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

2020-03-04 22:55宋瑞孙占江董温馨曹泽泓焦诚浩丁季晨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大数据应用

宋瑞 孙占江 董温馨 曹泽泓 焦诚浩 丁季晨

摘 要:在信息技术变革时代,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发展,每一个技术都离不开信息,离不开大数据。实际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应用当属大数据,所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智慧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大数据发展的意义和现状,分析得出在未来大数据融通实体经济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大致通过工业,农业,服务业来阐述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探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数据;实体经济;应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浪潮中,全世界都已经迈进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全球正在掀起一轮以融合,创新,渗透为特点的新一轮信息革命。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制高点。我国十九大之后,大力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都必须以发达的数字经济作为基础,这使得创新发展大数据技术产业刻不容缓。

1.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大数据推动新一轮科技变革

大数据思维是技术革新的催化剂,深刻理解大数据是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石。信息技术产业变革环境下,不断涌现出大量针对大数据特定需求的软件,硬件及网络设施。两个产业不断互促,更加快了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科技设备产业的融通与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联合创新,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世界,人工智能应用无处不在,大数据赋能新一代人工智能,其商业应用不断出现,掀起了全球智能化浪潮。

1.2大数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大数据产业不仅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撑,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大数据赋能的实体经济也产出了极其可观的成果。用大数据来整合资金、技术等资源,大大提高了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交流效率,在削弱信息差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升级,推动了传统产业发展,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1.3大数据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在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已经可以承载全球人口的生活信息,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大数据介入之后,通过收集,清洗,分析挖掘等处理后,将会以崭新有效的可视化信息呈现在大众面前,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通过人力难以发现的规律和信息,这对于决策者显的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实时的大数据平台,来发现群众需求并及时解决,在减少政府的交流成本之外,也享受了信息时代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从发现到解决的效率,可以有效降低风险,降低社会治理的难度,这也推进了国家提倡的智慧社会的发展。

2.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技术处于变革时代,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相较于之前的工业能力发展,大数据将会以更快的步伐向智能化社会迈进,补足生产发展不足的同时也成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链发展迅猛,与数字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融合积极融合也有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大数据已经在各个行业布局,整体紧密,融通,相互渗透,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到达了广泛,深入的一步。

具体说来,大数据技术与工业已经进行了深度融合,整个工业模式已经从之前的工厂生产,消费者按需买入变成了用户按个性向大厂发出请求,工厂对于私人特性进行生产,达到了个性化定制水平,更趋向于服务化。与此同时工厂的生产设备也进行了更新,从之前的程序带动机器,变为机器自己思考,机器生成制造方案,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另一方面,大数据与农业产业也进行了非常有效的融合,使得农业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变得清晰透明,可以做到质量追溯全程化,此外对于生产出的农产品,大数据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做出的智能决策,也可以达到精准营销;大数据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持续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

需要重视的是,大数据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发展,不断与实体经济创新性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五大瓶颈。一是工业下大数据与工业化的生产工具生产设备的融通有待加强,尤其在生產管理方面,工业生成的数据不足以提供准确决策。二是农业下大数据的发展并不普遍,因为收集数据的成本较高,小农的大数据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发展。三是服务行业下的大数据发展并不充分,一方面大数据公司与其他企业联合推出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的案例很少,且产生新的业态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已成为必须。四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过程中缺乏一些政府支持,帮扶政策不足。五是国内地区信息类基础设施完善不同,地域差距过大。

3.关于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

3.1推动大数据和工业的纵向融合

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展数字工业,推进企业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用高科技人才,搭建智能平台与工业现状联系,通过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加快工业制造的效率,同时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将工业透明化的展现在公众视野,真正实现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真正的造福大众。另一方面,加大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动工业网络化协同,打造一个清晰明确的工业链,切实响应国家的工业发展蓝图,也为全球智能化社会的到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世界舞台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2推动大数据和农业的深度融合

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大数据技术下的云计算,智能应用,物联网等真正落实到农业的应用中,生产环节推进智能播种发展,通过数据合理分析最佳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数量,播种种类等,以将土地的利用率最大化。在收成后的市场营销环节,又是大数据的主要舞台,通过对顾客的分析和地域等的分析,将农作物合适的发送到每个人手中,缩减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流通率,能够有效避免农作物压货的情况。核心思想即实现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加快推进农业质量追溯全程化,加大对小农的政策帮扶力度,加快完成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3.3推动大数据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将服务行业平台化、智慧化、互联化。丰富大数据与服务业各大业态的融合,完善服务环节,通过网络平台让老百姓了解到便利。例如在旅游方面完善信息介绍,路线规划,出门秘籍等;在医疗方面将看病步骤互联网化,节省不必要的时间,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看病人群和时间地点上的差异,调整医院的窗口和医生数量,达到便利百姓,节约成本的目的;在信息咨询方面应多多开设互联网咨询平台,实地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咨询人群和咨询数量,将线下咨询平台建到合适的地域,保证服务质量。整体上将数字资源转化呈新型融合服务产品,推动共享经济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平台创新和协同方式创新。

4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技术变革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政策贯彻落实,切切实实的将大数据技术“揉进”各行各业,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推进了基础信息建设的进程,做到将大数据的衍生技术与数字经济融合,再落实到实体经济上,营造出全民参与的科技氛围。广泛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顶层建设,加强资金以及人才支撑。建议国家财政设立大数据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试点示范效应的省份、城市和企业,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大数据是一个对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影响巨大的工具,提高社会生产,认识客观规律,了解事物真相,学会运用并融通进实体经济中,智慧社会在不远处。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大数据应用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