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现代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05 09:41
北方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奶蒙古马马术

摘  要:内蒙古是传统马业大区,拥有发展现代马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独特优势,在全国现代马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现代马产业,对于内蒙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现代马产业  高质量发展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部署要求,内蒙古社科院课题组赴“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就现代马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及思考报告如下。

一、锡林郭勒盟现代马产业发展情况

作为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传统马业大盟,也是蒙古马饲养量最多的盟市,2010年中国马业协会授予其“中国马都”荣誉称号。据2018年牧业年度统计,锡林郭勒盟马匹数量为21.8万匹,占全区总饲养量的15%左右,其中能繁殖基础母马10.5万匹,种公马9786匹,运动马5277匹,娱乐骑乘用马3465匹。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等北部牧区,其中阿巴嘎黑马存栏10389匹、乌珠穆沁白马存栏6184匹。

(一)现代马产业发展现状

锡林郭勒盟现代马产业主要集中在产品马业、马术赛事、旅游文化等方面,以产品马业为主。

1.产品马业以马奶产品开发为主,基本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牧户”为主的生产链条。从调研情况看,现有马奶加工销售的合作社和企业,均立足当地马奶资源,研发生产酸马奶、马奶粉(马奶片)、马乳饮料、日化制品等,以及马生物制品、马医药用品、马文化产品等较完整的马产品品系,只是其面对的销售市场有所不同。比如,阿巴嘎旗岩画原生态游牧文化合作社注册商标“汗策格”,以合作社形式生产传统酸马奶,主要销售市场为本旗内;阿巴嘎旗照富经贸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照富”,以“企业+合作社+牧户”形式生产酸马奶,主要销往锡林浩特、呼和浩特等区内主要城市;内蒙古伊澌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伊澌格”,以“企业+合作社+牧户”形式生产马奶粉、马奶片,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等地;内蒙古中蕴马产业集团则是以马文化产业、马科学产业、马产品产业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专业开发集团,目前在国内市场投放的产品有“中蕴马牌”马乳功能性饮料和啤酒,销往全国各地,其中以武汉、呼和浩特等十大城市为主要销售市场。中蕴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日本、法国、意大利、蒙古等国家设立公司事业部,正在推出日化制品、生物制(药)品、文化产品。在产品销售方式上,以上经营主体均选择线上线下同时推进的方式。

2.马术赛事以承办大型赛事为龙头,带动发展育马业及相关服务业。锡林郭勒地区每年举行草原那达慕和草原赛马活动300多场次,比赛在传统赛马、马术活动的基础上,引入现代马术及国际马术赛事,把草原赛马扩展到速度赛、障碍赛、耐力赛、绕桶赛等现代马术赛事。截至目前,锡林浩特市马都核心区成功举办了7届中国马术大赛、3届中国马都大赛马、2届中华民族大赛马、1届“中国马会杯”速度赛马大赛、1届北京马协速度赛马公开赛锡林浩特站等马术竞技比赛,以及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800匹蒙古马“阿吉乃”大赛、“中国·锡林郭勒FEI国际马术耐力赛”等大型马术赛事活动。同时开设马术俱乐部,并发展夏(冬)令营、马匹寄养等马术相关服务业。

3.文旅產业以草原旅游为载体,融入马文化元素,推动文化娱乐、休闲骑乘、观光体验一体化发展。2017年“中国马都核心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该景区入选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中国马都核心区”现已建成高标准的室(内)外赛马场及马术学校、马厩、马都俱乐部、大型停车场、综合看台、马文化演艺厅、马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广场等设施,具备马匹饲养繁育、大型赛事举办、专业人才培养、马术骑乘体验及马匹交易等功能,是一个综合性的马业发展区。核心区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合作制作的大型实景马剧《蒙古马》,已成功上演212场,接待游客15万人次,使其成为继《千古马颂》之后又一马文化品牌。目前,锡林浩特市等地正在规划筹建“两都马道”(上都至马都)等一批以马文化为主题的休闲骑乘旅游线路。

4.把传统蒙医策格疗法引入正规医疗机构,并进行药物辅助治疗。如阿巴嘎旗蒙医医院自2015年开设策格疗法,把策格疗法纳入当地医保支付范围(自治区自2019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极大地推动了策格疗法的传承和推广。

(二)蒙古马保护等保种繁育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锡林郭勒盟正在承担自治区农牧厅下达的4500匹蒙古马保护任务(2018年—2022年),加强蒙古马核心群建设,对蒙古马保种核心群的基础母马进行鉴定和整群。对检定合格的基础母马植入电子芯片,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据了解,纳入保护项目的每匹合格基础母马将获得1000元/年补贴。

同时,锡林郭勒盟在东乌珠穆沁旗建立蒙古马种质资源保护场,通过选购基础优质种母马、优质种公马,建立蒙古马保种核心群和核心保护区。目前正在开展蒙古马品种资源普查、鉴定、登记工作,并植入电子芯片,建立蒙古马个体档案。

(三)马业人才培养与行业组织建设初见成效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设立马术学院,专门培养掌握马术运动知识、竞赛与管理知识、具备马术运动技能及运动指导、马匹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与内蒙古中蕴马产业集团等建立合作培养项目,与锡林浩特马都核心区共同打造《蒙古马》大型情景剧等;另一方面,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得到加强,内蒙古中蕴马产业集团、阿巴嘎照富经贸有限公司等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研发攻关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人才优势。

