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项目设计
——以芜湖民俗文化为例

2020-03-04 10:34刘克云
文化产业 2020年36期
关键词:游学民俗文化民俗

◎刘克云

(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既需要掌握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需要亲身体验和理解中国的文化习惯,逐步融入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之中,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习的综合效果。

一、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特点

第一,实质不同。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是主题式语言文化教学,是在教学模式下设置的文化体验活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本内容相关,与语言学习目标相契合。课本学习是游学项目的起点,游览是学习的中介,参观体验过程中要以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为主线,将词汇和语法、阅读和写作、交流与表达、理解和共鸣等内容相融合。

第二,受众不同。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说过:“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游学讲解应避免文化偏见、思维定式等,项目应立足于文化理解与接受,对游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让留学生从心理和生理感官上真正乐于融入到文化体验活动中。

第三,负责人不同。游学项目常由具有商业性或公益性的团队负责运作,而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负责人是对外汉语课程教师,其他机构只做场地、住宿、交通、讲解、操作指导等方面的辅助性参与。

二、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设计要点

(一)以教材为基石

课文是语言学习的材料,也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文本学习既提高了留学生汉语理解力和表达力,也增强了对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兴趣。以北大版《中级汉语阅读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为例,共60课248篇文章中,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共16篇,占比6.5%,涵盖了社会民俗、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等。

(二)以问题为驱动力

中级外国留学生一般能用汉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简单而直接的交流,水平较高的能用汉语完成生活、学习方面的基本交际任务,在中国求学时可应对大部分交际任务,但也不可避免会遇到难题。游学项目均以问题为驱动,学有惑而行于路让僵化的文字转变生成为鲜活的体验,避免走马观花,做到游必有得。

(三)以作品展示为精华

从课外回到课堂,每位参与者将围绕项目制作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形式不限但要言而有物,将学以致用落到实处。笔者考量《教程》民俗文本近半数集中在第二册书,根据秋季入学留学生,设计出第二学期开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五大游学项目(见上表)。

五大游学项目

这一体系化的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紧扣“游与学”,既以课程学习为导向,也为课外旅游生活提供指南;既尊重学生的兴趣点,也注重学习的全面性;既以动态的、参与性的内容为主,也兼有静态展馆游览;既是独立项目,也能混合操作;既是个体体验,也在生成作品后成为集体经验。

猜你喜欢
游学民俗文化民俗
农村游学活动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