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视野下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策略

2020-03-04 04:18华艳娇李天凤
高教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行动者规则制度

华艳娇 李天凤

摘  要:地方高校课堂治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改革行动,高校的课堂普遍存在课堂制度、教师与学生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三者之间互动效率决定了课堂的效果。从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来看,课堂制度为课堂的客观,教师与学生为课堂的实际行动者,在地方高校课堂制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建构课堂制度系统、行动者互动系统来进行高校课堂治理,进而构建了基于课堂制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位一体的课堂治理策略,并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制度、由内而外的生成课堂制度,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制度与行动者互动;地方高校;课堂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8-0123-05

Abstract: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is an ac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classroom system, teachers and studentsdetermines the classroom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Actors, the classroom institution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are the actual actors in the classroo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lassroom governance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room system system and interactive system of actors, and then constructs a classroom governance strategy based on the Trinity of classroom system, teacher teaching and student learning, an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pen classroom system,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system,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teraction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Actors; local universities; classroom governance; path

課堂治理是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因为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环境等因素与重点大学差距太大,导致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对弥补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人才队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治理提升课堂教学问题成为了地方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高校课堂存在着课堂教学制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三个关键的要素,其中课堂教学制度是相对客观、不变的要素,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者是相对主观且变化的要素。教师的教学受教师个人经验、状态、特长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的课堂治理存在着不变(客观)与变化(主观)两类因素的影响,这两类因素在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中分属于制度和行动者两大范畴。管理学对制度与行为互动者理论的研究立足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从企业相对不变的制度以及变化的行动者(如员工)的互动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提出了大量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管理策略。为此本研究从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的视角来分析地方高校如何通过课堂制度的构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改变来提升地方高校的课堂治理,进一步探索地方高校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治理。

一、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制度生成方式单一,未能给师生更多的话语权。部分学者认为,地方高校课堂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课堂管理简单等同于对学生行为的严格约束①,制度的生成由管理者单方面决定,较少考虑学生真正的需要,已建立的课堂制度脱离实际情况。二是教师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献研究显示,在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吴艳、陈永明在对全国不同区域的十所大学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存在“一言堂”、教学态度不端正、对学生缺乏耐心及鼓励等现象。②在课堂管理方面,有7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管理较松散,同时对课堂时间和课堂纪律的掌控力差,对待课堂的的违纪行为大部分教师选择无视。三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当前地方高校课堂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无视教师的教学,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课迟到、早退、吃东西、玩手机。文献研究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③四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和参与者。从文献研究发现,不平等的师生沟通;沟通内容单一、形式简单、沟通不够深入;教学沟通情境的创设和沟通策略缺乏;④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单一,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互动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这样的互动方式造成师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无法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有大量“低头族”存在。[2]

二、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现状及其困境

(一)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现状

在面对出现的一系列课堂教学问题,研究者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较多研究者从教育环境、教育管理、教师、学生、师生互动等几个角度入手,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从教育环境上看,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从教学管理上看,其中,有些研究者提出,從改革教学模式出发,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双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⑤同时,要不断完善课堂制度,使制度能够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从教师角度出发,一部分研究者提出教师要构建开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从“教师权威”到“朋友”的角色转变。②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课堂管理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一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三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能够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学习。从师生角度出发,大部分研究者提出,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课堂上的“弱势群体”,给这部分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尽量避免其“边缘化”;结合地方高校课堂的特点,创新师生的互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互动的参与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困境

结合前文的论述,虽然研究者在积极的探索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策略,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地方高校课堂教学问题要真正得以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者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较多是单一的从教育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师生关系几个角度出发,未能找到三者之间存在的互动和关联。然而,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解决地方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地方高校课堂治理还面临以下困境。第一,未能厘清课堂制度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制度作为相对不变的客观因素,如何更好的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教师如何在遵守制度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矛盾。第二,如何发挥课堂制度的实际效用,制约学生的课堂行为,学生如何做到从外至内的转变,从内心遵守课堂规则,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也是急需调和的矛盾;第三,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关系如何朝着和谐、共进的方向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法。师生与课堂制度的互动也存在联系,应该提高教师特别是学生的课堂制度建设参与度,使教师成为课堂制度的开发者、使用者、遵守者。

综上所述,找出“课堂制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当前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有效策略。

三、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对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重构

