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下)“中古早期的南亚社会”一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

2020-03-04 04:18朱君杙
高教学刊 2020年7期

朱君杙

摘  要:“中古早期的南亚社会”这一章节在世界古代史(下)的教学中属于偏冷的版块,文章从培养目标、创新思路与举措、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创新点、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的多层面表达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下);中古早期;南亚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7-0075-04

Abstract: The chapter of "Early Middle Ages South Asian Society" is a part content that is not taken seriously in the teaching of the ancient world history (II). This article express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raining objectives, innovative ideas and initiatives and the status and role in this course, analysis about teaching objectives, academic analysis, teaching priorities and difficulties, teaching innovation points, teaching method design and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

Keywords: ancient world history (Part II); the early Middle Ages; South Asian Society

世界古代史(下)是高等學校历史专业本科生第一学年下学期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在高等学校本科生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史(下)这门课程讲授的历史属于世界中世纪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属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青年时代,它脱离了世界上古时代文明初生的青涩朦胧并为人类社会走向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和铺垫。“中古早期的南亚社会”属于世界古代史(下)六大知识版块(西欧、东欧、东亚、南亚、西亚北非伊斯兰、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美洲)中的重要一块,但由于受到“欧洲中心论”思想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长期影响,有关“中古早期南亚社会”的实际教学工作长期处于一种偏“冷”的状态,这种教学状态与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古早期南亚史研究较为冷僻的状态相一致。作者是从事高等学校本科生世界中世纪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领会了一些有关这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心得,现将其转化为教学论文,以求教于同行方家,增进同行间教学体验方面的交流,共同推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培养目的和创新思路与举措

本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们能够准确认知与把握中古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古时代不同区域文明、国家、地区、民族和群体的不同特征与独特成就。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具备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领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本门课作为本科生的基础主干课程,接受这门课的大部分学生日后有可能成为中学教师,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将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科研人员。

创新的思路与举措: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被动学”为“主动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灌输”转变为“启发”。具体措施包括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培养学生发掘问题的历史问题意识,课上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让各组选出发言人陈述本组的观点,锻炼学生公开发言,阐述历史观点的能力,为日后走上历史教学的道路打下基础。布置课后阅读的参考书目,巩固课上学习成果,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的思路,针对大部分学生日后有可能成为中学教师,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有可能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科研人员的现实,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使他们掌握基本史实并锻炼他们的各种历史能力即可,对于少数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要启发并对他们施以特殊帮助,将这种兴趣扩大为日后开展学术研究的动力,可以鼓励他们尝试阅读国内外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

二、本章节在所属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古早期的南亚社会”这一章节在《世界古代史》(下)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处于“中端”的地位。何为“中端”,一是从教授内容的前后顺序和时间上来审视,在《世界古代史》(下)这门课程18周的教学总课时里,“中古早期的南亚社会”的讲授属于期中阶段,也就是第9周或第10周。二是从印度中古历史的重要性来审视,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如中世纪西欧、东欧拜占庭和俄罗斯的历史重要,但也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印第安美洲的历史重要,这种重要性的评判一般是从中世纪某一区域的历史对于近代化的影响以及这一区域在今天国际中的地位作为依据的,所以在教学中掌握好时间分配的度,尤为重要,既不要投入过度的时间,也不要一语带过,使这部分内容沦为“鸡肋”。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程的时候,需要高度凝练浓缩重点、难点等精华部分内容,使学生能够迅速把握住主要内容,学到东西。而且,现阶段中古印度史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尚且处于较为冷僻的薄弱环节,教师认真讲述这部分内容对于启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鼓励他们日后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对于我国的中世纪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使学生掌握中古早期南亚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概况,包括笈多王朝的兴起与衰落、嚈哒人的入侵、戒日王朝的兴衰。

2. 使学生掌握印度封建化的特点,既有人类各个民族自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普遍性,又具有南亚印度独特的区域特殊性,从而更加明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

3. 学生掌握在印度封建化的背景下,印度传统的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种姓制度、宗教文化有什么新的变化,又有哪些不变的地方,体现了中古时代印度独特的区域文明的特点,对于这一时期印度佛教衰落、印度教改革与复兴的原因、内容和过程予以重点讲述。通过这些讲述使学生们对中古南亚文明独特的内部架构、运行模式以及演进的基本架构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对中古南亚文明在世界中古史中的地位和贡献做出新的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中心论”、“欧洲特殊论”等立场观点加以扬弃。

四、学情分析

1. 学生们对于 “中古早期南亚社会”这一领域的知识基础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这一部分内容既不被中学历史教科书所收录,又不像中古西欧部分骑士、城堡等历史知识已经被童话、电影、电视剧等其它形式的载体些许地渗透到学生们的既有知识体系中。

