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①

2020-03-04 12:17柯佑鹏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机海南

庞 露 王 芳 柯佑鹏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如何配置生产要素,调整生产关系是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谁来种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是解决农业“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重大问题,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1]。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仅能让分散的农户享受机械化的便利,也为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解决了劳动生产率瓶颈问题。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影响存在较大分歧。有人认为会对农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有人认为劳动力非农化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促进生产性投资,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还有人认为老年和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种植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2]。不管劳动力流失、老龄化、妇女化对农业发展是否产生负面影响,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短板是不争的事实,生产性服务这一现代生产要素有助于农业发展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受土地资源约束的超小规模家庭经营局限[3],改善农民生活质量[4],是继土地流转后,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又一探索[5]。

海南从2016年开始加大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确立了《海南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文昌、三亚、定安、昌江及琼中为5个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县。2017 年,海南省农机总动力达556.86 万kw,比2016 年增长7.8%,其中拖拉机8.93 万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5.6%。总体来说,海南农机发展稳步向前,但仍与全国65%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有差距,与力争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目标还有一段距离[6]。

目前,鲜少有关海南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关的研究,海南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0%,基于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背景[7],有必要研究海南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借鉴。

1 海南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1.1 农机合作社运营不规范,人员素质低

截止2019 年10 月,海南全省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117 家,其中16 家已注销,剩下101家存续。全省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和正常运营的农机合作社见图1,在101 家存续的农机合作社中,其中83 家农机合作社显示正常运营,18 家农机合作社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根据调研结果发现,有些农机合作社虽然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并未正常开展经营服务;有些农机合作社在工商登记的名称中并未注明“农机”,但在实际营业过程中提供农机服务。运营较好合作社主要集中在三亚、定安、万宁、昌江、澄迈、文昌等地,有很多农机合作社名存实亡,这可能是由于:一是成立农机合作社动机有偏差,有些农机合作社是为了获取国家补贴,通过亲戚朋友等拉人头方式成立,实质上可能只是一个人的农机合作社,这种为了获取补贴而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后期运营的可持续性肯定存在不足。二是农机合作社实际经营过程中收益不理想。

图1 海南省合作社注册和存续情况

调研发现,农机合作社人数一般5~32人,入社通常是带机、带技术、带土地等方式。社员年龄为25~55 岁,其中50%以上为40~55 岁,55 岁以上的人员远远多于18~25 岁人员。成立较早的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年龄一般在55 岁以上,新成立的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通常为30~45 岁。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为初中、高中或中专文凭,其中初中文化人数占比70%以上;职业技能普遍为初级水平,中高级技能人员占比少,有拖拉机驾驶资格的人数占比65%,有初级农机驾驶资格的人员占比超过50%,高级职业水平机手人数不足10%;而农机维修从业人员中,拥有职业技术水平的人员约30%,其中27%为初级维修工,中高级维修工不足。

1.2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太完善

目前,海南省已经形成由农机户、农机专业户、农机服务队、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组成的农机服务体系。农机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主力军,拥有的农业机械数量和种类较多,有的农机合作社已经具备从育秧、机耕、插秧、飞防、机收,粮食烘干等全套设备,数量有十几台到几十台,配套机具方面品类也较齐全。农机服务队最早是由政府组织农机户成立,以开展跨区作业为主,现在很多农机服务队已转型为农机合作社。目前海南仍存在农机服务队,如东方有一个由6名农机户组成的农机服务队,共有15台机械,其中9 台为拖拉机、6 台收割机,机械为个人所有,使用权为服务队所有成员,由一名队长主要负责业务洽谈、工作分配、费用清算,队员收入按劳分配;服务队机具统一维修保养、停放,小型维修一般由队员互帮互助,共同修理,若遇到发动机等大修情况,则送维修点维修。也有农机服务队是农业公司牵头成立,如陵水凯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机服务队。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业务较多