在制度与行动者互动视角下对于课堂治理来说,课堂规则和课堂文化被看作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课堂规则更多倾向于规则、制度对行动者的影响和约束,要实现最大利益;课堂文化则更多地倾向于课堂内行动者对制度的反作用,行动者的内生性、文化、习惯、价值取向等对制度的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治理是制度与行动者认同的观念和规则相冲突的问题。从地方高校课堂治理中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的视角出发,在课堂制度、教师和学生三者互动过程中寻找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有效解决地方高校课堂治理问题。

(一)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概述

关于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的阐述要厘清制度、行动者以及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可以看出,彼得·豪尔和罗斯玛丽·泰勒认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的三个范畴。

1. 基于制度视角

制度是重要的,但制度有好坏之分。良好的制度能够充分释放其正向功能,促进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坏的制度会导致负面激励,造就不良的组织氛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而影响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本文研究的课堂制度是建立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基础上的。是为了处理课堂中的社会关系,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同时,课堂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它的建立受制度与行动者的双向互动制约,并不是由其中的一方决定。课堂制度包括针对教师的课堂制度和针对学生的课堂制度,如课堂纪律制度、课堂守则、课堂常规、课题评价制度等。⑥

2. 基于行动者视角

行动者包括网络和组织中的个人、团体和组织。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拥有一些欲望,而与动物只有自然属性、欲望很容易得到满足不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这些欲望无法得到完全满足,因此,必须借用一些文化教育、社会规范、道德教化等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与欲望进行约束。⑦本文研究的行动者主要侧重于地方高校课堂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主要从行动者的观念、动机、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 基于制度与行动者互动视角

制度与行动者的互动分析所必须解释:制度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个体如何行动(个体理性与偏好如何产生)?制度起什么作用?它们能决定行为或者激发某些行动方针、步骤吗?行动者与制度是相互影响的。

从制度对行动者的影响来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行动者的行为要受规则、合约的影响,如果同时把行动者看作是独立的决策者,行动者还会影响制度的建立。人们在设计和创造制度的同时又要受到制度的约束。社会学制度主义强调制度对个人的影响,制度能通过意义解释、规范来影响个人的偏好并进而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

从行动者对制度的影响来看,制度为行动者的行为提供“认知版本”。个体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自我印象以及偏好判断。行动者首先需要确定自身的身份、行为的意义及目标的价值后才会采取实质行动,而且这些都不是内生的,是由制度环境塑造出来的。制度通过为个体提供的“认知范本”使行动者能对自身和行动有合理、合适的理解,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自我的偏好。制度借助角色扮演的个人经历来展现。行动者通过角色扮演使制度存在成为可能。⑦

(二)地方高校课堂治理中制度、行动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分析

1. 课堂制度与课堂治理

在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课堂治理要厘清课堂制度、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为支撑,三者之间存在以下图示关系。

(1)课堂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课堂制度以显性和隐形的形式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课堂中所呈现的师生关系、制度规范归根结底就是课堂制度的问题。课堂制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固有的课堂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内隐和外显的规则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课堂管理,协调师生关系,规范师生行为,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从外延上看,第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制度建立的前提。第二,课堂制度的建立是制度与行动者(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第三,课堂制度能够塑造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相反师生的行为也会影响制度的建立。第四,课堂制度包括针对教师的制度和针对学生的制度。

(2)课堂治理中的课堂规则

目前在地方高校的课堂规则系统中,规则包括课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建设和课堂操作程序规范建设几部分组成。课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要是各类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一类是国家直接颁布的。例如,《大学生守》、《大学生学生行为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另一类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订的,如《教师工作规范》、《考试管理办法》、《教室管理制度》、《课堂守则》、《阅览规则》等;第三类是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或学生集体制订的,如《班级公约》、《班级制度》等。从以上课堂规则的梳理不难发现,不同种类的课堂规则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

2. 课堂制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者之间的互动

在地方高校课堂治理过程中,课堂制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之间存在三级互动模式,首先,课堂制度的确立既要考虑外部客观环境,又要考虑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结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制定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规则;其次,课堂制度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又存在双向互动,制度在制约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同时也受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第三,课堂制度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生如何将课堂制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从意识上服从制度的约束,制度如何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二者之前存在互动关系。

地方高校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了相应的期待与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受制约的课堂制度最大限度的选择符合自身利益与价值观念的行为方式;通过对地方高校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行为规范进行分析,找出制度与行动者之存在的内在联系,需要在制度生成方式和行动者行为方式上进行完善和调整。⑧形成以下互动模式。(如图2)

