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措施

2020-03-04 12:18王晨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作用意义

王晨

摘 要: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质量,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实际作用。针对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与意义,探究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最后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强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措施;作用;意义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一直以来国家都相当重视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以及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意义

所谓农田水利建设,也就是为农田生产和农作物加工提供服务的水利设施,如灌溉设施、排水设施、防盐渍设施等[1]。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正是因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使得该项目建设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修整田间灌排管道、翻耕平衡土地、扩大地块面积、改良低产土壤、修筑耕输道路和植树造林种草等。

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协调农田水源分布,改善区域水利条件,维持水资源供应的持续性、充足性和稳定性,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对于水资源调配来说,主要采取如下两方面措施:

其一,采取蓄水、引水以及调水等一系列合理措施,协调水资源分配,尽可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条件;其二,采取灌溉、排水等一系列措施调节农田水资源分布情况,在改良土壤条件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生产力。

2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重建设、轻管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权分划不明晰;工程建設管理投资力度不足;专业管理人员匮乏。下面就将对上述不足展开具体论述。

2.1重建设、轻管理

近年来,国家各相关部门逐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如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土地翻耕平整;农业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发展部门的农业生产项目开发等。

尽管各部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各部门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也并未对建设项目实行统筹规划,进而导致项目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损耗和资金浪费[2]。另外,工程项目建成后,未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管理,也未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极大的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2.2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分划不明晰

纵观农田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情况可知,已建成且投产使用的工程的管理过于粗放化,而且缺少责任意识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良好的人员负责监督管理。这使得工程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出现了严重的老化问题,极大的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甚至是形同虚设,无法为农业生产加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尽管部分地区的农民也会参与到工程管理工作中,但是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有限。

2.3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不足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政府部门出资并组织修建的。但是绝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都是来自于项目受益人的自主筹备。由于自筹资金有限,故而就降低了工程建设质量。尽管国家相关部门设置了独立的农田水利工程专项基金,逐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是对于实际工程建设来说,这一部分资金仍旧是杯水车薪。

尽管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整合民间资本充实工程建设基金,但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依靠民间资本不足,投资计划成为泡影[3]。可以说,正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匮乏,极大的制约了整体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4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这是影响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都是由基层水利人员来完成的。但是由于基层水利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无法开展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工程管理。与此同时,大多数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不足,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重建设、轻管理,极大的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实际作用。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形成全民参与格局

观念主导行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基层政府部门和水利管理部门必须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进一步明确加强工程管理的实际意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从政策条例、法律法规和投资资金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此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样化媒介渠道,加大节水改造宣传力度,深化农民群众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客观认知,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工程管理的积极性。在管理工作中,高度参与水利工程决策,维护自身的基本权益。

3.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责分划

1)完善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立足于产权角度,通过产权与水权的划分,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责任主体。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分划,促进各部门的沟通交流,督促各部门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最后,尽可能的降低政府部门的决策干预程度,不断改善工程管理水平。

2)投资企业承担运行责任和管理责任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投资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要严格遵照故障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推行这种合理的问责机制,加大投资企业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力度,以此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在构建和完善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需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经济性以及生态性等基本特征。换言之,相关部门不仅要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应兼顾工程管理的良好运转。

3.3加大投资力度

资金匮乏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若想改善工程建设整体水平,首要前提是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要设置独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对农村地区各项财政资金的支出实行统筹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次,政府部门应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农民群众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参与程度。

最后,拓展融资渠道,坚持鼓励社会资本补充农田水利工程资金,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3.4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加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首先,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知识培训和素质教育,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落实成果。其次,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完善用人机制,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决定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此,有必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视力度,全面且客观的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投资力度,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且健全管理机制,以推动水利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竣工。

参考文献:

[1]刘杰.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J].吉林农业:上半月,2018,000(001):66-66.

[2]万碧光.浅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J].农家参谋,2018.585(11):201-201.

[3]艾买尔吐尔逊.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状与措施[J].水电水利,2019,003(008):P.72-73.

(徐州市铜山区水务局   江苏  徐州  221000)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作用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