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在高职扩招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0-03-04 11:36孟吉坤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摘 要:自2019年到2020年,近两年来,高职院校扩招300万人。这一举措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采取这样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当前特定群体的就业问题,这一招生扩张的政策意图是明确的,通过扩招300万,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更进一步地办好类型教育,扎实推进各层次、各类别群体的求学及就业发展路径。高职扩招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开展校企合作非常重要,本文就校企合作在高职扩招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扩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育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人数是100万人,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2019年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5月,2020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高职扩招承载着高职教育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在此背景下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高职扩招利于缓解当前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一壮举不但提高就业质量,使错失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人又重新有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技能,同时又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高职扩招后将为现代各行各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将促进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让高等职业教育能够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就应针对时代所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理论技能兼具的复合型人才,教育过程要与实际应用接轨。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可以以多种形式将学校里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融合,共同发展,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社会抢手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服务。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

1、高职扩招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现状

高职扩招学校申报专业往往是以社会上哪些方面的需求较热门需求较多,进而设置相关的专业,以此教授学生相关的行业知识。例如高铁、学前教育等专业。培养方式也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显然高职扩招后的百万大军,层次和人生阅历各不相同,怎么培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继续沿用原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还是重新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但是不管什么模式,都离不开校企合作,因为通过校企合作更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学校教师实践锻炼重要性

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的是非常重要的,常言说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或者小溪水,高职扩招中校企合作还包括对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中坚力量,承担着学校大部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动手能力。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和素养,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作为合格的专业课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必须具有较高的实操技能,才能为学生做好示范和引导。所以青年教师下企业从一线做起,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操水平,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参与企业的技术指导,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制定生产工艺,不仅仅提高自己的实操水平,对于自己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得本人所教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强,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师生进行技术开发,提高师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践锻炼,有助于弥补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经过到企业实践锻炼一段时间的学习、培养和熏陶,让老师成为理论技能兼具的职业高手型教师。成为一名真正把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

3、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校企合作,既能把本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培养人才的职业院校,又能直接参与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职业院校共同制人才培养计划,达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稳定需求。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

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一是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推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三是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不断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最后校企合作,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企业纪律、相关专业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劳动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4、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形成了几种较为成熟模式,分别为:企业引入模式、设备共享模式、技术推广模式、岗位承包模式、校企共训模式、培训移植模式、实训承包模式,不管哪种模式,我认为必须建立在一个校企共赢、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平台上,它能确保职教课程符合企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提升职校老师的专业水平,给扩招学生提供实际的学习环境以及宣传企业职场的吸引力。企业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学校有理论性较强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应实现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学生提供学习技能、获取知识的机会,协助学生掌握就业及通过学习解决问题能力,为企业提供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国家向更高更强发展。以下以三种模式为例,先说“企业引入”模式。此模式,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再说“设备共享”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設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最后说“岗位承包”模式。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职业院校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各行各业,大中专院校中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竞争力,在此校企合作必不可少,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模式,探索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扩招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简介:

孟吉坤(1978.04-28),男,汉族,云南曲靖富源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 。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云南省  昆明市  651701)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