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农田作业、农机经销、农机维修、农机培训、技术指导、机具停放、零配件供应、作业信息发布等。农田作业主要包括水稻的机耕、机播、机收、秸秆处理、粮食烘干等;蔬果瓜菜实现机耕、机施肥环节,部分地瓜采取了机收作业,机耕环节程序较多,需要犁地、耙地、开沟起垄,有的作物甚至需要2犁5耙;哈密瓜、圣女果地膜回收;甘蔗、圣女果、香蕉、凤梨的秸秆处理。由图2可知,14家农机合作社主要提供水稻机耕、机播、机收、秸秆处理、粮食烘干、机喷药等业务,同时也包括经济作物的机耕、秸秆处理、机喷药等。所有农机合作社均提供机耕服务,43%农机合作社提供水稻机播服务,57%农机合作社提供水稻机收服务,43%农机合作社提供水稻秸秆处理服务,只有7%农机合作社提供了粮食烘干服务;提供其他作物的机耕、秸秆处理、机喷药服务项目合作社分别占比为78%、14%、14%。

图2 农机合作社农田作业服务内容

此外,一些农机合作社也提供其他服务,如农资统销、农产品营销服务。三亚金凤凰南繁制种专业合作社,提供卖秧苗和机耕、机播、机收、飞防等水稻产业链一条龙农机服务;万宁和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提供种植、销售品牌大米(“麦氏”品牌)和毛豆等农产品。

1.4 传统作物与热带作物农机作业并存

海南省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海南农业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也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南繁育种、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近年来海南不断淘汰低效农业,积极探索热带高效农业,助力脱贫攻坚。三亚作为南繁育种基地,2012 年开始推广机插秧技术、农机服务和种业发展融合,探索出一条以农机插秧促种子销售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推动了烘干机的使用。

陵水作为海南圣女果的主产区,积极探索圣女果绿色发展道路。圣女果、西瓜等作物会产生大量秸秆及废弃物,如覆盖地膜、捆扎绳、绑带等,农民为赶种下季作物通常会就地焚烧,造成大气和土壤污染。但是不烧,由于秸秆中存在很多覆盖地膜等塑料垃圾,也不能直接粉碎还田,若雇人工收集运走需要大量劳动力且作业成本高;农户单独购买机器不合算,也很难掌握相关技术。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的支持下,陵水凯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农机服务队,专门开展圣女果秸秆粉碎还田业务,采取深松机将秸秆与残膜一次性清理勾出,然后装车、粉碎、分离。这是陵水探索废弃物离田技术的一次创新,主要在陵水的光坡镇、本号镇示范,2018 年示范面积已达1 333.33 hm2,县政府给予补贴110元/667m2,政府补贴率为100%。通过购买圣女果粉碎还田服务,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开支,避免废弃物潮湿时粉碎收集效率不高,还能提前将土地清理干净,及时还田,为别的作物抢抓农时。目前,海南省已实现哈密瓜、圣女果的地膜回收,甘蔗、圣女果、香蕉、凤梨的秸秆处理。未来五年,海南将进一步支持槟榔、椰子、胡椒、咖啡、益智、茶叶、热带水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运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成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海南目前槟榔种植面积为10 万hm2,喷药一般统一用无人机。海南省槟榔产业总产值约260 亿人民币(包括种植业60~70亿,初加工及物流业220~230亿,深加工业7~8 亿)。未来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比如热带水果的施肥、除草、采摘等农作环节。

1.5 本省跨区业务价格偏高

农机具跨区作业解决了农机使用效率不高问题,一个地区的农机作业面积通常由本地农机和其他地区农机跨区域实现。从农机的来源来看,定安的农机作业面积中50%依靠跨区农机完成,澄迈作业面积中的37%依靠跨区农机作业,万宁农机作业面积中的33%依靠跨区农机作业,文昌80%的作业面积是本市县农机作业,昌江本地农机作业面积约占93%,其他市县的作业面积中,60%以上的面积均是由当地农机完成,可见农机社会化服务跨区作业已出现萎缩。海南省西部农田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几乎靠东部农机跨区实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各市县农机保有量迅速增加,海南省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严重压缩,单机作业量下滑;同时,相较于本地区作业,跨区作业成本高(图3)。

