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

2020-03-04 11:04陆茜
文理导航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小学班主任孔子

陆茜

【摘 要】本文基于道德体谅模式以及道德教育发展阶段论等理论,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再结合大量孔子教育学生的相关案例,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根据现代小学教育设备及教学资源相对完备,但教育模式相对滞后的现状,现代班主任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改善教学环境、构建合理的道德评判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现代意义;小学班主任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儒家学派培养人的基本理论,也是贯穿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人格培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虽然对道德教育有了一定的重视,但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学界对德育思想、德育实践的相关研究也较缺乏。所以本文对孔子德育思想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孔子德育思想中德育核心、德育目标、德育方法等基本理论的整理归纳,在当下及未来语境选对中国现代小学道德教育进行现状分析,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来源,并且根据现代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孔子德育理论的研究

学界对于孔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大部分学者都提到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这在学界可以说是达到了共识。任兆妮、李文涛、高慈、李晓熠等学者都认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理论体系,同时也是德育内容的中心,并且“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刘维婷则认为“仁”不仅是理论核心,还应该赋予更加具体的意义,那就是将“仁”看作是人的内部修为,这样“礼”就不能简单地视为外在行为的表现了,而应视为人所体现出来的所有外部表现。除对孔子德育思想大方向的定义把握外,部分学者还就孔子德育理论中的一些具体理论进行了论述。单流通将“仁”的核心放在“人性论”的大范畴进行论述,同时提及“中庸”的儒家处世哲学与“礼”的处事行为之间的关系。

学界大部分学者对于孔子的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但并没有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研究的重要性进行清晰论述。其次,学界对于孔子德育思想的研究过于偏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认为理论是用于借鉴和创新的第一手资料和重要养分,但却忽略了孔子德育思想中在小学的实践的部分,这就造成了即使理论研究十分完备,但在实际应用中班主任却无从入手的尴尬局面。再次,大部分学者因为孔子的思想是几千年前的思想,所以他们研究的预设就是过去语境,而没有立足当下,同时前瞻性地站在未来语境下进行研究论述,这也使得孔子的教育思想被研究出来后并不适合于现在的教育体系。最后,笔者认为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应该只是立足于文本本身,更多的是研究者本身所处的时代和观念对文本的再创作,不断从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得出源源不断的灵感,让它们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所以对于孔子德育思想的研究也是这样,只有带着有利于当代和未来的目的去研究,才能让经典不死,永远流传。

二、孔子德育的核心内容

1.德育核心

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也是整个儒家道德理论体系的核心。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的内心最本质的表现,失去这种本质的人则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不足以称之为完整的人。这也是孔子“性善论”的体现之一,他认为人从本质上就是具有“仁”的特性的,只不过在后天的成長中缺乏了有意的引导和约束。所以,假如对人进行正确的教育,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2.五项基本情操

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包含了五项基本情操,那就是“温、良、恭、俭、让”。这也是孔子自身待人接物时的行为方式。这五项基本情操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和”,这样中庸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也是孔子思想的标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是人道德好坏的最有效实施阶段,与人相处时的状态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是否真正有德行。

三、孔子德育思想在小学的现代意义

1.现代理论价值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民族存在的根本,而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则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关键步骤。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特质以及其对现代理论的价值。研究和分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理论价值,从中寻找精神给养和创新源泉,并且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情况获得启示,才能够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有新的阐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文化建设也成为了其中的关键部分。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儒家文化中磨砺人的意志,将“仁”作为终身目标并一生为之不懈努力的精神,能够鼓励现代受教育者学会坚持不懈,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寻求进步,这对现代德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精神助力。

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靠的就是不断地革新,与时俱进。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我们国民的道德教育也应该是不断创新的。在对孔子德育思想的高度了解下,结合当代教育环境以及未来时代走向,不断创造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而孔子的德育思想中有益的部分能够不断为创新工作提供灵感来源,也能够作为标杆控制创新的走向和程度。

2.现代实践价值

将孔子的德育思想与现代道德教育相结合,寻找合理的实践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不仅应该关注教学本身的方式方法,也应该关注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成果的检验和评判。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关心学生本身的特质,注重其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从而获得更加持久的教学效果。

校园花草树木的设计应该是具有美感的,在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学校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校园自然环境所需要承担的德育功能。孔子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学的自然环境,所以他才会赞成曾点“风乎舞雩”的观点,因为只有在优美高雅、审美趣味较高、静谧整洁的环境中,人的情操才能够被潜移默化,受到不自觉的影响。好的环境能够给受教育者提供好的心情和心境,从而调动其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在安静的环境中自觉地感悟道德的真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定期的草木修整、长期维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园内外的噪音源进行处理,都是十分必要的。人不是圣贤,并不能做到在肮脏嘈杂的环境下还心如止水、毫无杂念,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

3.德育方法的践行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基于对人性本质的考量,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所以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因为出身及职业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现代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也是如此,中国教育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问题,教育公平难以达成绝对的公平,但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举措,包括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尽量缩小教育水平的差距,无限接近教育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接受相同的教育,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其采取相应的道德教育措施。孔子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质对他们相同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就是基于对学生的高度了解。现代教师由于所需关注的学生数量过度,经常会出现对学生了解较少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学会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其背后的性格和德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所需坚持的原则。

四、结束语

1.孔子德育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五项基本情操为德育内容,以所有公民为培育对象,以培养君子为德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小学生性格与情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孔子的德育形式是以基于對学生深入了解、针对学生个体特质而制定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他注重对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和激发,通过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他还善于用学生身边的优秀的人作为榜样,自己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向成为君子的目标努力,班主任可以通过德育培养小学生细心、博爱的情怀。

3.孔子还注重德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选择和建设,认为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道德修养带来影响。孔子严格按照“仁”的标准约束学生,并且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将道德行为的好坏视为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1]单流通.在教学中如何继承孔子德育思想[J].教书育人,2018(35):71

[2]李晓熠.孔子《论语》中的德育思想及其价值[J].芒种,2012(02):53-54

[3]梁艳珍.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6):9-10+37

(太仓市港城小学,江苏 苏州 215400)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小学班主任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