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劳动权益的现实博弈

2020-03-07 05:21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作制程序员许可证

深夜10点,北京中关村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很多公司职员还在伏案忙碌,这样的场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司空见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强度和时间。尤其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996工作制”已经成为默许的行业潜规则。直到这一现象被摆上桌面,“996”也由此成为2019年一大热词。

2019年3月26日,在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上,一群程序员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从早上9点上班到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生病了就住进重症监护室(ICU)。

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反对996”许可证(Anti-996 License),而这项许可证要表达的含义,是告诉已被列入“996”名单的公司,如果还继续这样的制度,那就再也不要用这些好的开源软件了。此举在程序员中快速引发广泛响应,在舆论声中,大家开始将这个项目定义为“程序员的一次反抗”。包括马云、刘强东、周鸿祎等企业家纷纷发声,他们普遍认为,企业不应该强制员工加班,同时也倡导拼搏精神。

一百多年前勞工们争取来的八小时工作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难题。身处雇佣关系中的两种角色的“角力”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调和的平衡点更难捕捉。于企业,希望以高人力投入换取运转效率,然而过度依赖员工加班,也可能抑制管理上的改进动力。于员工,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成功或许不值得提倡,但在适者生存的竞争压力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济处境、不同的价值追求之下,答案也不尽相同。

在新时代的雇佣关系中,开放的沟通与有效的创新或许才是提高效率的良策。这其中既要考虑法律规定的约束,也要平衡现实的需求。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员工的成长更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共赢未来。企业要想由大到强,葆有奋斗精神、优化管理制度、敬畏法律底线、重视劳动权益,一个都不能少。如何找到兼顾各项因素且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应该是企业未来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应该化为“996”热议之后的思考与行动。

猜你喜欢
工作制程序员许可证
新语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2020年程序员依然很吃香
日本公司实行短周工作制
湖南省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程序员之子
加班
湖南省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仲裁庭录
排污许可证如何破茧成蝶