2. 原有基础为零,而且这部分知识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第一,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是各种古印度语音译过来的,长度一般为4-6字,非常拗口难记;第二,理解上的难度,中古南亚社会多种族、民族、多宗教、长期保守落后的特点,使它的发展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不同于西方社会,文化上的差别使许多学生反映无法理解印度教的极端复杂性和矛盾性,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对于印度种姓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和区别也提出了疑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内容为:印度的封建化过程及其特点、印度种姓制度的新变化、印度农村公社制度的特点、印度佛教衰落的原因、印度教改革与复兴的原因。

这些重点内容基本上涵盖了 “中古早期南亚社会”这一章节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述这些知识点,以中古早期南亞社会的历史变迁作为叙述的线索,把这些重点内容串联到一起讲述。

难点内容为印度的封建化的过程及其特点,印度封建化的过程属于封建社会形成中的“基本型”,即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这一过程具有社会发展不平衡与封建化缓慢的特点,还有农村公社长期存在,不存在西欧式的封建庄园和农奴制度的特点,此外,还有此种转型过程中没有发生剧烈的社会动荡。正是由于中古南亚社会的封建化进程非常缓慢和平稳,所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变的因素很多,如何从诸多的历史现象和细节史实中选择有价值的史料,拨开南亚社会长期稳定不变的历史迷雾,发掘社会本质性变化的历史规律,向学生们讲述中古南亚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本质性变化就成为了本章节讲述的难点内容。

课程内容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如印度的封建化过程的历史特点与西欧、拜占庭、阿拉伯、基辅罗斯的封建化过程的历史特点予以比较,适时提问,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一过程既使学生们巩固了对于这门课其它章节知识内容的掌握和了解,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通过比较,使学生们加深对于新的历史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就封建社会形成这一问题,将中古社会的几大文明——分为拜占庭的“基本型”、西欧的“综合型”、阿拉伯和基辅罗斯的“跨越型”。印度属于“基本型”即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但与拜占庭帝国激烈动荡的转型不同,印度社会的转型较为缓慢和平稳,古老的种姓制度、农村公社延续了下来,然后具体讲述这一时期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如出现了许多亚种姓,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内部分化成许多职业世袭的“阇提”,农村公社基本未变,唯独重大的变化在宗教方面,佛教没落、印度教经过改革重新复兴。在讲述这些问题前,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自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然后再由各组选出一个发言人,由各个发言人相互交换观点,展开辩驳,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总结。

六、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内容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如印度的封建化过程的历史特点与西欧、拜占庭、阿拉伯、基辅罗斯的封建化过程的历史特点予以比较,适时提问,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一过程既使学生们巩固了对于这门课其它章节知识内容的掌握和了解,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通过比较,使学生们加深对于新的历史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就封建社会形成这一问题,将中古社会的几大文明——分为拜占庭的“基本型”、西欧的“综合型”、阿拉伯和基辅罗斯的“跨越型”。印度属于“基本型”即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但与拜占庭帝国激烈动荡的转型不同,印度社会的转型较为缓慢和平稳,古老的种姓制度、农村公社延续了下来,然后具体讲述这一时期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如出现了许多亚种姓,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内部分化成许多职业世袭的“阇提”,农村公社基本未变,唯独重大的变化在宗教方面,佛教没落、印度教经过改革重新复兴。在讲述这些问题前,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自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然后再由各组选出一个发言人,由各个发言人相互交换观点,展开辩驳,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总结。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

课前布置学生对本课进行预习,预习材料是两本教材——马工程的第十章南亚社会的变迁、六卷本的第三章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导入

回顾印度的整个历史脉络,看取中古早期历史在印度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这一部分讲述结合南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南亚近乎封闭的地理环境,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几乎阻隔了南亚和中亚地区,两大山脉之间只有一个狭小的隘口——开伯尔山口,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雅利安人、波斯人、大夏-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和嚈哒人以及之后的穆斯林各族都是通过这一山口入侵印度的,这一特殊地理环境解释了古代印度为何屡遭入侵而又长期保持传统文化的。而且通过回顾上学期世界古代史(上)的内容,如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的形成、孔雀帝国的建立和佛教的兴起使学生们对这堂课所讲内容如中古早期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佛教的衰落有一个大致的历史知识背景的熟悉和了解,便于本堂课知识内容的教授。

课程内容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如印度的封建化过程的历史特点与西欧、拜占庭、阿拉伯、基辅罗斯的封建化过程的历史特点予以比较,适时提问,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一过程既使学生们巩固了对于这门课其它章节知识内容的掌握和了解,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通过比较,使学生们加深对于新的历史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就封建社会形成这一问题,将中古社会的几大文明——分为拜占庭的“基本型”、西欧的“综合型”、阿拉伯和基辅罗斯的“跨越型”。印度属于“基本型”即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但与拜占庭帝国激烈动荡的转型不同,印度社会的转型较为缓慢和平稳,古老的种姓制度、农村公社延续了下来,然后具体讲述这一时期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如出现了许多亚种姓,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内部分化成许多职业世袭的“阇提”,农村公社基本未变,唯独重大的变化在宗教方面,佛教没落、印度教经过改革重新复兴。在讲述这些问题前,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自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然后再由各组选出一个发言人,由各个发言人相互交换观点,展开辩驳,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总结。

