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块链思维优化政务服务 推动东北高质量发展

2020-03-05 09:41龙多杨鹏飞
北方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龙多 杨鹏飞

摘  要:东北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营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区块链思维优化政务服务共识,引入区块链思维彻底破解打破数据壁垒难题,优化政务服务,逐步将政务服务全程数据留痕,做到政务服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手段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政府,推动东北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思维  政务服务  高质量发展

目前东北整体经济形势趋稳,有利因素在集聚,总体上东北经济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但一些长期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东北地区经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探索适合东北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北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营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以区块链思维来优化政务服务,逐步将政务服务全程数据留痕,做到政务服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提高服务无纸化率和办事效率,实现东北地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现代化全域治理模式,仿效区块链思维中的智能合约能够高效完成各区块中参与方供需匹配,来优化政务服务中的数字审批、备案等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数据即是权力和“数据代替办事人跑腿”,营造东北高质量发展环境。

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区块链思维,优化政务服务共识

区块链的“去中心”特点不是没有组织,而是自组织,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组织。这种自组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形成凝聚共识、践行共识的良性互动局面。通过网络互联,数据共享、行为特征可获形成的区块中各参与方的互信、共识是区块链运行的基础。没有共识的形成,各区块中参与主体无法形成可靠且不被篡改的政务服务“备忘录”,这里的备忘录就是区块链技术中的区块各参与主体的一模一样的“数据账本”,政务服务中都有了这种数据留痕、真实可信的备忘录,推进了阳光政务,使群众监督常态化,确保了政务服务公开、公平、公正,是实现“政务服务+互联网”向“政务服务+互信网”升级的关键,也是“四中全会”提出的数字政府构建的主要路径之一。提高政府公信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就是要形成社会各界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共识,如果没有各方认可的共识,就不能打动人心、集聚力量。以区块链的思维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以标准化的智能审批服务替代公务员服务。通过区块各主体共识来促进政务服务从“大政府”中走出来,更多的依靠市场化手段来配置资源,数字化的智能服务侧重于促动、协调、沟通、联络,以高效便利的服务为激励手段,推进区块链思维下的政务服务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和自我治理现代化。

二 、引入区块链思维,彻底破解数据壁垒难题

数据壁垒问题是政务服务的“最难一公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当前,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放管服”改革的推动下,各地各级政府的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许多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乃至零跑动。相比较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东北的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还没有完成,很多政务服务面临“最后一公里”的有序衔接问题,业务协同无法发挥最大效力。然而,区块链可为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供可能,其技术特征有利于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和共识,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政府数据跨界共享。这种分布式数据结构,可以让所有部门都参与“记账”且数据公开透明,所有数据的交换都有迹可循,数据交换的容错率也较高,这就为建立和维系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和共识提供了技术条件。即便是層级和规模都很小的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区块链参与到政务服务的数据共享中。这就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整合力度,真正实现“数据跑路”取代“人跑腿”,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极大地优化了东北高质量发展的政务环境。

三、以区块链思维为引导,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政府形象

一个时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遇到诸多难点,尤其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较多,“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盛行。虽然经过不懈努力,东北营商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东北地区政府的神秘感一直是与外资金和企业所担心的问题。引入区块链思维,这个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区块链+政务数据,能有效地对政务工作起到监督和规范作用,数据链上从技术上防止管理权限泄密和擅自使用的情况,促进政务公开,助力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政府。在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运行的大部分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又被不同领域、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和控制,尚缺乏一个统一协调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平台。在信息技术推进的过程中,政府不同部门就已经建立了不同的且体系较大的数据库和信息门户,来服务不同领域,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技术手段采用参差不齐,数据体系评价标准不一,从而难以实现开放共享。数据本身具有价值,数据挖掘与循环使用势必会提升数据质量,创造更多价值。但由于部门之间所掌握的数据量多少难以界定,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无法统一整合,外界面对琐碎的、不全面的信息,无法信任东北的投资营商环境。面对这种难题,东北三省一区政府部门首要任务是建立区块链思维,提高应用块链技术的能力,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政府助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创新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上的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使得公民节约了时间成本,实现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政府依靠技术支撑,为民众提供便捷,使民众更好地支持政府工作,两者之间处于一个良性且健康的循环状态中,奉行“公为民、公惠民”的政务宗旨。

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代表着一种理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充分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在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与财富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只能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来完善制度,通过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手段不断把共产主义理论的设想转化成实际应用场景。东北地区更应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现有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与当便民、优商的政务服务相结合,推动区块链1.0时代的金融领域成熟应用向区块链2.0时代的智能合约领域升级,破解体制障碍,从根本上改变东北的营商环境,优化人文环境,发挥东北独特的资源优势潜力,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目标,全面实现东北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软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互联网+ 政务”: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