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0-03-04 12:18程化荣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小学低年级

程化荣

摘 要: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来说具有重要影响。物质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表层,能够促进学生德、智、美等方面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充分发挥物质文化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概述

1、班级物质文化的概念界定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处理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班级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成员的行为方式。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物质层,是指主要以物质形态体现的表层的班级文化。[1]

2、 班级物质文化的意义分析

杜威认为:“要想改变一个人,环境改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心理学方面也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来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2]物质文化对小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2.1 班级物质文化的“育德”作用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积极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品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一些价值取向难以理解,并且他们处在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物质文化建设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将墙面划分成不同部分,在每一部分中利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准则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班级物质文化的“育美”作用

教室中的物品以及其摆放不仅会带给小学生视觉上的体验,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3]在班级中,干净的卫生、优美的布置会增加学生对教室的认同,学生在其中学习与生活,会带给他们更多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的情感。[4]

2.3 班级物质文化的“育智”作用

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体来说可塑性很强。[5]他们在参与物质文化建设时会提出想法,与老师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会提升其能力,丰富其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通过物质文化来展示学习的榜样,例如在教室一角放置一块小黑板来作为“学习之星”、“行为之星”等的展示处,借此端正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动机,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形式化”[6]

在学校中,大部分教师对班级文化缺乏全面认识,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仅停留在墙壁、板报的简单布置上,仅是为了迎合学校评选“文明班级”、“优秀班级”的活动。例如,为了使墙壁美观,许多教师在墙壁上张贴各种图片或用彩笔进行绘画,并没有根据一定的主题对其进行整体设计,而是随心所欲的装饰教室,[7]使物质文化建设走向“形式化”。

2、班级物质文化建设“领导化”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主观意识决定,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机械地执行班主任的要求,物质文化建设成了“老师发出命令,学生执行指令”的单向活动。但是,如果小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参与度较低,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对小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8]

3、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纯物化”

低年级的学生受自身知识基础和身心发展的约束,对一些行为标准等无法很好理解,而借助物质文化能够生动的传递价值观、行为要求,以使学生对其有更好地理解。但在建设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看到了物质文化表面的意义,更注重的是单纯的色彩搭配、时尚元素的配合等,没有意识到物质文化对低年级学生的引领作用,从而导致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纯物化”的倾向。

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重视度不够

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中,学校对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缺少关注,并没有把物质文化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更注重的是班级成绩好坏。另一方面,学校只是单纯的要求教师建设班级,并没有相应的奖励策略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建设动机。

2、教师引导力度不足

在班级管理中,大多数班主任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认为其对学生发展而言没有影响。而且,部分教师认为教室会随年级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不愿意对教室进行美化。除此之外,大多数的老师受各方面的压力更注重的是知识传授,对于物质文化建设的引导力度不足。

3、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会存在部分学生不愿参与班级建设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会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思想不成熟,无法有序参与物质文化建设,因而班级文化的建设往往是由教师自己决定,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

四、小学低年级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策略

1、正确认识物质文化的价值,避免“形式化”

一方面,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充满童趣,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体现出趣味性,以保护孩子的童心和好奇心,比如可以将班级的墙面装饰成不同的卡通形象,以卡通形象的口吻来讲述故事或知识点。同时,教室布置要力求风格鲜明,美观大方,图画要精美、装饰要得体,色彩搭配要适宜。[7]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传授知识、管理班级的同时也应加强对班级的情感投入,[9]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正确认识物质文化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建设优美科学的班级物质文化,[10]避免走向“形式化”。

2、发挥学生主动性,实现“领导”与“民主”的结合

班级物质文化要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建设,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感受物质文化的魅力。在建设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从内容的选取到具体布置,都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但也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避免让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较高墙面的装饰,以保证学生安全。另外,教师要全面认识并向小学生介绍班级中不同物质文化的价值,监督好以学生参与为主的物质文化建设,做到“领导”与“民主”的良好结合。

3、充分展现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防止“纯物化”

班级是一个具有教育作用的物理环境,物质文化建设要突出思想性、教育性。高雅、生动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促进作用。[8]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对教室进行美化,充分发挥物质文化的育人价值。例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选择书籍建设“故事角”,在建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行设计书籍的排列,满足学生的兴趣并提升学生的能力,发挥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

结语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本要素,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使教室中每一个物化的东西都能发挥最大作用,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在优美的物质文化中得到正确引领,使物质文化成为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助力者。

参考文献:

[1]邓艳红.小学班级管理[M].2版.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杨慧敏.班主任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J].甘肃科技,2010,26(24):195-196.

[3]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08):25-27.

[4]冀丽.塑造班级文化  完善班级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S2):15-16.

[5]田会.建设班级文化  发挥育人功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47.

[6]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08):56-60.

[7]宋宏雄,张庆录.教室育人环境与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04):106-109.

[8]沈钰侠.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37-238.

[9]蒋泽群,拾晓锋.中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35-36.

[10]谭英海.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6-7+16.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小学低年级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