地方高校课堂制度与行动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对他们行为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距,这种矛盾和差距会影响制度的生成方式,同时也会影响已经生成的课堂制度,因此,地方高校课堂制度的生成方式需要依据行动者的行为要求和行为表现进行调整,同时要不断完善已经形成的课堂制度。

四、地方高校课堂治理的策略

(一)课堂制度建构策略

要解决地方课堂高校课堂教学的问题,要从制度层面调整课堂制度生成方式,传统地方高校课堂制度的生成方式往往是由学校管理或教师依据自我认知单方面制度,未能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所生成的制度不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在地方高校课堂治理过程中,要积极调整课堂制度的生成方式,构建“制度-行动者互动共同体”的课堂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听取教师、学生多方意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形成课堂制度与行动者的良性互动,制定出合理、科学、民主的课堂规则,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制度生成以后,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制度的有效运行。

(二)教师教学策略

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要增加教师教学的规则意识,完成从外铄到内发的转型课堂规则形成后,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和学生同时存在违法课堂规则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思想上知道某些做法是错误的,但行为上却抑制不住的表现出来,例如,教师未能按时上课;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为主体,未能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一味的满堂灌,寻其根源主要是作为行动者的教师教学的课堂规则意识未能完成从外铄到内发的转型。外铄的课堂规则主要指教师对于课堂规则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规则,是一种简单的规则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教师具有强制性,学生具有很强的服从性,教师和学生同时失去了自主性,一味的压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内发的课堂规则指课堂内部的制度和规则具有内生性,教师和学生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在这样的课堂规则下,教师和学生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既是规则、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维护者。完成从外铄到内化的转变,能够使行动者自觉的遵守课堂规则,从道德层面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学生学习策略

在课堂治理中,制度既对行动主体起到约束作用,也受行动者文化认知的影响,行动者的行为选择也会影响课堂整体效果的改变。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方式的前提,丰富课堂文化,促进课堂规范。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因此,要依靠规范的课制度,以及靠大学生自己的觉醒和意志努力。⑨形成积极正向的文化认知,这样才能够促使行动者进行积极的行为选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真正融入课堂;另一方面,要提高课堂制度建设的学生参与度,使学生成为课堂制度的主体,能够从自我意识上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课堂制度——教師教学——学生学习”三位一体互动策略

就地方高校课堂治理而言,最终要形成“课堂制度——教师教学——学生互动”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通过创新制度与教学之间、课堂制度与学生之间、课堂制度与师生互动之间的互动模式,重视互动的实效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对教学内容和时间要进行优化设计。避免教师为主体的现象,同时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也更有利于课堂制度的建立。结合地方高校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不断优化制度建设的途径,主要顶层设计的严谨性。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五、結束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的制度、教师、学生是构成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三因素,良好的师生互动、可行的制度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课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在制度与行动者互动理论视角下探索出如何协调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制度、学生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课堂制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有利于从制度与行动者互动过程中寻找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有效解决地方高校课堂治理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张文学.从一则常规看课堂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3,3:51-52.

②吴艳,陈永明.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思考——基于全国十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高教探索,2015(11):88-93.

③史宝玉,刘景军.普通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途径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9):259-261.

④彭南生,洪早清,吴军其.教海扬波——华中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行思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6:223.

⑤贾丽民,徐盈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5):56-60.

⑥王彬.课堂制度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14-16.

⑦张军,王邦虎.从对立到互嵌:制度与行动者关系的新拓展[J].江淮论坛,2010(03):147-152.

⑧王向东.大学教师角色行为失范与评聘制度创新: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2:46.

⑨唐晓鸣.大学课堂失范现象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473-476.

参考文献:

[1]吴艳,陈永明.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思考——基于全国十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高教探索,2015(11):88-93.

[2]王春伟,赵静.民办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23):96-99.

[3]贾丽民,徐盈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5):56-60.

[4]王彬.课堂制度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14-16.

[5]唐晓鸣.大学课堂失范现象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473-476.

[6]卫建国.以改造课堂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培养质量[J].教育研究,2017:125.

[7]吴军其.教海扬波——华中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行思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6:223.

[8]Schmidt,V.A.(2010).Taking ideas and Discourse Seriously: Explaining Change through 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smas the Fouth"New Institutionalism"[J].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2,No.1,pp.1.

猜你喜欢
行动者规则制度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反思社会学”,还是“反身社会学”
“老炮儿”:离轨者的自我放逐
某些单位的制度
行动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治理转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政策问题建构:从追求共识到尊重差异
二则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