图3 各市县不同区域作业面积

1.6 农机社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

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方式有4种,全托管作业、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和随机作业,其中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是最普遍的2 种方式。由图4 可知,几乎所有农机合作社都提供订单作业服务,超过80%农机合作社提供跨区作业服务,不足15%农机合作社提供全托管服务、随机作业。农机合作社的业务大多依赖服务质量、口碑、第三方介绍,临时业务较少。

图4 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方式

农机服务组织逐步发展成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主,向多元化经营与多样化服务转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立足农机作业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实现农机服务规模化与土地规模化互补发展,农机合作社主要是通过流转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利用农机作业,不再以农机作业收入为主,农机作业只是保障土地生产经营收益的工具,以此降低使用农机作业低的成本。根据调研,情况见表1,14 家农机合作社中有9 家开展土体经营活动,其中8家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土地,3 家通过土地托管的方式经营土地,2 家结合托管和流转的方式实现土地经营。土地经营面积最小为8.67 hm2,最大为120 hm2,多数经营规模在33.33 hm2以内。土地流转规模较土地托管要大,面积最小为5.33 hm2,最大为66.67 hm2。托管主要集中在机耕、机收、机播、机喷药、机施肥,覆盖了耕种管收4大环节,但目前只开展了半托管服务,未开展全程托管服务。全程托管服务需要有实现作物全程机械化的设备,对农机合作社资金、技术要求较高,加之海南能够实现全程机械化作物的种类较少,即使水稻所有环节能够使用机械,但是机插秧、粮食烘干仍属于薄弱环节,机械化率较低,缺乏流水线育秧工厂,机插秧的配套秧苗不足。还有粮食烘干设备价格昂贵,少有合作社购买,这也是目前合作社不能实现全程托管服务的原因。

表1 农机合作社土地经营情况

2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补贴项目与农机户购买需求不匹配

目前,海南省农机补贴是按照国家补贴目录实施,有些适合海南本地的农机不在补贴范围,在补贴目录内的又不适合海南使用。如适合种桑养蚕机械、挖掘机、四轮运输车,适合哈密瓜、圣女果、香蕉、西瓜、菠萝、甘蔗等果树的地膜覆盖机、地膜回收机、化肥深施机均未列入补贴目录。而海南辣椒、茄子、青瓜等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较大,地膜使用量也较多,约20 万hm2冬季瓜菜地使用地膜,每667 m2按5 kg 计,使用量约1.5 万t,这些地膜多以焚烧处理为主,造成大量大气、水污染等问题[8]。此外,适合农户的农机购置补贴比例较低。轮式拖拉机打地对土地破坏大,但由于橡胶履带拖拉机(履带打田机)价格高,补贴额度只有15%左右,远低于农户30%的期望值。因此,农户仍然选择轮式拖拉机。水稻生产方面,插秧机是目录内补贴机具,农户普遍使用的日产品牌,补贴额较低。烘干是粮食“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是制约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而烘干机初期投入大,补贴额约30%,还需要库房设施,且成本回收慢,大多只在遭遇极端天气时才会考虑使用,因此,农户购买意愿不强。

2.2 农机用地难

农机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还存在农机设备停放用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用地租用难等问题。

目前,机具库棚、维修车间建设用地审批难,大多农机合作社没有足够的场地停放农业机械,有些只能分散管理,租用2个场地,有些库棚和维修共用一个场地。如文昌会文合作社,拥有14 台农机,其中3台1304拖拉机、4台904拖拉机、2台履带打地机、3 台插秧机、1 台收割机、1 台打草机、4 台打洞机、1 台高空喷药机。合作社没有专业机库棚,只是租了一个面积1 000 m2的露天地作为农机停放场所,使得农机长期放在露天,大大缩短机械使用寿命。琼中思河钢磊农机合作社在租用土地过程中发现,一是难租到地;二是租到的地无法满足农机停放需求。