在行业组织建设方面,截至2018年锡林郭勒盟已组织成立马业协会(合作社)98个,协会会员3526人,其中农牧民马业协会(合作社)达到78个,马奶协会(合作社)9个,各类马业人才1771名,并围绕马都核心区成立了宾迪丽雅马术俱乐部、铁骑马术俱乐部等若干专业马术俱乐部。

二、现代马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牧民的养马积极性有待提高

牧民是育马业和马文化传承的主体,是马产业链条中最低端的生产者。从调查情况看,受到饲养投入产出比低等多重因素影响,牧民的养马积极性并不高。如1匹马驹的市场售价仅为3000多元,还不及1头牛犊售价的一半。在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下,养马就挤占养羊的生态指标,按目前1匹马折算为6只羊的标准,如果多养10匹马,就必须少养60只羊。在我们调研的传统马业大盟锡林郭勒,基层干部和牧民普遍反映,养马不挣钱。近年来,阿巴嘎旗的黑马存栏明显下降。

(二)马产品缺少行业标准

内蒙古马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然而,包括策格在内的马产品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生产工艺、出厂标准、市场流通、检验检疫等食品行业所必须的关键环节上依然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除此之外,奶源的检验检疫、储存、运输环节及马饲料的配方等多个领域尚未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

(三)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现代马产业是属于新型朝阳产业,它具有投入高、周期长、范围广等特点,市场化运作需要相关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投入巨大的人财物,企业和合作社在基础建设、生产运营、市场推广等方面依然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但当前除了少数企业,大部分小微企业和牧民合作社很难得到足够支持。在农牧民层面上,现有的保种补贴等政策覆盖面小,补贴额度较低,使牧民对产业发展持观望态势。

(四)市场推广和宣传力度不够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现代马产业的市场认可度和群众关注度、参与度都很低。大多数人对马产业、马文化等相关内容了解不深,尤其对马产品的品质、功效等还十分陌生。这对整体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均不利。但当前媒体推广、广告宣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相关行业部门对发展马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五)产品马业科技支撑不力

当前的马奶产品尚处于商品化、产业化初级阶段,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多以小规模生产为主。以锡盟最大1家酸马奶(策格)生产企业为例,2018年生产量仅为57吨。生产工艺、科技含量、品牌效益等尚未发展成熟,尤其在产品研发、工艺创新等方面缺乏科技支撑。马肉、马奶的深加工及孕马尿雌激素、孕马血清等生物制品研发和利用方面缺乏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化运作。虽然部分企业与高等院校已建立合作关系,但仍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的研发团队。

(六)产业融合度和附加值不高

目前,现代马产业的产品研发及品牌建设,与民族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开发、地域特色产业发展等没能做到深度结合,致使马产业难以实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很难体现其综合价值。赛马赛事、国际交流、人才培养、休闲娱乐、马文化的传播等高附加值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法规保障

内蒙古有条件也应该把现代马产业培育成为特色优势产业。政府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推动科学养马、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推进,提升产业链水平。现代马产业是一个新兴综合性产业,需要加强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引导扶持。马产业发展和相关重大项目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同时尽快制定自治区现代马产业专项规划。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内在要求,就马匹品种保护、繁育、驯练、参赛、拍卖、产品开发、饲草料种植加工、民族马具服饰生产、民族文化旅游等方面,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快推进蒙古马保种工作

加大政府专项投入,扎实推进蒙古马保护工作。对尚未纳入保护项目范围内的基础群,应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准确掌握内蒙古蒙古马基础数据,为下一步鉴定、建档工作打好基础。在锡林郭勒盟,加快推进蒙古马基因库建设。把握好蒙古马提纯复壮和品种培育改良的协调关系。

(三)尽早制定马产品地方标准

作为马业大区,内蒙古马产品标准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相关省区。自治区应尽快制定地产标准,推动出台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为组织生产、质量检验、市场推广提供依据。积极申报注册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提高马产业科技支撑水平

依托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教学科研推广单位,加大马品种保护繁育、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力度。构建企业、科研推广机构及专业院校緊密结合的科研平台。加强马属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支持马匹专门医疗机构发展。整合地方兽医队伍,配齐专业医疗设备,培养和建立全科马兽医临床诊疗队伍,提高兽医水平,为养马提供有效技术指导服务。完善马匹检验检疫机制,为马匹跨区域流动开设绿色通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科研实践基地,建立实验室,作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建设数据平台,打造人、马、技一体发展的数据载体。

(五)加快提升现代马产业链水平

现代马产业既涉及畜牧业,也涉及马产品、马文化商品等加工业,更涉及马赛事、马运动、马休闲、马研学、马交易等诸多服务业。要加快推动现代马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选择具有产业集群发展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产业聚集优势的区域,集中投入、重点打造、加快突破,以点带面,推进现代马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式发展。务实推进马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产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推介等方面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努力打造蒙古马文化旅游核心聚集区、主题景观带(马道)等,重点加强“中国马都”等品牌效应。着力提高赛马赛事举办水平,提升全方位配套服务能力。

(六)加强现代马产业的宣传推广和国际交流

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举办策格文化节、马产品推介会等专业会展,做好马产品推广和宣介工作,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接受、喜欢马产品及马主题文创产品,主动培育消费市场。建设群众身边的马术场馆、马术公园、马术小镇、马术基地等,推动马术运动均衡普及和广泛发展。加强与现代马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马产业发展标准、制度等与国际接轨。

(调研组成员:包思勤、文明、其其格)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马奶蒙古马马术
邮 差
蒙古马
酸马奶片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蒙古马
蒙古马
蒙医酸马奶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关于马术职业
马奶、酸马奶的食疗和医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