑、佛山转化中心”格局。

2019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广佛同城迈向更高层次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猜你喜欢
南海区官窑盛世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盛世钟声
一抹新生的绿
“官窑驿站”寻踪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对南海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研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盛世之美
此“官窑”非彼官窑
新常态下南海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