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低

海南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活动,田块面积小且分散,部分田块没有机耕路,有些水田较深导致陷机,增加了农机作业难度,造成单机作业成本高,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降低。此外,农机服务效率低,竞争力低,农机服务组织面临有设备没活干。

2.4 农机推广进展缓慢

目前,海南机插秧使用率低,并没有让农户感受到便捷、省钱省力,使得农机推广进展缓慢。

2.5 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关保障措施不完善

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关保障措施不完善主要是由于一是农机管理部门缺乏顶层设计,存在农机管理部门名称不统一,农机管理人手不足、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任务难落实。二是农机部门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基层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素质有待加强。三是财政资金不稳定、农机项目资金不均衡,农机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无保障,流程复杂,时间长。四是农机监理难,农户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3 海南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补贴农机种类

海南丘陵、山地多,部分地区不适宜大型机械作业,应将适合当地的农机纳入补贴范围。可针对海南省各市县种植结构不同,将急需农机优先纳入补贴目录。比如履带打田机、打草机(秸秆还田机)、烘干机、地膜覆盖机、地膜回收机等。同时,调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地形、气候等条件,删除购置补贴目录中不适合本地的农机。

3.2 解决农机用地难问题,营造良好农机社会服务条件

解决农机用地问题,主要包括农机停放、农机规模作业等。充分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引导作用,协调国土部门,研究对策,鼓励利用废弃地、荒地,优先安排农机用地审批。由于合作社农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建议设立合作社专项资金,同时推进农田宜机化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板结增加了机械工作难度,应立足长远,综合考虑农机、农业、土壤间关系,改善土壤质量,营造良好农机社会服务条件。

3.3 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广度和深度

结合海南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产业,依托具有一定实力的农机服务主体,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广度和深度。以机耕、机收为突破口,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重点围绕育秧、插秧、粮食烘干等环节,由粮食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禽养殖业、海水养殖业全面发展,服务范围由产中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由单纯的耕种收生产向产加销服务延伸,探索发展“综合农事+全程机械化”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等服务,助推不同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服务规模化[9]。

充分利用机农联合、农资农机一体化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挖掘农机化潜能。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与个体农户、种粮大户、农业生产企业等有效对接,实行订单作业、全程托管、集约服务,鼓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减少土地撂荒、农机资源闲置,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最大限度避免有机没活、有活缺机、机械扎堆、盲目跨区等现象。整合农机服务与土地规模经营资源,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探索开展以农机为主题的文化科普、展示等休闲观光旅游。

3.4 加大农机推广宣传力度

依托农机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业发展方式综合示范区。鼓励农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加大对农机使用的宣传力度,召集乡镇干部、种粮大户、有意愿使用机插秧技术的农户参观插秧机现场作业,通过农机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形式,提高农户对农机的认识,消除农户的思想顾虑。引导农户开展交流会,分享使用农机的优势。

3.5 了解农机使用需求,促进科研发展

只有从实际出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充分调研,才能掌握农机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供适合当地的农机社会服务产品。充分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适合本地土壤、自然、生态环境的农机,加强本地农机农艺技术融合。

3.6 完善配套政策,整合相关资源

一是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建设。农机管理部门要统一设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职能机构,统一命名。二是提升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三是完善农机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四是转变资金发放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农机补贴流程,提高补贴效率。五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五是引导农机服务行业自律,健康发展,创新发展合作社、互助小组以支持小农和边缘农民[10]。加强服务行为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树立一批“设施完备、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典型示范,并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信用名录建设,对服务好、守信用的组织给予优先支持。六是加大金融扶持,建议农机部门联合财政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信贷扶持力度,增加贷款额度、简化信贷手续。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机海南
沃得农机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CHAME 丞华农机展
CHAME丞华农机展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怀念海南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