在讲述中古早期印度种姓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时,以图表的形式概括这一发展与变化的特点,原吠舍种姓中的农牧民沦落为首陀罗种姓,与原首陀罗种姓中的分成制和租佃制农民融合成新的首陀罗种姓,首陀罗种姓中的手工业者形成许多职业世袭的阇提,具体如下图:

图1

在讲述这一时期印度社会宗教变化的时候,不仅讲述两本教材(世界古代史(下)和六卷本)的内容,还吸收国内学术界的科学研究成果。如林承节的《印度史》和谭中、耿引曾撰写的《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与激荡》,这两本著作对于中古早期佛教衰落和印度教兴起的原因都予以了较为详细的讲述,作者予以总结归纳并介绍给学生,以弥补两本教材这方面内容的缺失,使学生对于这一时期印度社会的宗教变化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关于这一时期印度佛教衰落的原因:

1. 从佛教本身说,寺院已成为大封建主,僧侣腐化堕落,拥有土地财宝无数,戒律松懈,寺庙要求超出了民众的承受能力,所以被印度人民抛弃。

2. 印度教婆罗门属于有产者,不需要供养,佛教寺庙僧侣需要供养,社会负担。

3. 大乘佛教的兴起,尤其是密宗教派,在哲理上的探讨穷尽,转变为仪式化的宗教实践,与印度教更趋接近。

4. 印度教有鲜明的地区文化特色,也就是说印度各地的印度教文化都与当地的传统形成有机结合,而佛教的宗教文化摆脱本地因素而发展成一种国际宗教文化,使佛教很难在本地文化因素突出的印度维持主导地位。

5. 佛教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佛教的得势依赖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贵霜帝国的迦腻色伽的支持,笈多王朝的统治者支持印度教。

(三)布置

布置复习思考题和阅读参考书目,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历史知识。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超日王  法显  那烂陀寺  戒日王  玄奘  印度教

2. 简述印度封建化过程的特点。

3. 中古早期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

4. 印度教佛教衰落、印度教复兴的历史动因。

参考书目:

[1]陈佛松.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M].商务印书馆,1983.

[2]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栾凡,工振辉.多情调的拼盘——透视印度次大陆社会[M].长春出版社,1995.

[4]R. C.马宗达,等.高级印度史(上、下)[M].商务印书馆,1986.

[5]培伦.印度通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6]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M].崔连仲,等.选译.商务印书馆,1989.

[7]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8]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9]D. D.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M].商务印书馆,1998.

[10][印]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1]杨学样.印度文化神秘之谜[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

[12]赵伯乐.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13]中国载裁箱中南亚史料汜编(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四)答疑

课堂答疑的环节,增加师生互动,加深学生们对于重点和难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教学创新点

(一)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由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在下边做笔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新授课方法,具体表现为课前向学生们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们熟悉相关教材的内容,使学生们熟悉课程背景,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讲述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研讨,然后每组各自推选一位发言人,各组发言人相互之间交换观点,互相辩驳,最后由教师总结。课程基本内容讲述完毕后,由教师最后总结。

(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例如,关于中古早期南亚宗教文化变化这一问题,无论是旧版教材六卷本,还是新版教材马工程对于佛教衰落的原因,印度教的改革和复兴都没有明确的表述,为了使学生们更为详细地掌握这一问题,吸收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教学技术上的创新

除了使用粉笔,还使用PPT这一教学手段,插入了许多生动、色彩艳丽的历史插图,包括笈多王朝的宫廷、阿旃陀石窟、爱罗拉石窟、那烂陀寺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于知识点的领会和理解。

(四)教学理念上的创新

传统课堂是仅仅由教师讲授一个半小时课程内容的狭义课堂,而本节课将“课堂”的内涵延伸至课前和课后,是一种“大课堂”的理念,课前让学生们提前预习,课程基本内容讲述完毕后,下课前布置一些课后参考书目,让学生们课后阅读,既丰富了这部分内容的历史素材,又启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反思

作者无法将学术前沿的一些内容介绍给学生,今后将加强对该研究方向国际国内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马工程教材的内容凝练简约,六卷本的内容庞杂,本人在讲述中将两种教材的内容糅合到一起,如何取舍教材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尚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学生们对于中古早期南亚印度历史的了解过于稀少,日后可以发掘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纪录片如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主讲的《玄奘西游记》课前推荐学生们观看,增加对这一时期历史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朱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古代史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吳于廑,齐世荣,主编,朱寰,马克垚,本册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