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

2020-03-04 21:11周奕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途径高校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分析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途径:发挥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注重班委、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学风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共同学习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途径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并且综合性极强的战略工程,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学生自身方面,还涉及到教师和学校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高校的学风建设在当今高校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办学目标中的重点,是高校办学的质量所在,不仅体现着高校的管理工作水平,同时也更是学校办学能力的集中表现。加强学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不仅仅是高校稳定并且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也可以说为学校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促进自主学习动力,能够使得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

学风是高校学生们在校园里学习的风气,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是高校谋取稳定的发展和不断改革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所在,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学风是学校体现治学之风、教学之风以及學习之风的地方。它体现着校园的办学质量以及治学理念,是学校优良校园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现。

2.学风建设是培养出高校人才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目的便是培养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而高校的学风建设便是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高校的学风不仅能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也能体现高校学子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学风建设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3.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革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的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成为了近年来社会的关切热点。这就要求我们高校为社会培养的这些大学生人才要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不仅仅专业知识够强够硬,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也要达到较高的水平。我们所了解的,在人生求学的各个阶段里,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知识的积累阶段,只有到了大学才能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这里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更具专业化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们的自身素质。而建设好高校的学风,便是为学生创造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在这种优良学风的环境下,学生们不仅会对学习充满热情与激情,还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学风建设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发展,我们看到尽管当今高校学风状况从整体上来看是较好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目的性、纪律要求、考试作弊和自身素质等方面。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特殊影响,目前在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占比83.24%,大部分学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条件下,难免从小娇生惯养,受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的呵护与迁就,独立能力自主能力较差,受父母亲人的呵护与迁就,自我意识会比较明显。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的锻炼意识,更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渴望成功的强烈愿望下,又不愿意自我付出。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成长计划都是由父母亲人事先安排好的,因此,部分学生缺少自我学习的主观意识,自我积极奋斗的精神极度欠缺,久而久之导致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便会随之不够端正。长期以往导致了积极自主学习的学风难以有效形成。

2.学生缺乏明确的目的。当代的大学生人群中,大多数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这也是当今学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大多数学生们刚经历完高考的苦战,对在大学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专业学习不够认真专心。从更高层次看,许多同学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部分学生认为只要上大学求得了一纸文凭便可以在毕业后谋得工作职位。这样便导致了学习缺乏动力,心浮气躁,盲目地“混”在大学校园里,久而久之,自身非但得不到发展,也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学生纪律较松懈,自我要求低。到了大学,告别了那种严于律己的拘束高中生活,会使部分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甩掉了背在自身身上的约束包袱,放纵的心态居于首位。这就导致了当今大学生们无故旷课、逃课的现象较为严重。上课下课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各干各的、打瞌睡不听课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游戏世界不能自拔,因此导致第二天早晨旷课睡觉的情况比较严重。这样一来,加大了学校学风建设的难度,使得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了很大的困难。这种学习纪律涣散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的学风建设,进而导致高校校园文化风气不良等现象发生。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1、发挥辅导员教育引导作用

大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此前提下,赋予了学习方法更多的灵活性。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要改变以往死板的管理模式,开展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掌握学生思想状况,让学生明白自己为谁学,怎样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注重班委、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班委是班级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在班级学风建设中,一是要充分发挥班委的领头雁作用,及时发现班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定期反映班级学习状况,积极开展相关班级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二是要重视班干部遴选,明确班委工作职责和分工,不随波逐流,严于律己,防止一人独大的行为;三是要用好学生党员这一群体,提升党员在班级中的个人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分享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营造优良班风、学风工作中充当“排头兵”,协助老师和班委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做到润物无声。

3、建立学风建设制度体系

在班级运行中,管理制度的规范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建设班级优良学风,不仅需要“软文化”的影响和引导,也需要硬指标管理制度与之匹配,一方面,要根据班级学风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学风建设规范条例,构建以专业课成绩为基准,结合学生科技竞赛、第二课堂活动、志愿服务等对学生进行公平评价;另一方面,加强对课堂纪律、宿舍管理和考场的日常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教育引导,做到“严而有度,严而可亲”,形成引导、监督、奖惩、反馈一体的学风建设日常管理长效机制。

4、构建共同学习的师生关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开展互动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的看法,采纳合理的建议,求同存异,解疑答惑;同时还要经常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网络主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把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桥梁,做好班级学风建设的引路人、指导者。作为教师,需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不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高尚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规范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教学环境,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施国强.新时代背景下以朋辈教育推进高 校学风建设的研究—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J].科教文汇,2018,11(441):138-139.

[2]张蓝澜.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探讨[J].才智,2018:84-85.

[3]刘铁军.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 对策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8,11(38):124-126.

作者简介:

周奕(2002年5月- ),浙江杭州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312000)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途径高校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